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2 地质灾害
[基础过关]
1.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
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0.tif" \* MERGEFORMAT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2.2013年4月20日8时2分,我国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一级别的地震发生时,其破坏程度基本是 ( )
A.震源越深,破坏性越大
B.震中距越长,破坏性越大
C.地质基础越坚实,破坏性越大
D.地壳有断裂的地方破坏性大
3.若下图表示以甲为中心的等震线图,则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1.tif" \* MERGEFORMAT
A.同一等震线上震中距相同
B.破坏程度表现为甲>乙>丙>丁
C.各点数量关系为丁>丙>乙>甲
D.甲点为震源
4.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 )
A.洪涝、海啸 B.滑坡、泥石流
C.台风、火灾 D.泥石流、寒潮
5.某日n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m地烈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2.tif" \* MERGEFORMAT
A.距离震中较远 B.震级小
C.震源较深 D.位于板块内部
6.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
①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 ③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7.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48BB.TIF" \* MERGEFORMAT
A.水土流失 B.滑坡、泥石流
C.冻土 D.火山
8.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 )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上垦殖草原
[能力提升]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图中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此完成9~10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3.tif" \* MERGEFORMAT
9.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10.下列关于图中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岛屿东侧大于西侧
B.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小于b
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样震级,震源d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11~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4.tif" \* MERGEFORMAT
1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两种地质灾害分布都较多的国家有 ( )
①中国 ②美国 ③智利 ④澳大利亚 ⑤瑞士
⑥法国 ⑦捷克 ⑧秘鲁
A.①②⑤ B.③④⑧
C.②⑥⑦ D.①⑤⑦
13.在图中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5A.tif" \* MERGEFORMAT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14.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5.tif" \* MERGEFORMAT
材料一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二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三 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四 见下表。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km) 首都距震中距离(km) 伤亡情况
海地 2010年1月12日 7.3级 10 16 伤亡约55万人
智利 2010年2月27日 8.8级 60 320 死亡近千人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5.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6.tif" \* MERGEFORMAT
(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请你指出泥石流多发地所处的高原或山脉的名称,并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21教育网
(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山脉分布区,但为什么这里是泥石流多发地?
(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D 2.D 3.B 4.B 5.A 6.C 7.B 8.A 9.A 10.D 11.C 12.A
13.C
14.(1)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①②③④⑤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⑥
(2)印度洋 亚欧 美洲 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任答两点即可)。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
15.(1)欧洲南部有阿尔卑斯山,欧、亚两洲分界处有乌拉尔山,亚洲中部有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阿尔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断山等,北美西部有落基山,南美西部有安第斯山等。原因:①山地坡度陡,泥沙石块易被雨水冲走;②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等。21cnjy.com
(2)小雨时,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泥石逐渐积累;一遇暴雨,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形成泥石流。
(3)①这里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②在干旱地区,往往降雨变率大;③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缺乏。21·cn·jy·com
(4)①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②B地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③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3 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
[基础过关]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热带风暴潮的多发季节是 (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秋冬季节
2.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春秋季节
3.下列有关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重要原因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4.下列海域多风暴潮灾害的是 ( )
①孟加拉湾沿岸 ②地中海沿岸
③墨西哥湾沿岸 ④几内亚湾沿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海啸发生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部,海岸线绵长曲折。但我国沿海
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 ( )
①我国海区大多是宽广的浅水大陆架 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 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 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有关生物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虫害的发生只与受灾区的环境有关
B.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为松毛虫
C.蝗灾的发生与洪涝有密切关系
D.鼠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7.“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 ( )
A.森林雷灾 B.乱砍滥伐
C.森林虫灾 D.毁林开荒
8.有关森林虫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森林工业不会造成损失
B.对森林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C.对森林危害不大,不必防治
D.依靠害虫的天敌即可消灭
[能力提升]
受2011年第17号强热带风暴“纳沙”的影响,中央气象台9月30日06时发布风暴潮黄色预警。据此回答9~10题。21cnjy.com
9.该类型的风暴潮多发生在 (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春秋季
10.下列属于该次风暴潮特点的是 ( )
①来势猛,速度快 ②强度大 ③破坏力强 ④增水过程相对缓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
①有众多港口 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沿岸为泥质海岸 ④人口密集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 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内陆地区朗里奇2010年4月14日遭遇30年来最严重蝗灾,大量
蝗虫毁掉了很多树木和农作物。当地居民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蝗灾造成更大损失,但当地蝗灾仍十分严重,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种灾害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29.tif" \* MERGEFORMAT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
13.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21·cn·jy·com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4.下图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
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 ( http: / / www.21cnjy.com )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30.tif" \* MERGEFORMAT
15.“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又称红潮,是海\
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珠江口为赤潮多发区之一(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31.tif" \* MERGEFORMAT
(1)图中水域赤潮现象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
(2)简述防治赤潮现象发生的措施。
答案
1.A 2.D 3.D 4.C 5.A 6.B 7.C 8.B 9.B 10.B 11.D 12.C 13.A
14.(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21教育网
15.(1)珠三角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稠密,污水排放量大;纬度低,水温高,水生生物繁殖快;海岸线弯曲,水流弱,稀释作用小。 (2)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污水源的控制;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课时1 气象灾害
[基础过关]
干旱影响的范围极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据此完成1~2题。
1.干旱发生的原因是 ( )
A.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
B.受寒潮影响的时间长
C.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
D.长时期处在低压的控制下
2.非洲旱灾多发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下列有关全球干旱地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布在降水量少的地区
B.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大陆的西部地区
C.分布在高气压控制的地区
D.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干旱
4.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9.tif" \* MERGEFORMAT
A.主要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地区
B.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C.发生在地形陡峻地区
D.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0.tif" \* MERGEFORMAT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能力提升]
2010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高温天气,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达到39℃左右,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8.华北地区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下表为某台风移动路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9~11题。
时间 8时 12时 20时 24时
路径地理坐标 120°E20°N 116°E20.5°N 114°E21°N 114.5°E22°N
9.该台风的移动方向为 ( )
A.向西 B.向北
C.向西北 D.向东北
10.该台风中心路径地区将出现特大暴雨和风暴潮,下列地区应作好重点预防的是( )
A.北部湾 B.珠江口沿岸
C.台湾海峡 D.台湾岛东南部
11.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台风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W2.tif" \* MERGEFORMAT
12.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气象专家研究发现,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和主要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带的位置变化是由西太平洋高压的强弱和位置所决定的。当副热带高压脊点的位置向北、东移动时,我国北方雨量增多,易发生洪涝;副热带高压脊点的位置向南、西移动时,我国北方雨量减少,易发生干旱,南方情况则相反。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1.tif" \* MERGEFORMAT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2.tif" \* MERGEFORMAT
(1)1952年和1970年相比,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降水和旱涝状况有何不同?
(2)读图2,图中的A河段是洪涝多发之地,试分析导致该区域洪涝多发的原因。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3.tif" \* MERGEFORMAT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南地区2010年3月干旱监测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14.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1)据图说出西南五省区干旱的总体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旱灾对西南地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案
1.A 2.B 3.B 4.D 5.A 6.B 7.B 8.C 9.C 10.B 11.C
12.(1)1952年,副热带高压脊点的位置偏西南,南涝北旱。1970年,副热带高压脊点的位置偏东北,北涝南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集中;流域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河流属于扇形水系,各支流同汇一处,给A河段带来洪水压力;泥沙淤积严重,排泄不畅。
13.(1)中南部干旱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高,北部和广西东南部旱情次之。主要原因:中南部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且位于云贵高原,地表水缺失,旱情严重;广西东南部位于沿海地区,降水较多。21教育网
(2)人畜饮水困难;农业受灾严重,春耕困难;电力供应紧张;农作物价格上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章末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
A.滑坡、泥石流 B.海啸、地面塌陷
C.台风、火山爆发 D.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2.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 (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社会秩序混乱 D.以上都是
3.下列关于自然灾害区域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非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大洲
B.非洲北部的干旱灾害比南部地区严重
C.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D.日本和澳大利亚因地处板块边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都比较高
4.关于干旱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东部地区的春旱、伏旱都是因为长时间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各种干旱灾害的出现,都是冷、暖锋过境后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西亚、北非沙漠出现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和寒流的影响
D.世界有许多地方干旱灾害日益严重,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关
5.关于风暴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多由大气运动引起,属于气象灾害
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和寒带风暴潮三种类型
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一种风暴潮
D.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6.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 )
A.京广线、京九线 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 D.包兰线、兰新线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7~9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6.tif" \* MERGEFORMAT
烈度 破坏程度
Ⅵ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Ⅷ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Ⅸ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7.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③处可能为 (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9.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 )
A.泥石流 B.瘟疫
C.海啸 D.火山喷发
10.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
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 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泥石流一般是突然爆发的
B.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峻的地方
C.泥石流持续时间较长
D.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多雨区
下图分别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和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7A.tif" \* MERGEFORMAT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7.tif" \* MERGEFORMAT
12.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 )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
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13.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 )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
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14~15题。21教育网
14.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15.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25分)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各类型总计
气象类灾害 11.9 19.0 27.1 10.0 4.3 72.3
地质类灾害 0.9 3.7 7.8 2.7 0.9 16.0
生物类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
各大洲总计 19.5 23.9 38.0 13.2 5.4 100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个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17.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
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51.tif" \* MERGEFORMAT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
1.A 2.D 3.C 4.D 4.B 5.D 6.C 7.A 8.B 9.C 10.B 11.C 12.D
13.B 14.B 15.A
16.(1)气象类灾害、地质类灾害。 气象类灾害
(2)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发生地震的几率较小;地形起伏小,干旱面积广,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较少。
(3)非洲气候干热,特别适宜于生物害虫的生长和繁殖;非洲经济欠发达,控制作物病虫害的能力弱。
17.(1)甲地与震中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
(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都是自然灾害
B.自然变异现象都是自然灾害
C.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D.目前,人类遇到的灾害都是自然灾害
2.下列现象能演化为自然灾害的是 ( )
A.南极洲发生强度很大的雪崩
B.煤矿矿井发生塌顶事件
C.川藏公路上出现山崩
D.火车出轨造成多人死亡
3.火星上的火山喷发是 ( )
A.自然灾害 B.环境问题
C.自然异变 D.致灾因子
4.当地时间2012年1月5日,意大利卡塔尼亚埃特纳火山喷发出一团火山灰。埃特纳
火山所处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5.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日本面积不大,自然灾害频发;巴西面积很大,自然灾害较少发生;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B.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都可以减轻
C.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就是灾害之间的联系
D.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6.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大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则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
的区域。反映出自然灾害的哪一种特征 ( )
A.广泛性 B.区域性
C.频繁性 D.不可避免性
7.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爆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8.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是纯自然问题
B.自然灾害的原动力是自然固有的,不可避免
C.大地震的前兆和余震说明有突变性
D.不同次的自然灾害间是孤立的
[能力提升]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据此完成9~10题。
9.材料中的灾害属于 ( )
A.人为灾害
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
C.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D.战争造成的
10.在晋咸和三年的这次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毁灭 D.环境受到污染
11.由于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防治的措施主要是 ( )
①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②依靠经济的发展
③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 ④依靠我们的行为方式的改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中分别发生大洪水8次和11次,60年
代至70年代大洪水相对较少,20年中只有4次,到90年代,大洪水的次数明显增加。据此完成12~13题。21教育网
12.材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
A.空间上的规律性 B.周期性
C.更替性 D.危害的严重性
13.影响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是 ( )
A.植被覆盖率
B.地形地势特征
C.夏季风势力的强弱
D.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14.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等。21cnjy.com
(1)此次地震、海啸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2)此次地震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之间。
(3)此次海啸给日本造成了哪些危害?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19个省(区、市)造成了严重危害,部分地区交通事故频发、线路中断,许多地方房倒屋塌,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受灾人口有1亿多,直接经济损失有400多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已经超过2007年全年损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中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
(2)此次低温、冰雪、冻害属于由什么自然变异现象引起的哪类自然灾害?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过程?这次天气过程有什么突出特点?21·cn·jy·com
(3)发生在南极地区的低温冰冻天气属于自然灾害吗?为什么?
答案
1.C 2.C 3.C 4.A 5.C 6.B 7.D 8.B 9.B 10.B 11.C 12.B 13.C
14.(1)属于。因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造成了危害。
(2)亚欧 太平洋
(3)主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5.(1)区域性、周期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
(2)由大气圈的自然变异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 冷锋 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等特点。
(3)不属于。因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低温冰冻天气不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构成危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基础过关]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部大草原遭开垦,造成了一次“黑风暴”,刮走了三亿吨尘土。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中央大草原被开垦种粮后,发生了一场大风暴,遭风蚀的耕地达几亿公顷。据此回答1~2题。21·cn·jy·com
1.产生两场大风暴恶果的根本原因是 ( )
A.气候干燥 B.风力太大
C.土壤疏松 D.不合理垦殖
2.对上述事件的最佳治理方式应该是 ( )
A.人工降雨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耕地
3.我国西北地区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不合理灌溉
C.超载放牧 D.气候变暖
4.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性、全球性特点的是 ( )
A.臭氧层破坏 B.生物多样性锐减
C.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
云南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38,却拥有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60%以上的生物物种,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以高出平常的速度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为追求商业利益破坏环境 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紫茎泽兰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储量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 ( )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开展生态旅游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根据上海市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图,判断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0.tif" \* MERGEFORMAT
A.大气降水不断减少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第三产业发展快 D.建筑物高度增加
8.不考虑岩性影响,在①②③④四处修建越岭的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应该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1.tif" \* MERGEFORM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能力提升]
读图,完成9~11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2.tif" \* MERGEFORMAT
9.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繁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10.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C.沙尘暴盛行 D.拉尼娜现象影响
11.该问题诱发的渐发性自然灾害是 ( )
A.地震 B.山崩
C.塌陷 D.地面沉降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3.tif" \* MERGEFORMAT
12.图中反映的灾害最可能是 ( )
A.暴风雪 B.飓风
C.水灾 D.沙尘暴
13.该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砍伐森林 B.过度垦殖
C.温室效应 D.大水漫灌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B44.tif" \* MERGEFORMAT
(1)图示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区出现在______________附近。
(2)导致图示地区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给A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解决地面沉降问题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1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21教育网
材料二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处于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白鳍豚的眼很小,它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纳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www.21-cn-jy.com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鳍豚一样濒临着灭绝。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
答案
1.D 2.C 3.C 4.C 5.C 6.B 7.B 8.B 9.C 10.A 11.D 12.D
13.B
14.(1)分布不均 多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宁河 (2)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 地面沉降导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坏致使市区出现污水外溢;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导致地面建筑物受损等。 措施:雨季和汛期对地下水进行回灌;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利设施(如水库蓄洪等)扩大地表水用量以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压力;节约利用地下水(如适当调高水价、循环用水等),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提高利用率。21cnjy.com
15.(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锐减)。
(2)主要是人为因素:乱捕滥杀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2·1·c·n·j·y
(3)强化宣传生物的多样性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