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配套WORD文档】每课一练+章末测试: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配套WORD文档】每课一练+章末测试: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4-15 14:18:22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基础过关]
1.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  )
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地震、泥石流、滑坡
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2.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D.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4.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  )
A.暴雨和泥石流 B.火山和地震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W3.tif" \* MERGEFORMAT
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6.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C.气候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D.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
7.下列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殊洪流
B.滑坡和泥石流在平原上也常有发生
C.泥石流破坏力很强,而滑坡则无破坏力
D.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很广
B.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重力作用无关
C.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D.大暴雨不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能力提升]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9~10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38.tif" \* MERGEFORMAT
9.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10.六大区域中发生特大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地区的地形为 (  )
A.山地 D.丘陵
C.平原 D.高原
2010年2月25日12时56分50秒,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元谋县交界处发生里氏5.1级地震,地震造成楚雄州元谋、禄丰、武定、牟定4个县17个乡镇191个村委会55 294户237 764人不同程度受灾,受损水库达13座。据此回答11~12题。
11.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
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
12.此次地震对当地农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  )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
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13.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 (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4.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害最大的是__________。它在我国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灾情分布是_______________。
(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看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试分析其原因。
(4)当今世界,地质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总结此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5.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32.tif" \* MERGEFORMAT
(1)分析台湾多断层分布的原因。
(2)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成因。
(3)列举②处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答案
1.B 2.A 3.C 4.B 5.D 6.D 7.A 8.A 9.B 10.C 11.C 12.B 13.C 
14.(1)地震 我国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且处在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 西多东少 东重西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泥石流 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夏季多暴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地表结构破坏严重,上层岩性相对松软21教育网
(3)地震频发使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因为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突发。
(4)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
(5)西南地区
见下表:
自然原因 ①构造活跃;②地形复杂,地表不稳;③水源充足,多暴雨
人为原因 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③建设者的防范意识差和措施不到位
15.(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导致岩层受力断裂错位。
(2)②较大。原因是②地距震中较近,且地质构造不稳定。
(3)滑坡、泥石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基础过关]
1.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  )
A.种类多 B.频率高
C.分布范围广 D.地域差异小
2.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3.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时间早晚不同
C.南北温差大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时间早晚不同
4.我国的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和西南 B.西北和华北
C.西南和西北 D.东南沿海
5.有关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少于中部地区
B.西部地区灾害损失大于东部地区
C.东部地区灾害强度小于中部地区
D.东部地区灾害频率高于中部地区
6.海水入侵和风暴潮主要分布在哪一自然灾害带 (  )
A.沿海灾害带 B.沿江灾害带
C.山前灾害带 D.三大自然灾害带
7.沿海灾害带和沿江灾害带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  )
A.风暴潮 B.暴雨、干旱
C.滑坡、泥石流 D.海水入侵和洪涝
8.我国自然灾害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 (  )
A.严重期为主
B.平静期为主
C.分布呈规律性
D.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
[能力提升]
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9~10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4.tif" \* MERGEFORMAT
9.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
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地带
10.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点位密集的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 B.气候多变
C.自然灾害多发 D.人口密集
11.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
A.地震、洪涝、台风
B.海啸、风暴潮、干旱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台风、洪涝、暴雨
12.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
点是 (  )
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13.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沿海灾害带基本没有地震灾害
B.沿江灾害带以寒潮灾害最多
C.山前灾害带多冰雹灾害
D.滑坡、泥石流只分布在沿江灾害带
14.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5.tif" \* MERGEFORMAT
地区 主要气象或水文灾害 多发季节 危害对象
D、E
B、C
A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民政部网站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等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材料二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6.tif" \* MERGEFORMAT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台风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D 4.A 5.D 6.A 7.B 8.D 9.D 10.C 11.D 12.D 
13.C 
14.
地区 主要气象或水文灾害 多发季节 危害对象
D、E 寒潮 冬半年 农牧业生产
B、C 暴雨、洪涝 夏季 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设施
A 台风、风暴潮 夏、秋季 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农业
15.(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2)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
(3)洪涝、病虫害 东南沿海 地域差异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章末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多洪涝的地区主要有 (  )
A.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
B.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流域
C.海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流域
D.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域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2~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3.容易发生该自然灾害的地区是 (  )
A.平原地区
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C.我国西南地区陡峭的沟谷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4.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高于南方地区的原因是 (  )
①北方雨季短,降水更为集中 ②人口增长数量多,需水量不断增多 ③北方水少,耕地多 ④耕地复种指数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2011年初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抗旱保苗工作中,气象部门曾数次提醒农民谨慎浇灌,
当时主要是担心 (  )
A.盐碱地面积会增加 B.气温偏低导致冻害
C.地下水位变化过大 D.水源不足造成浪费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随季节的变化图”,回答6~7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48.tif" \* MERGEFORMAT
6.该自然灾害为 (  )
A.寒潮 B.泥石流
C.滑坡 D.沙尘暴
7.有关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灾害可诱发滑坡、泥石流
B.该现象多发季节大气系统稳定
C.多发生在春季空气干燥时期
D.该灾害的发生与过度放牧无关
下图为“我国洪水发生频率分布图”,完成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
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
C.湿润地区 D.外流区
9.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
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
10.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  )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
11.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12.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  )
A.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
B.西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C.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D.宁夏、新疆、河南、浙江、湖北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13~15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50.tif" \* MERGEFORMAT
13.图中等值线M的值可能为 (  )
A.20、30 B.20、25
C.25、30 D.30、35
14.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
A.年降水总量少的地区 B.河流径流量小的地区
C.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 D.降水变率大的地区
15.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  )
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气压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量增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17.下图为“我国1951~1980年暴雨洪涝灾害分布图”,阅读下图,根据所学的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25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描述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区分布特点。
(2)相同强度的洪涝灾害,A地往往比B地损失更大,分析主要原因。
(3)C地除暴雨洪涝外,还多发生什么洪水?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答案
1.A 2.C 3.C 4.A 5.B 6.D 7.C 8.D 9.B  10.A 11.B 
12.B 13.C 14.D 15.B 
16.(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16.(1)①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样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②滑
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或西北的干旱。原因: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轻,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17.(1)东部季风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地区多,高原山地少。
(2)A地与B地相比较,位于地势更低平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城市集中。
(3)冰凌洪水。冬末初春、秋末初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基础过关]
1.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 (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半干旱地区
2.对我国干旱季节分区的正确认识是 (  )
A.东北地区以夏秋连旱为主
B.华北地区为全年干旱区
C.江淮地区以夏秋连旱为主
D.西南地区为四季无旱区
3.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灾害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 (  )
A.出现次数多 B.持续时间长
C.影响范围广 D.南方成灾率高于北方
4.关于影响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增加会加大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是用水量增加的惟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5~7题。
5.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强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6.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7.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谷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升]
读“我国雨涝区分布图和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9~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9.下列说法与我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10.从我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是 (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及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
读“某种天气系统的空间等温面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24.tif" \* MERGEFORMAT
11.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可能是 (  )
A.低层气温的水平分布是自外围向中心区逐渐升高
B.该天气系统在50~150km内气流运动是下沉
C.该天气系统在150km外风和日丽
D.该天气系统在50km内的中心区气流运动上升
12.关于该天气系统源地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盛行偏东微风 B.海面上暖流涌动
C.一定离赤道很近 D.大洋里鱼类繁多
13.台风和寒潮带来的共同灾害是 (  )
A.暴雨 B.狂风
C.雨雪 D.强烈降温
14.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25.tif" \* MERGEFORMAT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此次寒潮给我国华北地区带来了哪些危害?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9月台风“凡亚比”升级为超强台风。两次登陆台湾、福建中部到东部广东一带沿海,并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 台风“凡亚比”在台湾花莲附近登陆,造成历时约9小时,雨量约1 000 mm特大暴雨。下图为“凡亚比”路径动态示意图。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26.tif" \* MERGEFORMAT
(1)台风“凡亚比”西移过程中升级为超强台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凡亚比”在花莲附近造成特大暴雨的原因。
答案
1.A 2.C 3.D 4.B 5.A 6.A 7.A 8.A 9.C 10.B 11.B 12.B 
13.B 
14.(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
(2)成都小于西安;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较小。21教育网
(3)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阻断交通等。21cnjy.com
15.(1)经过日本暖流流经的海域,增温增湿,水汽含量大增,且洋面上摩擦力小。
(2)受台湾山脉等阻挡,降水时间长;水汽含量大,且受台湾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降 水量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害
[基础过关]
我国黄淮地区洪涝过后,水位降低,天气变干,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据此完成1~3题。2·1·c·n·j·y
1.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 (  )
A.老鼠 B.蝗虫
C.松毛虫 D.粘虫
2.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原因是 (  )
A.农作物众多 B.害虫天敌多
C.气象条件有利 D.人类防虫意识差
3.下列灭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 (  )
A.捕杀成虫 B.农药灭虫
C.点火焚烧 D.投放天敌
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  )
A.黏虫 B.松毛虫
C.蝗虫 D.稻螟
5.有关我国鼠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农田鼠类每年吃掉的粮食与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数量大致相当
B.鼠害会加剧草原退化,而草原退化不会使鼠害密度增加
C.近年来,由于技术得当,我国林业鼠害已越来越轻
D.鼠类不会传播疾病,危及人体健康
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6~7题。
6.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 ( http: / / www.21cnjy.com )虫 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 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 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21教育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 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
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 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
[能力提升]
蝗灾和鼠害是广泛发生的两种生物灾害,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8~9题。www.21-cn-jy.com
8.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B.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
C.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危害最大
D.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成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
9.关于我国鼠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
B.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
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D.我国鼠灾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主要危害农业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 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据此回答10~11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  )
A.过度放牧
B.滥捕鼠、兔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11.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  )
A.喜湿鼠 B.耐旱鼠
C.耐寒鼠 D.喜温鼠
12.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病虫害较少的原因 (  )
A.纬度高,气温低 B.生物天敌多
C.人口多,诱捕多 D.农药灭害强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食性杂、天敌少、繁殖力强、传播蔓延快,极易暴发成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C46.tif" \* MERGEFORMAT
(1)美国白蛾在美国没有成灾,但是在中国危害巨大的原因有哪些?
(2)简要叙述美国白蛾防治的措施?
14.读“我国飞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图中看出: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对我国危害最大,蝗灾重灾区主要在____________,这说明蝗灾发生与该地区______________的气候条件有关。
(2)由于蝗灾发生的______________条件古今相差不大,所以,只要条件合适,便会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3)蝗虫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
答案
1.B 2.C 3.D 4.B 5.A 6.D 7.A 8.D 9.B 10.B 11.B 12.A
13.(1)美国白蛾在中国缺少天敌。
(2)措施:剪网幕,除幼虫;人工挖蛹;灯光诱杀成虫;施放周氏啮小蜂;药剂防治;同时加强严格检疫,防止美国白蛾由疫区传入。21cnjy.com
解析 美国白蛾由于缺乏天敌制约,造成严重的生态入侵。可以采取人工、药剂、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
14.(1)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 高温干旱
(2)自然 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3)所经之处庄稼被吃光,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草场被毁,造成灾区牧草严重损失;树叶被吃光,给树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等。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