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课时
《静夜思》
《独坐敬亭山》
《赠汪伦》
《望庐山瀑布》
《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
铁 杵 成 针
/
铁杵
铁质的圆棒,用来舂米或捣衣。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读通课文
读懂意思
读好停顿
读中悟理
活动一
活动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针溪 弃去 铁杵
老媪 欲作针 还卒业
认读词语
zú
huán
ǎo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世代相传
没有完成
放弃离开
这
正在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看注释
看插图
联系上下文
用字组词
老婆婆
活动二
活动要求:
1、理解通篇文章的意思
2、根据意思,试着给课文标一标停顿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脚下。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在眉州的象耳山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叫磨针溪,为什么叫它磨针溪呢?这还有个典故呢——
很久以前,李白……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无恒心
无毅力
持之以恒坚韧不拔
豁然开朗勤奋学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活动三
活动要求:
回顾全文,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成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李白准备放弃学业。
李白遇到想把铁杵磨成针的老妇人。
李白被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李白名片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主要成就:李白共有诗1010首,存于《李白全集》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持之以恒
刻苦认真
作业:
必做:
1.抄写本课相关生字词语3遍,完成课时。
2.熟练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选做:
1.课后阅读成语故事类的文言文《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
2.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