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基础过关]
1.减轻自然灾害的高新科学技术主要包括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通讯技术 ⑤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 ⑥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21教育网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GPS技术在减灾防灾领域应用广泛,下列不是其应用领域的是 ( )
A.绘制地图 B.人员救生
C.地震监测 D.淹没分析
4.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计算机系统
5.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 ( )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
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
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6.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C.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D.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7.2010年6月,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对外公布了全市地面沉降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该市
地面沉降有加快的趋势。对地面沉降监测适用的先进技术是 (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3S”技术
8.下列关于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应用中的前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B.清洁能源技术的使用将完全替代煤炭的使用
C.通过转基因农业,将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
D.防灾减灾将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能力提升]
9.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
预报水稻病虫灾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10.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中共有的作用是 ( )
A.动态监测 B.成因分析
C.动态模拟 D.灾害评价
11.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
灾。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 )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地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中广网包头2009年5月13日消息:由于去年冬季气温有利于蝗卵越冬,给今年蝗虫
灾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计全旗蝗虫灾害总危害面积为20 077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5 077亩。针对往年飞机灭蝗时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撒入池塘等问题,达茂旗畜牧局草原站已启动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卫星监测预警体系。据材料回答12~13题。
12.上述治蝗实例中,主要采用了“3S”技术中的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13.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 )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
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
14.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案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2年7月四川发生暴雨洪灾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
2012年8月湖南、湖北洪灾 对暴雨和洪水的监测—遥感
2012年8月台风“启德”侵袭 珠江口水位监测—遥感综合评估—地理信息系统
(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2)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方面主要有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够引导着人类从趋利避害到________________发展。
(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功能?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磁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成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未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遥感技术同样对病虫害、洪水灾害等有不同的分辨功能。
(1)据以上文字材料,设计出用遥感技术对洪水监测的方案。
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成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理信息系统在监测森林火灾时能够(双选) ( )
A.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
B.监测火灾的动态
C.为灭火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火灾的发生
答案
1.D 2.A 3.D 4.B 5.A 6.C 7.C 8.B 9.B 10.A 11.C 12.C 13.A
14.(1)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
(2)空间技术 信息技术 化害为利
(3)GIS技术。 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15.(1)方案A:建立长江流域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获得长江水文遥感影像资料
方案B:对长江水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
(2)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B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基础过关]
1.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是 ( )
A.以抗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以救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C.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D.防抗救同等重要,无主次之分
2.下列属于我国防灾减灾中重要的法律的是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属于我国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的是 ( )
A.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研究
B.加强保险与救援工作
C.建立和健全各类灾害预警系统
D.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
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不包括 ( )
A.使长江中上游各省山区沙化、石漠化速度下降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6.世界上最大的已建成的绿化生态工程是 ( )
A.“三北”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C.绿化撒哈拉大沙漠 D.太行山绿化工程
7.我国通过植树造林来治理泥石流、治沙造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 ( )
A.云南东川 B.黄土高原
C.东北三江平原 D.云南路南
8.实施防灾减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
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
D.华北平原应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能力提升]
新华网2010年7月18日讯: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共完成三北防
护林工程建设任务10 369万亩,森林覆 ( http: / / www.21cnjy.com )盖率由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期的6.9%提高到13.4%。治理区初步形成了乔木、灌木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6 000多万亩农田、8 000多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
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1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防洪工程,1952年6月20日胜利
竣工。据此回答11~12题。
11.荆江分洪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效果。基本实现了以下哪一项减灾防灾目
标 ( )
A.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B.加强灾害研究,改进了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C.避免了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D.提高了对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
12.该项工程属于下列哪一项减灾防灾行动 ( )
A.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
B.开展减灾工程建设
C.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D.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
13.下列防护林工程兼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的是 (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14.下面的三幅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
(3)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受沙漠危害较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 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21cnjy.com
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
(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
(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C 2.A 3.D 4.D 5.A 6.A 7.A 8.D 9.C 10.C 11.A 12.B
13.D
14.(1)甲 (2)CAB (3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滥垦滥牧、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 (4)东北 华北 西北 “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21教育网
15.(1)长江支流南北分布且间隔较远,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
中游众多湖泊有调节作用。
(2)做好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建防护林;退田还湖,保护湖泊湿地;疏通河道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章末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为增强重庆未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B.在山区大规模进行格栅坝建设
C.将山区全面改造成梯田
D.为保护山区,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
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3.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抵御的灾害是 ( )
①台风 ②暴雨 ③风暴潮 ④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属于治淮工程目标的有 ( )
①提高发电能力 ②提高防洪标准 ③改善航运条件
④提高供水保证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为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危害,需要对台风进行监测、及时预警,才能防灾减灾。能
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是 ( )
A.RS B.GIS
C.GPS D.人工观测
6.不属于GIS系统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是 ( )
A.可以建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
B.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
C.对防灾减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D.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
7.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发生时所能利用的躲避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8.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为及时获得震后汶川地图,及时采取救援,我国地震人员迅速采用哪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得三维图像 ( )
A.RS B.GPS
C.GIS D.SOS
9.“混凝土谷坊”是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该工程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0.读下图(图中数字1代表工程性措施,2代表岩体,3代表不透水层),该工程性措施
主要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
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 D.海啸
“三北”防护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对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1~12题。21教育网
11.“三北”防护林的三北是指 ( )
①北京 ②西北大部分 ③华北北部 ④东北西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列不属于“三北”防护林树种的是 (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硬叶林 D.灌木丛
13.四川省交通厅宣布对向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雅安地震灾区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车辆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凡持有县级以上民政局或红十字会开具的运输抗震救灾物资通行函告单的车辆一律免费通行。“绿色通道”的开启,说明在受灾时应该 ( )
A.提高运速 B.优先保障应急交通线
C.恢复灾区的对外通讯 D.提倡用空运
14.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 ( )
A.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B.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
C.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D.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读“世界某区域某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图”(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大),回答第15题。
15.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
A.飓风 B.台风
C.风暴潮 D.寒潮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
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什么技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21cnjy.com
17.2008年5月16日上午10时位于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天池乡的绵远河
(31°28′58″N,104°09′02″E)的滑坡阻断河道(如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影像图像的获得,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特点?
(2)图中滑坡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救灾工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哪些自然灾害吗?
答案
1.A 2.C 3.B 4.C 5.A 6.D 7.C 8.A 9.A 10.A 11.C 12.C
13.B 14.D 15.A
16.(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位于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位置较高。
(3)不可采纳。遥感。
(4)② 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
17.(1)遥感 具有探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特点。
(2)摧毁房屋,加剧人员伤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诱发洪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阻碍交通,增加救援难度,延长救援时间21·cn·jy·com
(3)台风、寒潮、暴雨、雪灾、洪涝、沙尘暴、海冰、森林火灾、赤潮、蝗灾、泥石流、海啸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
[基础过关]
1.如果你乘的船舶沉没江中,水在不断涌进船舱,而船舱窗口被封,当务之急你要做的
事情是 ( )
A.穿好救生衣,准备逃生
B.拨打求救电话,等待救援
C.立即用器械或脚打碎窗户玻璃,浮上水面
D.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2.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2009年7月11日16时左右,一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组织的自助旅游团队,在穿越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时突遭山洪袭击,35名队员大部分被洪水卷走。共造成7人遇难,12人失踪。回答3~4题。2·1·c·n·j·y
3.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4.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判断5~6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6.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7.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
A.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
B.若在室外,应迅速往家跑
C.若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
D.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
[能力提升]
9.下图中属于室外避震的是( )
10.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在一般沙暴天气里,出行时有必要准备的防护用品是 ( )
①帽子 ②耳套 ③纱巾 ④口罩 ⑤风镜(防护镜)
⑥风衣或雨衣
A.①③⑥ B.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
12.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有无防洪准备
B.有无正确的洪水应急方法
C.有无准确的洪水预报
D.有无正确的救助方法
13.大地震以后,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物品损坏情况
D.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14.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
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在以上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判断理由。
(1)__________,理由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理由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大部分地区通信中断,供水、供电、道路交通受到很大影响,损失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21教育网
(1)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该地所在西南地区地震频发,试分析其原因。
(2)地震与洪水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芦山地震因为没有做好防震准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地震危险区以家庭为单位应做好哪些防震准备?
(3)应对地震灾害,保障安全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1.C 2.B 3.A 4.C 5.D 6.C 7.D 8.D 9.C 10.C 11.B 12.A
13.C
14.(1)不正确 逃离泥石流不能顺着流动方向跑,而应垂直于泥石流流向跑往高处
(2)不正确 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3)正确 火灾时,近地面有新鲜空气,为防烟尘窒息,可卧倒在地,用毛巾捂住口鼻
(4)正确 水灾发生时,应逃往高处,远离河流和桥梁,不要往低处跑
15.(1)该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靠近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附近地壳运动活跃。21cnjy.com
(2)不可预知性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庭防震会,制定防震、避震对策。树立防震意识,清楚地震时逃生的途径,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21·cn·jy·com
(3)保障安全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切断电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