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巩固本课新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事要想曹冲那样多动脑。
二、复习导入
1.同学们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这节课跟老师一起再走进这个有趣的古代故事。我们一起齐读课题:曹冲称象(注意称的后鼻音)
2.复习词语
(1)请人读词
(2)全班齐读
3.这是一篇和大象有关的课文,你见过大象吗?在哪见过的?
三、关注大象的来历和样子
1.出示地图,了解背景
孩子们,古时候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大象喜暖,生活在南方,当时曹操作为魏国人,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他们居住在北方,在这之前从没见过大象,因此十分好奇,它长着什么样子呢?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呢?
找到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关注大象的样子
(1)谈感受
出示大象图片,看着这样一头庞然大物,如果你是曹操,是这些官员,你看到这样一头从未见过的大象,你有什么感受,会说些什么?
预设:很震惊、惊讶。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动物......
(2)回读句子
(3)在你们的朗读下,老师眼前仿佛就看到了这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大的我们哪怕扬起脑袋都很难看到它的头顶。那我们班的小官员们,你们看到这头大象,有没有什么好奇呢?(学生分享)
(4)出示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①理解“议论”:同学们,你们都来分享自己的好奇,就是句子中的哪个词语呢?(议论),这么多人都在议论这头大象,也能叫议论纷纷。
②那古时候的人们没见过大象,议论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3)对比体会“到底”
①课件出示句子: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②发现不同,学生交流哪句话更好及原因(到底:感彩更强烈,有进一步探究的意思,更好奇)
③拓展:用“到底”说一句话
四、关注官员的称象办法
1.七岁的曹冲想到了称象的办法,那在他之前,谁也在动脑筋想称象的办法呢?(官员)
出示学习提示:读一读:自由大声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划一划:用横线划出官员想的称象办法。
2.区分“称”和“秤”
(1)同学们,老师读这一段话的时候,有两个字总是会弄混,你们能想办法帮帮我吗?
(2)出示“称”和“秤”,我觉得这两个字不仅长得像,读音也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说说区分办法。
(3)出示秤的照片,理解这是一种称重的工具。出示称体重、称水果的照片,理解称是一个动作。
(4)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5)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生字
你能把它放到(秤)上吗?我好(称)一(称)重量。
我在超市看到阿姨用电子(秤 )(称)水果。
3.了解杆秤的称重原理
(1)看来这两个字根本没有难倒你们,那把他们送回文中,官员的办法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板书:造秤称象)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秤,出示各种秤的照片,检查预习:哪种秤是课文中提到的秤?——杆秤
照片认识杆秤即杆秤的各部分:秤杆、秤砣、秤盘、提绳。
(3)同学们,官员们想要造一杆这样的秤来称大象,可行吗?为什么?文中其他官员是怎么反驳他的?
找到句子: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4)小结:是啊,不仅没有人能有这样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而且还没有.......
联系杆秤原理,说说原因: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__________也没有!
(5)所以曹操听了官员的办法是:曹操听了直摇头。
4.出示课外的官员第二种办法
过渡:同学们,其实官员们还想出了另外一种办法,请你来读一读。
(1)这个官员的办法是什么呢?(宰象称重)
(2)如果你是曹冲,听到这个办法想对他说什么呢?
(3)曹操听到了第一个官员他是直摇头,如果你是曹操,你听到这个办法会有什么反应?
五、对比曹冲,体会曹冲的聪明机智
1.同学们,官员们想的两个办法都不可行,那最后大象的重量是怎么称出来的呢?(曹冲想的办法)那你能用上上节课学到的用上顺序词说说曹冲的办法吗?
2.我们一起来读读曹冲的办法
3.对比两方年龄、经历,体会曹冲的聪明
曹操身为一国的君王,身边的官员都是能力出众,而这样一群人都没能想出解决方法,曹冲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就能想到,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么介绍曹冲的,请你读一读。出示句子。
4.对比发现“才”字的用处
(1)出示句子,对比
(2)是啊,当时的曹冲才七岁,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解决了这么多大人都束手无策的难题,这可真是一个怎样的曹冲呢?
5.曹冲的办法成功了,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课文结尾
请你想一想曹操会对曹冲说什么!学生想象:曹操对曹冲说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______的曹冲。
六、学写生字“称、秤、杆”
1.学写“秤”“称”
(1)观察字形,记住部首:禾木旁。古时候的人们到了收获的季节特别好奇一年收获的稻谷有多少斤,就用到了秤去称一称,
(2)“秤”字,注意长横与禾木旁的点贴近。
(3)“称”字,注意“尔”的撇和禾木旁的穿插。
2.自主练写“杆”“柱”
(1)关注偏旁:秤这根长长的就是杆,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2)提醒:注意与部首的穿插
3.自主练习“底”
4.范写书空,练写评星。
评星标准
写字姿势端正,握笔正确
笔画正确,撇写得舒展
写得好看
【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秤(工具)
称(动作) 官员: 曹冲:
造秤称象 宰象称重
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