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阿Q正传(节选)(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阿Q正传(节选)(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12: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5.1 阿Q正传(节选) 学案
学习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2.理解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理解其社会意义,理解小说中的各种描写的作用。
3.领悟小说主旨,理解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理解《边城》塑造的纯美世界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独特的语言风格。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阿Q正传》写于1921年。当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阿Q正传》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畸形的中国人。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记略》、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
四、学习课文
1.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明确:
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人,可见其地位之低。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望族大姓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没有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2.课文中写阿Q被打共有五次,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充下表中的空白。
典型表现 典型性格
第一次:“怒目而视”被闲人打 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就“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①
第二次:被闲人寻衅打 被打自认是连畜生都不如的“虫豸”,“不到十秒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因为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就得意地认为自己是“状元” ②
第三次:赌博赢钱后被打 ③ 自我摧残
第四次:④ 抢先打王胡,却被王胡“只一拉”,就“跄跄踉踉的跌进去”,要被“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时,急忙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欺软怕硬
第五次:挨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被打,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很快忘却,“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⑤
明确:
①自欺欺人 ②自轻自贱 ③无法解脱“忽忽不乐”时就“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然后“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④挑战王胡被打 ⑤奴性十足
任务探究二 赏析语言特点
3.“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
“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4.“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句中的“蒙”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
挨打也像荣幸地蒙受恩惠,因为打他的是未庄权贵,挨权贵之打不是哪个人都能享受到的荣誉。“蒙”字极具讽刺意味,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丧尽人格盲目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任务探究三 赏析细节描写
5.“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愤愤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阿Q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
这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又一方面。一方面在现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另一方面又在幻想中自欺自慰,自傲自足。
6.“阿Q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又不及王胡响。”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这个细节把阿Q麻木、愚昧的性格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7.小说细致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有什么用意?
明确:
调戏小尼姑表明了阿Q欺软怕硬的性格,他把所受的屈辱都怪在小尼姑身上,通过调戏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炫耀自己强大的一面。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愤愤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到酒店去。这时候,他又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
有一年的春天,他醉醺醺的在街上走,在墙根的日光下,看见王胡在那里赤着膊捉虱子,他忽然觉得身上也痒起来了。这王胡,又癞又胡,别人都叫他王癞胡,阿Q却删去了一个癞字,然而非常渺视他。阿Q的意思,以为癞是不足为奇的,只有这一部络腮胡子,实在太新奇,令人看不上眼。他于是并排坐下去了。倘是别的闲人们,阿Q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这王胡旁边,他有什么怕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
阿Q也脱下破夹袄来,翻检了一回,不知道因为新洗呢还是因为粗心,许多工夫,只捉到三四个。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阿Q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看不上眼的王胡尚且那么多,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响。
他癞疮疤块块通红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说:
“这毛虫!”
“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
阿Q近来虽然比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更高傲些,但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这样满脸胡子的东西,也敢出言无状么?
“谁认便骂谁!”他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说。
“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
阿Q以为他要逃了,抢进去就是一拳。这拳头还未达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
“‘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
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而他现在竟动手,很意外,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
阿Q无可适从的站着。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这“假洋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但对面走来了静修庵里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想。
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呸!”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了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选自《阿Q正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跟王胡比捉虱子,可见阿Q精神的荒芜;阿Q不与王胡比癞疮疤,鄙弃他有络腮胡子,通过“优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B.王胡骂阿Q是“癞皮狗”,将他拉到墙上碰头,可见他并没有阿Q那种见了强者畏怯、见了卑微的人就自高的心理。
C.阿Q厌恶钱太爷的大儿子戴假辫子,称他为“假洋鬼子”,这表明阿Q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
D.“酒店里的人”虽然没有亲自动手欺负小尼姑,但仍然觉得很满足,“九分得意的笑”表现出他们无聊、阴暗的心理。
2.对选文中“阿Q无可适从的站着”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来只被他奚落”的王胡“竟动手”,这出乎阿Q的意料,“无可适从的站着”表明这一次受辱使他意识到现实和他想象的并不一致。
B.王胡打破了阿Q心中的秩序,他立刻以“皇帝已经停了考”“赵家减了威风”等来修补,剧烈的时代秩序变迁是他“无可适从”的直接原因。
C.同样写被打,被王胡打后阿Q用言语自欺的方式消解屈辱感,被假洋鬼子打后则通过“忘却”转向了新的胜利,两处叙写“重而不犯”。
D.鲁迅没有过多描写阿Q的心理,甚至没有写他遭受屈辱的痛苦,而是写他自我认知的世界被打破的片刻,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阿Q的逻辑。
(1)他又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
(2)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4.小尼姑“这断子绝孙的阿Q”一句哭骂影响了阿Q的命运,请根据《阿Q正传》整本书简要解说。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可见他并没有阿Q那种见了强者畏怯、见了卑微的人就自高的心理”分析错误。王胡和阿Q是同一类人,他敢打阿Q并不是他没有阿Q那种见了强者畏怯、见了卑微的人就自高的心理,而是看不起同是下等人的阿Q。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B.“剧烈的时代秩序变迁是他‘无可适从’的直接原因”分析错误。直接原因是自我秩序的破坏,而时代的剧烈秩序变迁是外因。故选B。
3.答案:(1)他是赵太爷的老子,比赵太爷高一辈;赵太爷威风而高人一等,他就高人两等。
(2)假洋鬼子没有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应该以死来表示忠贞节烈;她居然没有自尽,也不是好女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1)在阿Q的精神胜利法中,赵太爷成了他的儿子,他成了赵太爷的老子,他就成了赵太爷的长辈。赵太爷威风而高人一等,他也跟着高人两等。正是通过这个逻辑,阿Q又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胜。(2)阿Q虽然自己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但在他的思想深处却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意识里,假洋鬼子剪掉辫子在阿Q的眼里已经没有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应该以死来表示忠贞节烈。虽然他的老婆已经为此跳过三次井,但在阿Q眼里,她居然没有自尽成功,也算不上好女人。
4.答案:这句哭骂激发了阿Q的传宗接代的伦理意识;引发了向吴妈求欢而失败的悲剧,遭到未庄人的鄙夷和排斥;进而导致生计出现问题而被迫离开未庄,命运发生了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小尼姑的哭骂,激发了阿Q的那湮没已久的传宗接代的伦理意识,这让他想到要娶亲,而他相中的对象就是吴妈。因此引发了他向吴妈要求“困觉”的行为,也引发了吴妈的哭闹以及被东家赶走的结果,并遭到未庄人的鄙夷和排斥。这些是阿Q个人悲剧的开始,接着未庄人都不再雇佣他干活,他因生计出现问题而被迫离开未庄,在省城从事偷盗的营生,到后来的革命和不准革命,阿Q命运发生了改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