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①追求享乐: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
天生丽质难自去,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②任人唯亲: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
地方节度使安禄山
①追求享乐: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
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
②任人唯亲: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
地方节度使安禄山
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 将相矛盾激化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兵力对比
边镇军:49万
中央军:9万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河东
范阳
平卢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755年-763年
一、安史之乱
2、概况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杨国忠,并强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得缢死贵妃,史称 "马嵬驿兵变"。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太子李亨北上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
755年
(2)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763年
(3)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为什么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河东
范阳
平卢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755年-763年
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
唐
朝
由
盛
转
衰
一、安史之乱
3、影响
政治:中央
权力衰微,
形成藩镇割
据局面
1、背景:
(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2)人民赋役繁重,
连年灾荒。
2、概况:
875年——884年
入长安,建政权。
3、影响:
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
二、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唐朝灭亡
标志:907年节度使朱温灭唐,建立后梁政权。
实质: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趋势:动乱中蕴含统一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通过以上学习,你能说说唐朝衰亡的过程吗?
朱温灭唐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加剧矛盾
黄巢起义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鼎盛)
黄巢起义
1、居安思危
2、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
更迭与分立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
时间:755年
结果:763年,叛军被平定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生活困苦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时间:907年
概况:被朱温建立的后梁灭亡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及北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