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课题 什么是面积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节。《什么是面积》这一课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真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四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四是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经验与方法”进行解释与应用。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的情境或实物,认识面积,并理解面积的意义。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会计算长方形、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面积”的含义,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在经历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
重点 认识并理解面积的意义,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师:大家想不想画出这两枚硬币呢?课件出示——学习任务:1.拿出课前准备的1元硬币,先描出它的轮廓,然后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2.分组说说画硬币的轮廓和给硬币涂颜色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师:画硬币的轮廓是画出了硬币的什么?师:那么给硬币涂颜色涂的是什么呢?反馈:涂的是硬币的大小。反馈:涂的其实是硬币的面积。师:面积?什么是面积呢?板书课题:什么是面积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是一枚1元硬币和一枚1角硬币。学生:想。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完成,然后分组说说。学生:其实画出了硬币的周长。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具体感受圆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区别了周长与面积,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面积的意义课件出示:师:大家熟悉这两本书吗?师:说得真好!那么它们什么是一样的?用手摸一摸。反馈:数学书和语文书的封面都是平平的,而且表面一样大。课件出示:师:这两枚硬币有什么不一样吗?摸一摸,然后具体说说。反馈:两枚硬币的表面都是平平的,我还发现:1元硬币的表面大,1角硬币的表面小。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这两片树叶呢?课件出示:反馈:这两片树叶的表面也是平平的,但是绿色叶子的表面大,红色叶子的表面小。师: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师:比的又是什么?师:看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么究竟什么是面积呢?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课件出示: 师:上面哪些图形可以构成面积?反馈:第一个图形是长方形,有面积;第二个没有封口,它不是图形,没有面积。师:像这样没有缺口的图形叫封闭图形,那么你有办法表示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说说什么是面积吗?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二、比较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吗?师:谁的面积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师: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样,那么到底谁的面积大呢?大家有什么办法比一比吗?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剪下附页2中图3试一试。(2)想一想怎样比较可以,选择适当的工具比一比。 反馈: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师: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怎么才能比较这两图形的面积呢?展示:正方形的面积大。师:利用重叠法比较面积大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需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用重叠法比较面积大小,要注意图形的两条边对齐,然后再剪去多余的部分进行比较。师:还有不同的比较方法吗?展示:正方形的面积大。师: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那么利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需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利用画格子、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注意所画的每一个格子的大小应一样大,并且要选择能正好摆满的图形。四、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师:在下面的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课件出示:师:观察这些图形,你什么发现吗 反馈:这些图形的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 学生:熟悉,一本是数学书,另一本是语文书。学生摸一摸,然后自由说说。学生摸一摸,并独自观察回答。 学生自由说说。学生: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学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学生:可以涂色表示它的面积。学生自由说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生自由说说。学生:不一样。学生自由说一说。学生:可以剪下来比一比。学生分组操作、交流,然后集体反馈。学生:你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学生:我可以剪一剪,拼一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学生:我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学生独自画一画,然后展示交流。学生分组交流,然后自由说说自己的发现。 借助学生最熟悉的数学书和语文书引入,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面的特点。通过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和理解面积的意义,这样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耳、口等感官。比较面积这一环节时,通过亲自操作,让学生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然后再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提供了帮助。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画中思考,在交流中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构成面积?可以的打“√”,不可以的打“×”。2.在面积最大的图形下面画“○”,在面积最小的图形下面画“△”。3.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2个面积都等于6个小方格大小的不同形状的图形。 4.拓展应用:解决问题如下图,正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较: 重叠法 数格子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