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科学评价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个小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2023五上·怀柔期末)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光 B.灯光 C.阳光
【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阳光、灯光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球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光不是光源。
2.(2023五上·怀柔期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答案】B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屋脊”。
3.(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些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这是因为( )。
A.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照射不到
B.物体挡住了光的传播路线,挡住的部分就产生了影子
C.物体本身就有影子,与光没关系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A.光是直线传播的,光速是30万千米/秒,不存在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照射不到的情况,故A错误;
B.物体挡住了光的传播路线,挡住的部分就产生了影子,故B正确;
C.阻挡物、屏和光源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不是物体本身就有影子,故C错误。
4.(2023五上·怀柔期末)在一个剪掉底部、倒立放置,而且带盖的饮料瓶里装满水。在盖子上钻个小孔,让水从小孔流出,直到流完。这个情况下,水流的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一样快
【答案】A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题干中描述的简易水钟,随着水位的降低,水流的速度变慢,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5.(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只摆钟的“摆”,摆动的速度( )。
A.冬天快一些
B.夏天快一些
C.不分季节,速度一样
【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摆钟是用金属制成的,金属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气温高,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摆长变长,使得摆摆动速度慢一些;冬天气温低,物体遇冷体积收缩,摆长变短,使得摆摆动速度快一些。
6.(2023五上·怀柔期末)驾驶员通过反光镜能观察后面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产生反射
B.光会沿着曲线传播
C.反光镜有聚集光线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可以通过光的反射,使更大的空间范围在凸面镜中成像,也就是说,可以使驾驶员的后视视野范围更宽广,有利于驾驶员观察到周围更多更广的环境,行驶更安全。故A正确。
7.(2023五上·怀柔期末)聪聪小组要制作一个摆速为1秒的摆。测试时发现平均摆速为0.8秒。为了准确完成任务,他们需要做的正确调整是( )。
A.加重摆锤 B.缩短摆线 C.加长摆线
【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要制作一个摆速为1 秒的摆。测试时发现平均摆速为0.8 秒,摆摆得快一点。为了准确完成任务,需要做的正确调整是加长摆绳,从而让摆摆动慢一点。
8.(2023五上·怀柔期末)三组人体器官中,都属于运动器官的是( )。
A.关节、骨、肺 B.肌肉、关节、神经 C.骨、肌肉、关节
【答案】C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A.关节、骨属于运动系统的器官,肺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故A错误。
B.肌肉、关节属于运动系统的器官,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故B错误。
C.骨、肌肉、关节都属于运动系统的器官,故C正确。
9.(2023五上·怀柔期末)被称为“身体的总指挥”的器官是( )。
A.脑 B.心脏 C.神经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总指挥、“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10.(2023五上·怀柔期末)人体中,负责传递各种信息的是( )。
A.心脏 B.脑 C.神经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各种各样的活动是靠大脑来指挥、神经来传递信息才能实现。
11.(2023五上·怀柔期末)心脏不停跳动的意义是( )。
A.促进血液在体内流动
B.保证呼吸运动的正常进行
C.帮助人体消化营养物质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所以心脏不停跳动的意义是帮助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
12.(2023五上·怀柔期末)人在适量的体育运动后心跳的速度会加快。对此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运动后心跳加快是为了给身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
B.心跳加快,会使心脏疲劳,所以要少运动
C.适度的锻炼使心脏跳动更有力,提供的血液更充足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A、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所以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选项观点正确。
B、心跳加快,会使心脏疲劳,运动有利于身体和心脏的健康,要适度运动,选项观点错误。
C、适度的锻炼使心脏跳动更有力,提供的血液更充足,选项观点正确。
13.(2023五上·怀柔期末)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不包括( )。
A.语言 B.思维 C.维持身体平衡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维持身体平衡是小脑的功能。
14.(2023五上·怀柔期末)下列选项不是正确保护大脑的方法是( )。
A.充足睡眠 B.经常体育锻炼 C.整日连续看书学习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保护大脑的方法:如要调整生理时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度运动,经常体育锻炼;常做深呼吸,训练自己做有规律的脑部锻练;从饮食着手,让脑部有健康的生活;预防脑部疾患。整日连续看书学习不利于保护脑健康。
15.(2023五上·怀柔期末)孙伟摘枣时被刺扎了手,赶紧把手缩了回来。这个反应的过程应该是( )。
A.手——神经——脑——神经——手
B.眼——脑——手
C.手——眼——脑——手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孙伟摘枣时被刺扎了手,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把信息传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指令,经过传出神经,最后手做出反应,马上缩回来。可见A符合题意。
二、判断题(对于下列说法,认为正确就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里填A,认为错误就填B )
16.(2023五上·怀柔期末)光线从空气射入另外一种透明的物质,还会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线从空气射入另外一种透明的物质,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不会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
17.(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般情况下,没有光源我们也能看到周围世界的物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光源我们不能看到周围世界的物体。题干错误。
18.(2023五上·怀柔期末)我们可以用镜子看到自己的模样,这是因为镜子能够产生反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线反射的结果。平面镜成的像只有一个,像的形状、颜色、远近、正倒,都全同于物体。我们可以利用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题干说法正确。
19.(2023五上·怀柔期末)太阳光以一定的角度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7种色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0.(2023五上·怀柔期末)光是一种能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是一种能量。题干正确。
21.(2023五上·怀柔期末)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题目说法正确。
22.(2023五上·怀柔期末)地球表面的地形从古代到现在完全一样,没有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主要的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丘陵、河流、瀑布、沼泽和沙漠等。改变地貌的力分为内力和外力,内力主要指地球本身的地壳运动等内部作用引起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后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23.(2023五上·怀柔期末)降水、大风、火山、地震都会影响地形地貌,而生物不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降水、大风、火山、地震都会影响地形地貌,生物同样会影响地形地貌,比如植物的根、动物挖洞穴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数脉搏的方式,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数脉搏的方式,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
25.(2023五上·怀柔期末)人类已经非常细致、准确地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目前还不能非常细致、准确地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26.(2023五上·怀柔期末)火山、地震都是人类目前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所以没必要进行研究。(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地球内部的信息,且它们破坏力惊人,严重威胁人类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认识、了解它们。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7.(2023五上·怀柔期末)日晷和圭表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测量时间的工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所以日晷和圭表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测量时间的工具。题干正确。
28.(2023五上·怀柔期末)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大江大河水量大,携带的泥沙多,而河口处地势低,泥沙易于沉积,所以形成河口平原。大江大河水量大切削作用强,能将山地丘陵切开、冲低,形成平原。
29.(2023五上·怀柔期末)制作水钟来计量时间,重要的是要控制水量稳定,也就是使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同,这样才能保证水钟的准确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利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成,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制作水钟来计量时间,重要的是要控制水量稳定,也就是使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同,这样才能保证水钟的准确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0.(2023五上·怀柔期末)脑有不同的分区,分别控制人的不同行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如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脑有不同的分区,分别控制人的不同行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在答题卡上回答)
31.(2023五上·怀柔期末)树木、汽车、鸟等事物,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可是我们却能看到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树木、汽车、鸟等事物,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但是它们可以反射光,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树木、汽车、鸟等事物,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但是它们可以反射光,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
32.(2023五上·怀柔期末)工程师为什么可以利用摆来制作计时的摆钟?
【答案】因为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工程师可以利用摆来制作计时的摆钟。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摆具有等时性。因为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工程师可以利用摆来制作计时的摆钟。
33.(2023五上·怀柔期末)请你写出至少6个常用的时间单位。
【答案】年、月、日、时、分、秒。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当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做游戏的时候,时间在一分一秒悄悄地流逝。常有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四、画图或填空
34.(2023五上·怀柔期末)请你画出一个摆的示意图,并标明相应的结构名称。(画在答题卡上)
【答案】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
35.(2023五上·怀柔期末)下面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示意图。在答题卡上,填出两图分别是反射和折射中的哪种现象。
【答案】图(1)是光的折射现象,图(2)是光的反射现象。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题目图(1)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是光的折射现象;图(2)光碰到平面镜改变了传播路径是光的反射现象。
36.(2023五上·怀柔期末)运用学过的光学知识,用箭头表示出使用潜望镜时,光到达眼睛的传播路线。
【答案】
【知识点】光路图;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物体反射的光经过两面相对且平行的平面镜的反射进入眼中,眼睛就能看到物体了。
五、阅读并回答问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37.(2023五上·怀柔期末)古代的计时仪器
(摘自网络。有删改)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中午的时间、确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一天中的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的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圭表、日晷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受水型漏壶,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来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
因冬天刻漏的水易结冰,就有了用流沙代替水来驱动的仪器,就是沙漏。
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介绍了哪些古代计时仪器?
(2)为什么圭表和日晷被称为太阳钟?
(3)圭表是怎么推算出夏至和冬至的?
【答案】(1)(1)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
(2)(2)人类使用的最早计时仪器是圭表和日晷,它们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所以它们被称为太阳钟。
(3)(3)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1)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知道古代计时仪器是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等。
(2)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知道人类使用的最早计时仪器是圭表和日晷,它们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所以它们被称为太阳钟。
(3)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知道,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
1 / 1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科学评价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个小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2023五上·怀柔期末)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光 B.灯光 C.阳光
2.(2023五上·怀柔期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3.(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些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这是因为( )。
A.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照射不到
B.物体挡住了光的传播路线,挡住的部分就产生了影子
C.物体本身就有影子,与光没关系
4.(2023五上·怀柔期末)在一个剪掉底部、倒立放置,而且带盖的饮料瓶里装满水。在盖子上钻个小孔,让水从小孔流出,直到流完。这个情况下,水流的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一样快
5.(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只摆钟的“摆”,摆动的速度( )。
A.冬天快一些
B.夏天快一些
C.不分季节,速度一样
6.(2023五上·怀柔期末)驾驶员通过反光镜能观察后面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产生反射
B.光会沿着曲线传播
C.反光镜有聚集光线的作用
7.(2023五上·怀柔期末)聪聪小组要制作一个摆速为1秒的摆。测试时发现平均摆速为0.8秒。为了准确完成任务,他们需要做的正确调整是( )。
A.加重摆锤 B.缩短摆线 C.加长摆线
8.(2023五上·怀柔期末)三组人体器官中,都属于运动器官的是( )。
A.关节、骨、肺 B.肌肉、关节、神经 C.骨、肌肉、关节
9.(2023五上·怀柔期末)被称为“身体的总指挥”的器官是( )。
A.脑 B.心脏 C.神经
10.(2023五上·怀柔期末)人体中,负责传递各种信息的是( )。
A.心脏 B.脑 C.神经
11.(2023五上·怀柔期末)心脏不停跳动的意义是( )。
A.促进血液在体内流动
B.保证呼吸运动的正常进行
C.帮助人体消化营养物质
12.(2023五上·怀柔期末)人在适量的体育运动后心跳的速度会加快。对此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运动后心跳加快是为了给身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
B.心跳加快,会使心脏疲劳,所以要少运动
C.适度的锻炼使心脏跳动更有力,提供的血液更充足
13.(2023五上·怀柔期末)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不包括( )。
A.语言 B.思维 C.维持身体平衡
14.(2023五上·怀柔期末)下列选项不是正确保护大脑的方法是( )。
A.充足睡眠 B.经常体育锻炼 C.整日连续看书学习
15.(2023五上·怀柔期末)孙伟摘枣时被刺扎了手,赶紧把手缩了回来。这个反应的过程应该是( )。
A.手——神经——脑——神经——手
B.眼——脑——手
C.手——眼——脑——手
二、判断题(对于下列说法,认为正确就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里填A,认为错误就填B )
16.(2023五上·怀柔期末)光线从空气射入另外一种透明的物质,还会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 )
17.(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般情况下,没有光源我们也能看到周围世界的物体。( )
18.(2023五上·怀柔期末)我们可以用镜子看到自己的模样,这是因为镜子能够产生反射。( )
19.(2023五上·怀柔期末)太阳光以一定的角度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7种色光。(
)
20.(2023五上·怀柔期末)光是一种能量。( )
21.(2023五上·怀柔期末)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22.(2023五上·怀柔期末)地球表面的地形从古代到现在完全一样,没有变化。( )
23.(2023五上·怀柔期末)降水、大风、火山、地震都会影响地形地貌,而生物不会。( )
24.(2023五上·怀柔期末)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数脉搏的方式,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 )
25.(2023五上·怀柔期末)人类已经非常细致、准确地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
26.(2023五上·怀柔期末)火山、地震都是人类目前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所以没必要进行研究。( )
27.(2023五上·怀柔期末)日晷和圭表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测量时间的工具。( )
28.(2023五上·怀柔期末)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
29.(2023五上·怀柔期末)制作水钟来计量时间,重要的是要控制水量稳定,也就是使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同,这样才能保证水钟的准确性。(
)
30.(2023五上·怀柔期末)脑有不同的分区,分别控制人的不同行为。( )
三、简答(在答题卡上回答)
31.(2023五上·怀柔期末)树木、汽车、鸟等事物,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可是我们却能看到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32.(2023五上·怀柔期末)工程师为什么可以利用摆来制作计时的摆钟?
33.(2023五上·怀柔期末)请你写出至少6个常用的时间单位。
四、画图或填空
34.(2023五上·怀柔期末)请你画出一个摆的示意图,并标明相应的结构名称。(画在答题卡上)
35.(2023五上·怀柔期末)下面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示意图。在答题卡上,填出两图分别是反射和折射中的哪种现象。
36.(2023五上·怀柔期末)运用学过的光学知识,用箭头表示出使用潜望镜时,光到达眼睛的传播路线。
五、阅读并回答问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37.(2023五上·怀柔期末)古代的计时仪器
(摘自网络。有删改)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中午的时间、确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一天中的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的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圭表、日晷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受水型漏壶,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来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
因冬天刻漏的水易结冰,就有了用流沙代替水来驱动的仪器,就是沙漏。
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介绍了哪些古代计时仪器?
(2)为什么圭表和日晷被称为太阳钟?
(3)圭表是怎么推算出夏至和冬至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阳光、灯光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球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光不是光源。
2.【答案】B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屋脊”。
3.【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A.光是直线传播的,光速是30万千米/秒,不存在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照射不到的情况,故A错误;
B.物体挡住了光的传播路线,挡住的部分就产生了影子,故B正确;
C.阻挡物、屏和光源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不是物体本身就有影子,故C错误。
4.【答案】A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题干中描述的简易水钟,随着水位的降低,水流的速度变慢,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5.【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摆钟是用金属制成的,金属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气温高,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摆长变长,使得摆摆动速度慢一些;冬天气温低,物体遇冷体积收缩,摆长变短,使得摆摆动速度快一些。
6.【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可以通过光的反射,使更大的空间范围在凸面镜中成像,也就是说,可以使驾驶员的后视视野范围更宽广,有利于驾驶员观察到周围更多更广的环境,行驶更安全。故A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要制作一个摆速为1 秒的摆。测试时发现平均摆速为0.8 秒,摆摆得快一点。为了准确完成任务,需要做的正确调整是加长摆绳,从而让摆摆动慢一点。
8.【答案】C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A.关节、骨属于运动系统的器官,肺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故A错误。
B.肌肉、关节属于运动系统的器官,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故B错误。
C.骨、肌肉、关节都属于运动系统的器官,故C正确。
9.【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总指挥、“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10.【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各种各样的活动是靠大脑来指挥、神经来传递信息才能实现。
11.【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所以心脏不停跳动的意义是帮助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
12.【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A、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所以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选项观点正确。
B、心跳加快,会使心脏疲劳,运动有利于身体和心脏的健康,要适度运动,选项观点错误。
C、适度的锻炼使心脏跳动更有力,提供的血液更充足,选项观点正确。
13.【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维持身体平衡是小脑的功能。
14.【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保护大脑的方法:如要调整生理时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度运动,经常体育锻炼;常做深呼吸,训练自己做有规律的脑部锻练;从饮食着手,让脑部有健康的生活;预防脑部疾患。整日连续看书学习不利于保护脑健康。
15.【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孙伟摘枣时被刺扎了手,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把信息传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指令,经过传出神经,最后手做出反应,马上缩回来。可见A符合题意。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线从空气射入另外一种透明的物质,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不会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光源我们不能看到周围世界的物体。题干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线反射的结果。平面镜成的像只有一个,像的形状、颜色、远近、正倒,都全同于物体。我们可以利用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题干说法正确。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是一种能量。题干正确。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主要的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丘陵、河流、瀑布、沼泽和沙漠等。改变地貌的力分为内力和外力,内力主要指地球本身的地壳运动等内部作用引起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后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降水、大风、火山、地震都会影响地形地貌,生物同样会影响地形地貌,比如植物的根、动物挖洞穴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数脉搏的方式,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目前还不能非常细致、准确地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地球内部的信息,且它们破坏力惊人,严重威胁人类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认识、了解它们。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所以日晷和圭表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测量时间的工具。题干正确。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大江大河水量大,携带的泥沙多,而河口处地势低,泥沙易于沉积,所以形成河口平原。大江大河水量大切削作用强,能将山地丘陵切开、冲低,形成平原。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利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成,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制作水钟来计量时间,重要的是要控制水量稳定,也就是使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同,这样才能保证水钟的准确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如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脑有不同的分区,分别控制人的不同行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1.【答案】树木、汽车、鸟等事物,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但是它们可以反射光,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树木、汽车、鸟等事物,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但是它们可以反射光,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
32.【答案】因为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工程师可以利用摆来制作计时的摆钟。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摆具有等时性。因为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工程师可以利用摆来制作计时的摆钟。
33.【答案】年、月、日、时、分、秒。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当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做游戏的时候,时间在一分一秒悄悄地流逝。常有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34.【答案】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
35.【答案】图(1)是光的折射现象,图(2)是光的反射现象。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题目图(1)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是光的折射现象;图(2)光碰到平面镜改变了传播路径是光的反射现象。
36.【答案】
【知识点】光路图;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物体反射的光经过两面相对且平行的平面镜的反射进入眼中,眼睛就能看到物体了。
37.【答案】(1)(1)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
(2)(2)人类使用的最早计时仪器是圭表和日晷,它们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所以它们被称为太阳钟。
(3)(3)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1)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知道古代计时仪器是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等。
(2)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知道人类使用的最早计时仪器是圭表和日晷,它们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所以它们被称为太阳钟。
(3)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知道,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