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评价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计20分)
1、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物体间如果有摩擦力,就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压力
2、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一次实验时让小车从棉布表面滑过,第二次实验时去掉棉布,让小车直接从木板表面滑过,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应该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用力推下
B.两次实验中运动的小车都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减速滑动时,小车对木板的摩擦力与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3、在校运会的开幕式中,同学们释放的气球向上缓慢升起,随着高度的增加( )
A.球外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变小
B.球外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变大
C.球内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变大
D.球内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变小
4、如图,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
A.试管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装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将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处,恰好悬浮,如图所示现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玻璃瓶保持静止 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
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D.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增大
6、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6N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再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为4N,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8cm,杯子底面积为125cm2。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 )(g取10N/kg)
A.水对杯底的压力是10N B.物体受到的浮力是F浮=2N
C.杯中水的重力为6N D.物体的密度是ρ=3×103kg/m3
7、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
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9、如图所示是提升重物的装置,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将重物用轻绳悬挂在杆的中点处.在杆的右端用始终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一切摩擦,要提高该装置机械效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减小提升物体的自重
B.将物体的悬挂点A向右移
C.将物体的悬挂点A向左移
D.将拉力的作用点B向左移
10、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5 N 的力F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块 A 在粗糙木板 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4 s内木块 A 移动了0.4 m,木板 B 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则( )
A.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 2.5 N B.木块 A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
C.拉力F的功率为 2.5 W D.4 s 内绳子拉力对木板 B 做的功为 0.8 J
二、填空题。(共6小题,计15分)
11、(2分)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把另一艘小船推开,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他自己坐的船也会动。
12、(2分)司机发现路前方有障碍物紧急刹车时,坐在车上的人会向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倾倒,这是因为人具有___________。
13、(2分)城市建设中要求铺设供盲人行走的“盲道”,实现无障碍通行。如图所示,图片中部是“盲道”,其地砖表面有凸起的部分,而旁边是普通人行道,其地砖表面是平的。盲人行走时,如果不小心从盲道走到了普通人行道上,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________,使脚底受到的压强________,他能够根据脚底的感觉重新回到盲道上。
14、(2分)把重5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 ,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15、(4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OB=1∶3,A端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7.9kg的空心铁球。当铁球二分之一体积漫入水中,在B端施加15N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杠杆的A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N,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m3(ρ球=7.9×103kg/m3)。
16、(3分)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2.5N的拉力F,将重为3.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摩擦力为______N。
三、作图题。(共2小题,计8分)
17、 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共2小题,计28 分)
19、(16分)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鲁能巴蜀中学初二学生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可以正常使用。
(1)如图甲,压强计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________(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调节好压强计,小明同学按照图所示进行实验,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明测得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________Pa。小张同学提出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测量时会导致较大误差,下面操作能增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的操作是___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将U形管换成更粗的
C.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D.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
(4)小王同学在实验中灵机一动,他利用U形管压强计改装成如图所示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10cm。U形管中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红色浮标。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处,若ab间距离越大,则判断出待测液体密度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当ab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0、(12分)物理实践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他们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的静止状态,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平衡后,如图乙在支点两侧挂上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在A、B处下方再各挂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接着小组同学又利用图丙装置继续探究,在杠杆D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示数为___________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处绳子拉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完后,他们又做了图丁的探索:找了一根长为L,重为G0的完整铅笔,把的铅笔伸出桌子边缘,用细线在铅笔B端挂物体,当物体重力G=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时,铅笔A端刚好会被翘起。
五、计算题。(共1小题,计 9 分)
24.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为360N物体,已知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2m,拉力F的功率是90W,求:
(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拉力F的大小。
答案
D 2、D 3、B 4、C 5、A 6、C 7、B 8、C 9、B 10、B
相互
前 惯性
变大 变小
漂浮 5
39 0.0068
0.72 72% 0.7
18、
19、不是 C 密度 不变 200 C 越大 0.6
20、 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便于测量力臂 将悬挂在B处的钩码向左移动2格(答案合理即可) 3.3 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1.5G0
21、(1)720J;(2)80%;(3)1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