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内容
(1)涉及操作名称:煅烧、溶解、过滤、蒸发等。
(2)操作目的:粉碎(或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将原物质中的杂质完全反应。
(3)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根据流程图中涉及物质及图示中显示的箭头方向进行判断,一般为辅助试剂、母液,一定不会是目标产物和杂质。
(4)化学方程式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或根据题中信息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若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进行书写、配平,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需要考虑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二、流程图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三、流程图题解题具体操作
1. 关注“箭头”:
(1)“―→”所指方向方框中的物质是生成物。
(2)“―→”另一方向方框中的物质是反应物:表示一种物质可以向“―→”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3)“―→”上面或下面注明反应的条件或操作。
2. 关注方框内所指:清楚物质的变化情况。
3. 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
例1、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__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下: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均填化学式)
(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例3、实验室用废铁屑(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还原性铁粉的流程如下:
(1)“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Fe粉可使“酸溶”产生的Fe2(SO4)3转化为FeSO4,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检验FeCO3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_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
(4)“干燥”时有少量FeCO3发生下列转化FeCO3 FeOOH+CO2,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Fe2(SO4)3=== 3FeSO4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
(2)过程Ⅱ和过程Ⅲ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Ⅰ中氧化铁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I中一定有________。
(2)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和氧化铜,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
(1)固体B中所含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A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途径Ⅱ中用稀硫酸溶解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途径Ⅱ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锡的绿色回收,设计如下某工艺流程:
已知:Sn+SnCl4=== 2SnCl2
(1)SnCl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__(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回答一点即可)
4.工业制镁的方法为:
(1)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下:
(1)写出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1中含有的所有金属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
(3)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对滤液3调节pH值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下:
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氯碱工业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少量泥沙、CaCl2、MgCl2)为原料,生产氯气和氢氧化钠,模拟流程如下:
(1)试剂A与试剂B的组合为________(填序号)。
①KOH ②NaOH ③K2CO3 ④Na2CO3
(2)操作A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Mg元素必须转化成________(填化学式)才能完全除去。
(4)写出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工业副产品H2目前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以空气等为原料可合成氨、尿素[CO(NH2)2],以下是简易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可从空气分离中获得。此空气分离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写出合成塔①中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合成塔②中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1)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加入Y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证明滤液中存在KOH。(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生成白色滤渣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滤液A中含有氯化钠。(提示:硫酸银微溶于水)
参考答案
例1. (1)Zn、Cu 漏斗 (2)Zn+H2SO4=== ZnSO4+H2↑ (3)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例2. (1)烧杯、漏斗、玻璃棒 (2)Fe+CuSO4=== FeSO4+Cu (3)Al2(SO4)3、FeSO4 Fe、Cu (4)完全除去固体A中的铁
例3. (1)使反应更充分 (2)化合 (3)氯化钡(或BaCl2) (4)4FeCO3+2H2O+O2=== 4FeOOH+4CO2
例4. (1)Fe (2)过滤 (3)Fe2O3+3H2SO4===Fe2(SO4)3+3H2O
1. (1)Cu (2)过量的NaOH会使生成的Zn(OH)2沉淀溶解 (3)Zn(OH)2 ZnO+H2O↑
2. (1)Fe、Cu (2)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3)H2SO4+CuO=== CuSO4+H2O (4)回收所得铜的质量大
3. (1)+2 (2)弱 铜(或Cu) (3)2SnCl2 SnCl4+Sn 分解反应 (4)减少污染(或金属回收利用)。
4. (1)CaO+H2O=== Ca(OH)2 (2)置换反应 (3)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5. (1)玻璃棒(或漏斗或烧杯) (2)Mg2+、Fe3+、Ca2+ (3)Mg(OH)2和Fe(OH)3 (4)Ca(OH)2+2HCl===CaCl2+2H2O
1. (1)NH3+H2O+CO2+NaCl=== NH4Cl+NaHCO3↓ (2)CO2 (3)过滤
2. (1)②④ (2)引流 (3)Mg(OH)2 (4)2NaCl+2H2O 2NaOH+H2↑+Cl2↑ (5)不易储存(合理即可)
3. (1)物理变化 (2)N2+3H2 2NH3 化合反应 (3)CO2+2NH3 CO(NH2)2+H2O
4. (1)H2O、HCl (2)K2CO3+CaCl2=== CaCO3↓+2KCl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 (4)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滤液中有氢氧化钾。
5. (1)CO2 (2)MgSO4+Ba(NO3)2 === BaSO4↓+Mg(NO3)2 (3)Na2SO4 (4)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静置,再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滤液A中含有氯化钠。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第25讲
化学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