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7 20: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继唐朝的大一统王朝。这个王朝是一个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该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本课揭开了杨坚结束南北朝的统治,统一南北,结束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局面的序幕。隋朝开通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的科举制度,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本课内容包括四个子目,四个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第一目是“隋的统一”,介绍了隋朝建立、统一南北,以及隋文帝的治理措施等内容;第二目是“开通大运河”,介绍了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目的、概况、意义等;第三目是“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第四目是“隋朝的灭亡”,讲述了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学习这四个子目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学情分析:在知识层面,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魏晋南北朝之后是由隋朝再次完成了统一,统一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民心所向、潮流所向。在能力层面,学生通过《秦的统一》《秦末农民大起义》等课的学习,已经学会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这就为本课评价隋炀帝及大运河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在情感层面,学生通过《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等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以民为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这就为本课的情感立意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同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在阅读古文、提炼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因此,在本课及以后的学习中,可适当引入古文。
教学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的人物、时间,大运河的流向与位置,科举制创立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隋朝统一的原因”“开通大运河是好是坏”“隋朝灭亡的原因”等,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隋朝灭亡与其统治者腐朽、法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渗透法制意识、反腐倡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影响、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 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预习第1课并且根据知识清单的重点内容圈画出来 阅读第1课知识清单,并完成课前预习 提前预习新课便于学习新知识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评述 评书讲解 一.导学 回顾旧知,结合蒙曼的“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勃兴速亡,魅力十足。”观点,引入新课学习。 同学们认真听课,并思考问题: 隋朝为何短暂且魅力十足? 旧知回顾,温故知新,以蒙曼评价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环节一:隋朝统一 呈现材料:有关杨坚的生平介绍及隋朝的建都时间、都城及疆域图,让学生了解隋朝的统一概况。并通过展示隋文帝在位期间的相关治理措施及谷嘉仓相关材料,让学生掌握开皇之治的相关史实。 教师小结: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在此期间,经过隋文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相关努力,励精图治,社会安定,出现了开皇之治这样的盛世。 环节二:开凿大运河 多媒体展示空间地理位置,通过隋朝定都长安,但粮食主要在江南,如何解决粮食运输问题?以此引入大运河的开通。 向学生介绍大运河开通者杨广的生平及运河开通的相关条件。让学生掌握相关史实。多媒体展示隋朝大运河图,让学生了解到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直接原因有哪些?其次结合“一、二、三、四、五”口诀记忆隋朝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接着呈现材料关于两首关于隋唐大运河不同态度的古诗,以此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评价历史事件。 教师总结:隋朝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开凿大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对一件事情要抱有客观、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 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问题,阅读材料,认真思考。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根据史料概括隋文帝的治理措施? 学生阅读课本做好笔记,标画出大运河的相关情况。 思考: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通过层层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隋朝建立政权以及统一的过程,以地图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地理位置的认识和空间上的移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记忆口诀,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大运河的相关概括,对大运河的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态度。
Huanjie 环节三:开创科举制度 通过时间轴梳理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讲解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形成的门阀政治,以此引入隋朝科举制度的确立。结合课本带领学生梳理科举制度建立的过程。呈现相关材料,总结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教师小结: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后期只看重门第,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为了一改这种情况,隋文帝初步建立起以考试作为选拨人才的制度。在隋炀帝时,进一步确立进士科,标志着以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确立。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 · 谁确立了科举制度?标志为何? · 旧制与新制最大的不同点? ·通过材料说出创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认识到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官制度变革的重大意义,体现出了不分阶级种族、唯才是举的政治特点,认识到其前期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环节三:隋朝的灭亡 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隋朝灭亡的原因,然后通过对比秦朝、隋朝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思考朝代短命的原因以及启示。 总结:隋朝灭亡和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都是不得民心,对民众剥削过度,徭役沉重,以及后期的奢糜享乐导致的王朝的灭亡,因此给我们启示:统治者要体恤百姓、爱惜民力、勤俭治国。 学生阅读课本P4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隋朝、秦朝的相同点? 从隋朝、秦朝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通过阅读课本,回顾旧知,对比思考得出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勤俭治国的道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归纳能力以及概括分析能力。
评论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回答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与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请分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古地名。 A   B   C       (3)材料一中提到的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理由。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请分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古地名。 A   B   C       (3)材料一中提到的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理由。 材料题的结合和课本的知识,加强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评议 汇报展示 小结: (1)隋朝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方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2)余杭;涿郡;洛阳 (3)材料中认为隋亡原因是开凿大运河。不同意。隋亡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暴政。
当堂练习 1.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称为“开皇之治”是因为(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4.唐朝一位余杭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 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是( ) A.儒家经书 B.对时事的看法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隋朝统治基础不牢固是隋朝走向灭亡的( ) A.重要原因 B.主要表现 C.直接原因 D.主要背景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布置,问题整理。
作业布置 预习第2课
小组表现班级情况
教后反思 改进策略 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存在问题:
后期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