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新文化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新文化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9 16: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新文化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民族交融加强 D.社会分工扩大
2.如表所示是前3000~前1000年印欧人迁移情况表。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移( )
时间 迁出地 迁入地 结果
前3000~前1000年 欧洲 欧洲、亚洲 印欧人发展成为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
A.使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强大的帝国 B.推动了地跨亚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的建立
C.促进了连通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D.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向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了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对阿拉伯的统一进程最本质的理解是( )
A.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B.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C.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证明了伊斯兰文明的优越性
4.如图为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是基于汉代( )
A.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 B.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
C.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 D.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
5.公元前二、三千纪发生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民族大迁徙(如图),这一过程反映出( )
A.战争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B.文明因交流而趋同
C.亚非区域文化深受影响 D.文明因互鉴而进步
6.自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大批华人移居南洋,同时也带去了汉字文化。虽然由官方派出的“遣唐使”时断时续,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与中国之间的人口迁移却从未间断。这可以说明( )
A.宗藩体制下的中外关系 B.东亚文化圈的逐步形成
C.海上丝路助推经济发展 D.官方交往影响民间往来
7.有学者认为: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历史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该论点依据的是( )
A.印欧人的迁徙 B.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
C.阿拉伯人的扩张 D.蒙元的南征
8.公元1﹣7世纪的游牧部落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地图,这种改变不包括
A.欧洲陷于分裂,出现诸多日耳曼蛮族王国 B.波斯帝国兴起
C.“五胡乱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混战局面 D.西亚崛起阿拉伯帝国
9.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主动适应中华习俗,取汉姓,号西泰,着汉服,自称“海外酃儒”。他们还引用《诗经》《中庸》等儒家经典解释天主教义,甚至称“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传教士的上述行为旨在
A.借儒家思想开展宗教改革 B.减少在华传教阻力
C.力求实现天主教的中国化 D.深入学习儒家思想
10.在对广东揭阳白塔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其随葬品有陶器瓮、罐、壶、纺轮及铁削、镊、砺石及残铜器,且器物有较多汉式风格。据此可推断
A.汉代揭阳县的农耕经济已较为发达 B.两汉王朝对广东揭阳实施了有效管理
C.陶瓮和铁削体现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D.墓主人可能为南迁汉人或汉化的土著
11.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12.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13.他们是古代印欧人的一支,“既不是马车的创造者也不是铁器的发明人,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但是他们对已有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之迅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他们”指的是( )
A.苏美尔人 B.赫梯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14.谭其骧先生指出:“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顾多可寻……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淮域诸支流皆东南向,故河南人大都东南迁安徽,不由正南移湖北也。”材料说明( )
A.交通:影响人口迁徒的因素 B.集镇:古代交通发展的结果
C.战争:地域文化演变的推力 D.移民:江南地区开发的关键
15.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交流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B.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
C.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D.《荷马史诗》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16.唐代人口迁移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
A.反映了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B.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地位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D.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17.如表为明朝人口统计表。据此可知
年代 户数 人口数 说明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16052860 60545812 二十四年统计:一户平均5丁稍强。 二十六年统计:一户平均4口稍弱。
弘治四年(1491年) 911346 53281158 减少原因:人口隐匿,投靠权门。
万历六年(1578年) 10621436 60692856 时值便乱以后,或只是隐匿之余的户口数,或据旧籍抄造,实际数字绝不止此。
A.人口总数实际在增加 B.人口数因战乱急剧减少
C.人口外流正不断加剧 D.外来物种养活更多人口
18.下面是从13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其中高峰段人口数据的出现显示出
A.封建经济的持续繁荣 B.资源危机日益严峻
C.政治局势的相对安定 D.税制改革效果显著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生于公元前后的、于3—6世纪形成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加之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6世纪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耳曼人灭亡罗马帝国的时代背景,并分析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20.[中国近现代移民]
材料一 隋唐以前中国人向外国移民也是有的,但是规模很小,是偶然的,没有在海外形成华人社群。宋元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逐渐增多,汇成巨流,首先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在当时的柬埔寨,“番杀害唐人,即以番法偿死,如唐人杀番致死,即罚重金,如无金,即卖身取金赎。”明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清中期以前的千百年间,中国移民几乎仅限于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朝鲜,俄国、中亚、印度和东非也有极少的华人,此外的广大世界并没有华人的踪影。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二 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颁诏将海外华人召回或是行文至东南亚各朝贡国,要求押解华侨归国。乾隆五年,在荷属东印度的巴达维亚城,荷兰殖民者杀害华侨近万。而乾隆皇帝却说:“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方风气的影响,朝廷对护侨的态度也积极起来。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放宽华工出洋的限制,但同时要求地方大吏应与外国使节“会订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从这一年开始,清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海外华人也是大清子民,需要庇护,清政府第一次从国际的法理的立场来关注华侨并对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经历了数次大规模内外战争,为了筹措经费可谓是绞尽脑汁。而在此时,华侨为了得到大清朝的承认和护佑,个个慷慨解囊,清政府发现海外华侨的捐款和汇款简直就是一座大金矿。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至明中期中国海外移民大增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对海外侨民政策的变化,分析晚清政府侨民政策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壁画“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可知,这一时期北方内迁少数民族受到汉族农耕文明的影响,根据壁画“北方边境汉人放牧图”可知,这一时期汉人受北方游牧文明的影响,由此可见,两幅壁画体现魏晋时期民族交融加强,C项正确;魏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没有南移,排除A项;这两幅壁画无法看出农业生产恢复,排除B项;壁画信息无法体现社会分工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据材料“前3000~前1000年印欧人迁移情况表”可知,印欧人迁入欧洲、亚洲,印欧人发展成为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排除A项;前六世纪地跨亚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的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东西联系,史称“凿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据材料“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向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了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可知阿拉伯分裂割据,受到外族入侵,因此其本质是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B项正确;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其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阿拉伯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未体现出伊斯兰教的作用,排除C项;文明各具特色,无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扩散,这是因为汉武帝时代,北伐匈奴,复取河南地后,从内地迁去近百万的汉族人民安置在北部沿边诸地,设置了大批郡县,A项正确;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与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无关,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二、三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C项正确;从前334年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公元前二、三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但文明未因交流而趋同,排除B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二、三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他们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但材料未涉及文明因互鉴而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大批华人移居南洋,同时也带去了汉字文化”“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与中国之间的人口迁移却从未间断”,并结合所学知识,东亚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韩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地域相近区域。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道教、中国化佛教(汉传佛教),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综合以上内容可知造成材料现象的原因是“东亚文化圈的逐步形成”,B项正确;日本列岛不是中国宗藩体制的成员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问题,排除C项;材料提到虽然官方交往时断时续,但民间交往及人口迁移从未间断,可知官方交往只是影响民间交往的因素之一,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主要和传统商路的改变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符合题意;印欧人的迁徙、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及蒙元的南征均与环境因素有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亚历山大所灭,B项符合题意;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日耳曼人建立的一批小王国,A项不符合题意;西晋时期(公元265年-公元316年),“五胡乱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混战局面,C项不符合题意;7世纪西亚崛起阿拉伯帝国,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他们还引用《诗经》《中庸》等儒家经典解释天主教义,甚至称“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教士活动仅仅是利用儒家思想来减少在华传教阻力,而非深入学习,故B项正确,D项错误;中国没有宗教改革,A项错误;C项“天主教中国化”与史实不符。
10.D
【详解】广东揭阳在两汉时期主要居民是越人,但出土器物“有较多汉式风格”,故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南迁汉人或汉化的土著,D项正确;题目中广东揭阳白塔汉墓的考古发掘未涉及农耕情况,且没有与其他地域的农耕情况进行比较,故不能得出“农耕经济已较为发达”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汉王朝对揭阳实施有效管理的信息,B项错误;庄园经济以佃佣为主,仅凭出土的生活、生产器物等难以断定其为庄园经济,C项错误。故选择D,排除ABC。
1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叙述的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其实,这反映出的就是中国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全都整体开始迁移台湾;D选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聚焦的就是海峡两岸之间的现实关系,透过历史的视角以文化的角度来明确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宗法情结来架设两岸之间关系的桥梁。针对福建和台湾的地理关系,利用中国人的宗法情结,表现出历史上两岸之间的密切关系。题目的难度不大,考点也是比较明显。
12.A
【详解】表格显示从19世纪和17、18世纪相比,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逐渐增加,说明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D项错误。
1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改进了冶铁技术,能够大量制造更为廉价而有效的武器。后来赫梯人锻造铁器的方法迅速传播开来,把这种技术带到了世界各地,最后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他们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组建了强大的军队,B项正确;苏美尔人不属于印欧人,排除A项;波斯人、雅利安人都不符合材料所述,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依据材料“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可以看出北民南迁的途径基本是沿着运河以及河流走向进行迁移,可见交通对人口迁徙的作用影响较大,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战争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的途径,未涉及对江南经济开发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依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C项正确; 拜占庭文化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波斯帝国并未侵占东南亚地区,排除B项;《荷马史诗》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成就,波斯未能征服希腊,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得出宋代对人民的结束更放松,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排除A项;材料与地位的提高无关,也不能有效缓和矛盾,排除B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人口统计表”表面上弘治四年人数是在减少;根据材料“减少原因:人口隐匿,投靠权门”、“时值便乱以后,或只是隐匿之余的户口数,或据旧籍抄造,实际数字绝不止此”可知实际上,人口总数是在增加,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减少原因是隐匿人口,排除B项;表格信息无法得出人口是否外流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外来物种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人口增长的高峰值大体相当于18至19世纪中期,中国处于清朝时期,根据所学,清前期的人口增长给社会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B项正确。清朝时期到嘉庆道光年间走向衰落,A项中的“持续”表述错误;这一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排除C项;清朝人口增长不是税制改革的结果,D项错误。
19.(1)表现: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
影响:灭亡中原王朝,如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如鲜卑族建立北魏等;少数民族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时代背景: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日益衰弱;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
影响:严重破坏了古典文化;在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互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的欧洲新文化。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3—6世纪形成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民族大迁徙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内迁民族灭亡中原王朝,如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如鲜卑族建立北魏等,少数民族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二中“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根据“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可知,罗马帝国日益衰弱;根据“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可知,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可知,严重破坏了古典文化;根据“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在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互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的欧洲新文化。
20.(1)原因:宋元时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长足的进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华人在南洋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强于当地土著的法律保护(南洋各国对华人的尊重)﹔郑和下西洋。
(2)政策变化:从禁止海外移民、对侨民漠不关心到后来允许移民、保护侨民。原因:《北京条约》华工出洋合法化;西方人权观念和国际法的影响;晚清自强运动的发展;华侨经济实力对清政府财政的弥补。
【详解】(1)宋元至明中期中国海外移民大增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航海技术、海外贸易、华人在南洋的地位和郑和下西洋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宋元时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长足的进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华人在南洋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强于当地土著的法律保护,郑和下西洋。
(2)政策变化:根据“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颁诏将海外华人召回或是行文至东南亚各朝贡国,要求押解华侨归国”、“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方风气的影响,朝廷对护侨的态度也积极起来。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放宽华工出洋的限制”、“清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海外华人也是大清子民,需要庇护,清政府第一次从国际的法理的立场来关注华侨并对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等信息得出从禁止海外移民、对侨民漠不关心到后来允许移民、保护侨民。原因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主要是《北京条约》规定华工出洋合法化,西方人权观念和国际法的影响,晚清自强运动的发展和华侨经济实力对清政府财政的弥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