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游击队歌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游击队歌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3-07 20: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5 游击队歌
贺绿汀(1903—1999 )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家。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作品体裁多样,在中国有重大影响。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组,10多部电影音乐,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他的歌曲《游击队之歌》、《垦春泥》、《嘉陵江上》,在抗日战争期间流传海内外,至今仍是音乐会和歌咏活动中的伟唱曲目。
作者简介
歌曲简介:
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歌曲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在1937山西临汾年创作的。首次演出时,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 1938年夏改编为四部合唱。
新中国建立以后,《游击队歌》一直在我军中广泛传唱,并多次列入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的歌曲,成为我军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 20世纪90年代初,这首《游击队歌》毫无争议地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创作背景:
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此时他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游击队之歌的曲: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则完全不同,它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全曲音域集中,形像鲜明,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新中国建立以后,《游击队歌》一直在我军中广泛传唱,并多次列入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的歌曲,成为我军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游击队歌》也曾有其各种改编曲,其中作为军乐曲的《游击队歌》更为动人。
在1964年首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根据《游击队歌》编排的《游击队舞》无疑是这首军旅歌曲最形象的阐释。
20世纪90年代初,这首《游击队歌》毫无争议地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影响力: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流离失所的百姓
这是排队等待施粥的沈阳贫民。日本统治时期的东北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
血腥残杀
1、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灵活、勇敢顽强、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2、他们的生活与战斗条件,精神状态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艰苦 、困难的生活条件。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分析
复听歌曲:
判断歌曲的节奏、曲调、风格。
节奏:
A 缓慢 B 欢快活泼 C 中速
曲调:
A 沉重悲伤 B 抒情悠扬 C 轻快流畅
风格:
A 山歌小调 B 进行曲 C 小夜曲
《游击队歌》
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是由老百姓组成的地方武装,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歌曲的第一乐段(A 段):
歌曲的第二乐段(B段)
分段学唱
歌曲学唱第二乐段
B段:第一乐句
注意:345与3﹟4 5 演唱的准确性
B段:第二乐句
升记号
情绪:
声音:
力度 :
斗志昂扬、不屈顽强
富有弹性、轻快有力
富于变化、由弱渐强
歌曲的情绪、声音、力度
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歌曲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