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6*骑鹅旅行记(节选)
六年级下册
一、作者简介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又名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858年11月20日,出生在瑞典莫尔巴卡庄园一个世袭贵族地主家庭。1885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1891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1899年,出版小说《假基督的奇迹》。1902年,出版小说《耶路撒冷》。1907年,出版长篇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作品简介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
《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是:小男孩尼尔斯顽皮透顶,喜欢虐待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般大小,尼尔斯为了逃避动物们的追逐,爬到了家鹅的身上,没想到家鹅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 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朋友,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读课文,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成小人儿
被牛教训
被麻雀和鸡嘲笑
被猫捉弄
骑鹅离家
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4):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了,打算找到小狐仙讲和。
第二部分(5-29):尼尔斯遭到动物们的谴责。
第三部分(30-48):尼尔斯骑着鹅飞上了天空。
四、再读课文,品悟内容
第一自然段:
心理描写,尼尔斯自我安慰。
第三自然段: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站在镜子前,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
第五自然段:
连续三个“快看”,充分表达了麻雀看到尼尔斯变小后的惊讶和兴奋。
第六自然段:
从公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尼尔斯以前是个调皮的孩子,表现了公鸡的幸灾乐祸。
第八自然段: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6-9自然段:
鸡的幸灾乐祸说明尼尔斯平时对鸡不友好,常常捉弄他们。
第十自然段:
“那些鸡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聚精会神的样子在地上刨虫子吃。”
写出了那些鸡欺软怕硬的特点。
猫没有立刻回答。他坐下来,把尾巴精心地在腿前盘成了一个圆圈,两眼盯着男孩。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温柔。
动作描写,“坐、盘、盯”一系列动词说明猫没有把男孩当回事。
外貌描写,此刻温柔的样子,与下文的凶恶形成对比。
他先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然后才说:“要我帮你的忙?是不是因为你经常揪我的尾巴?”
语言描写,猫的言语里满是讥讽,猫是不会帮男孩的。
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 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动作描写,形象的刻画了猫的凶恶,与上文的温柔形成对比。
“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我只想让你知道,咱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
表现出猫的话是为了教训尼尔斯,也为了让尼尔斯知道自己以前怎样欺负动物的。
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夸张,写出了三头牛吼声的巨大,也表现了牛见到尼尔斯的强烈的愤怒之情。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优美的景色和尼尔斯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反差,更能衬托出他此时此刻内心的痛苦和难过。
“现在飞向高山,现在飞向高山。”
“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家鹅心动
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
动作描写,说明尼尔斯有了责任感,写出了他此刻的勇敢。
五、主题概括
本文写了男孩尼尔斯在寻找小狐仙帮忙变回原来模样的过程中,遭到了院子里昔日被他欺负的动物们的嘲笑和起哄,心里难过之余,在阻止雄鹅时,与鹅一起飞到了高空,开始了他的历险之旅的事。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不能以强欺弱的道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