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诗家笔下的扬州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张祜: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殷芸: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资治通鉴》:扬州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州
慢
扬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小序把握诗歌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细读文本,把握意象,理解诗意。
2.学会辨析今昔对比、触景生情的手法,明确此类诗歌手法的运用方式及表达效果,提高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3.体会诗人因国家残破、人民不幸而哀痛的心情。
写作背景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
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思考: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地点(扬州),季节(至日),
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
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我
冬至
扬州
雪过天晴
野生的麦子
满
看
守城士兵的号角声
悲伤的样子
于是
作曲
国家沦亡的悲痛
内心
认为
拓展补充
王风·黍离
《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内容: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离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黍离之悲指故国残破的悲痛。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词人骑马缓缓走进扬州城,这座都城此时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合作探究
1.词中哪些诗句表现出扬州城“空”的特点?(抓意象)又是如何展现扬州城“空”的特点的?(找手法)
2.词中哪些诗句是关于杜牧笔下的扬州城的描写?请概括其特点。
扬州城之空
1.尽荠麦青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过宗庙宫室,尽为黍离。——《诗经·王风·黍离》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杜甫《无家别》
—以植物繁盛反衬扬州的荒凉破败
描写角度:视觉描写
昔日的扬州城繁华热闹,如今一眼望去全是野生的麦子,如此萧条冷落。植物生长旺盛恰恰可以从反面衬托扬州的荒凉不堪。
扬州城之空
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废毁的池台,残存的古树是战火的遗留的痕迹和见证。 “厌”字用得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似乎在向人们控诉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进一步深入地表现了对侵略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
手法:拟人
扬州城之空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暮气苍茫,凄清的戍角在寒气中吹着,凄惨、冷落的气氛笼罩着劫后的空城。
“清角吹寒”已为名都沦落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再用“空城”极写扬州惨遭破坏的现状,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在交融的情与景中饱含着对外敌入侵的控诉,对国家残破的哀痛。
描写角度:听觉描写
扬州城之空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这句化用了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曾经的扬州无兵祸,充盈着曼妙舞姿、婉转的歌声和箫声,一派繁华热闹的场景,如今只有清冷的月亮倒映在寒冷的江水中,一片清冷空寂。今昔对比,形象地反衬出盛衰兴亡的巨变,表现出作者深沉的忧国之情。
描写角度:视觉描写
扬州城之空
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在扬州城繁盛富庶的时候,红芍药在如期绽放的季节都会吸引来许多名流来欣赏,这样的情景也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和平安定的表现。可是在朝廷偏安、国力衰弱又不断遭受金兵入侵的情况下,芍药即便在来年春天盛放,当时的盛况也不复存在,花只能是空自娇艳,徒增感时伤乱的黍离之悲。
手法:虚写(想象)
这是词人笔下的扬州城,那么杜牧看到这番景象将会作何反应?
杜牧曾亲历扬州之繁华富庶后,留下很多赞美的诗篇,他现在若来会惊心悲痛。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情深。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
2.词中哪些诗句是关于杜牧笔下的扬州城的描写?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二十四桥 桥边红药
总结全诗
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
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深情难赋;以昔日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来反衬今日的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
词人面对战争频繁、动荡不安的社会,通过曲折隐晦(用典、虚实结合、融情于景)的笔法,用扬州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作对比,抚今追昔,书写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哀思,表达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总结全诗
昔
今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
空 城
名 都
黍离之悲
对比
荒芜破败
繁华热闹
总结手法
写景方面: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拟人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典、对比、反衬
抒情方式:借古伤今、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1.牢记并学会判断表现“黍离之悲”的典型意象。
2.明确抚今追昔类诗歌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提高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3.体会诗人因国家残破、人民不幸而哀痛的心情。
本课小结
谢
观
感
扬州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