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观察生活各种跟惯性有关的现象,了解观察是提高物理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认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难点:转变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概念。
[教学过程]
1、 引入
1、“小二~到”提问,教师将问题逐条板书。
2、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黑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板擦立即停止。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板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问: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2、 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从以上的的演示中,引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观点,导出矛盾,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各自观点的正确性。
2、多媒体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3、实验探究:观看实验视频,并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与讨论: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概括,得出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简称“牛一”。
教师讲述:
1、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一切物体而言的,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结论是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导学练习中的“课后巩固”中的第4题。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得到的,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学习牛顿等科学家的刻苦钻精神,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惯性
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如果你站在公共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你会向后倒,而当汽车急刹车时,你却会向前倾,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回答出:“惯性”。
教师:是的,惯性,那么,什么是惯性呢?
1、惯性的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所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故,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有同学就问了: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这里告诉大家: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即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不允许汽车超载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惯性”内容后观看“惯性现象”的视频。
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惯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样有利有弊,大家将课文中的事例进行“利与弊”的分类。
并引导学生举出几个生产、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再举出几个惯性造成危害的例子,交流讨论如何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特别强调交通安全。
三、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题
四、课堂小结: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导学练习中的“课后巩固”及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惯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