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22:3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急遽(jǜ) 泪潸潸(shān) B.惆怅(chàng) 默书簿(bù)
C.缥缈(mǎo) 噙着泪(qín) D.相叙(xù) 赤裸裸(lǒu)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停顿 晃动 青风朗月 B.空虚 柔动 司空见贯
C.衣偎 绽开 胡思乱想 D.亲吻 挽回 全神贯注
3.下列词语中表示时间易逝的一组是( )
A.千门万户 千变万化 B.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C.一声不坑 一成不变 D.翻箱倒柜 光阴似箭
4.对下列句子所用描写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动作)
B.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环境)
C.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动作)
D.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语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B.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C.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D.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渐渐虚脱了。
B.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但是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
C.我将要接通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D.村民平时靠这条小溪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pái huái zhēng róng zhē wǎn
( ) ( ) ( ) ( )
líng lì què hū níng rán hén jì
( ) ( ) ( ) ( )
8.比一比,再组词。
眉( ) 义( ) 定( ) 勿( ) 畏( )
媚( ) 蚁( ) 绽( ) 吻( ) 偎( )
9.填写近义词
盼望——( ) 明媚——( ) 焦急——( ) 惊惶——( )
依偎——( ) 消逝——( ) 吓唬——( ) 耽搁——( )
10.根据语境和括号里的词义在横线上填写课文中出现过的四字词语。
(1)春节将到,____________(指人家众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2)他为了找一本书,___________(形容彻底搜查)地忙了一上午。
(3)他说起话来_________(说起来没完没了;絮叨), 使人讨厌。
(4)时值响午,人迹寥寥,东西走向的长街显得_________(空旷 而冷冷清清)。
1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 )那是一个星期天( )从早晨到下午( )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
(2)起床( )刷牙( )吃饭(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 )阳光明媚( )
(3)我听见母亲在说( )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 )噢( )对不起( )噢( )对不起( )
1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①第1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________的痕迹。
②“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_____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______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______。
③仿照第一句句式写句子:_______________。
(2)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①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示动作的词语有_____等,写出了我的___________。
②这句话还运用了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句中“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暗示_______,“我”的盼望变成________,流露出对________的无奈。
③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描写了孩子看到天要黑了,就依偎在母亲怀里的情景。
B.这句话通过描写光线荒凉的特点,衬托男孩盼望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
C.这句话描写了男孩闭上眼睛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的情景。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3.文中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
14.用“________”画出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15.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杨柳、桃花”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提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去的一天
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十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
妈妈走后,佩佳又睡了一会儿。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干活,可又一想,还来得及呢!
佩佳坐在一棵绿荫如盖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然后他走到果园里,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大约半小时,然后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
傍晚,妈妈回来了,她笑眯眯地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可佩佳什么事也做他羞愧得不看母亲的眼睛。
“可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读过《远处的青山》这本书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事。”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千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基脚,可现在已经是堵用砖砌好的墙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的大楼跟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着面包的芳香。
“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这是面包师一天的工作。”
最后,母子俩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大书架说:“这些书是今天大家看完后还来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样这么多的新书。”
“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18.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游手好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馋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认真阅读第8自然段,文中“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佩佳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羞愧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写一写)
21.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完了这篇文章,你对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有什么新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3.题目:我不再__________了
要求:1.先想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任性、拖延、莽撞、自卑、孤独、马虎、懒惰等)。2.围绕所选词语,回顾相关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感变化写清楚。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急遽jí jù。
C项:缥缈piāo miǎo。
D项:赤裸裸chì luǒ luǒ。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项:“青风朗月”应为“清风朗月”。
B项:“柔动 ”应为“揉动”,“司空见贯”应为“司空见惯”。
C项:“衣偎”应为“依偎”。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千门万户:形容殿宇深广或形容人户众多。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可知,该项不符合题干。
B项,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可知,该项词语中表示时间易逝,符合题干要求。
C项,一声不坑: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一成不变: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可知,该项不符合题干。
D项,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光阴似箭:光阴就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快,日月就像纺织机上的梭的速度一样快。比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
可知,该项不符合题干。
4.C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运用。
C项描写方法判断错误。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使用的是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心理活动,“我”想着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心理描写: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心理描写可以很好地解释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心理描写可以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
A项句式糅杂,“……的作者”与“……写得”糅杂,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B项语序颠倒,把“新出土的”和“两千多年前的”交换位置。
D项前后矛盾,“昨天”与“一夜”矛盾,可改为:昨晚,刮了一夜的大风。或者:昨天,刮了一天的大风。
6.D
【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搭配辨析能力。
虚脱:因大量失血或脱水、中毒、患传染病等而引起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突然衰竭的现象,主要症状是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微细,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发生虚脱。
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接通:叫通电话;使电路形成闭合。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A项,结合“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来看搭配不当。
B项,结合“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来看搭配不当。
C项,“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来看搭配不当。
7. 挪移 徘徊 峥嵘 遮挽 伶俐 确乎 凝然 痕迹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挪、徘徊、峥嵘、遮挽、伶俐、凝”容易写错。“挪”是“扌”,不要写成“娜”。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眉毛 主义 一定 请勿 畏惧 明媚 蚂蚁 绽放 吻合 依偎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9. 期望 亮丽 着急 惊慌 依靠 消失 恐吓 耽误
【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时要在理解具体语境中所给词语的基础上填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盼望:指殷切地期望。近义词有企望、希望、期望等。
明媚:指鲜妍悦目;明丽妩媚,有魅力。近义词有艳丽、妖娆、妖冶等。
焦急:指非常着急。近义词有着急、焦灼、焦虑等。
惊惶:指震惊惶恐;惊慌。近义词有惊恐、张惶、惊慌等。
依偎:指亲热地靠着,紧挨着。近义词有依靠、紧靠、倚靠等。
消逝: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近义词有消除、消亡、毁灭等。
吓唬:指恐吓;使害怕。近义词有恐吓、威胁、威吓等。
耽搁:指耽误;拖延。近义词有耽误、迟误、迟延等。
10. 千门万户 翻箱倒柜 念念叨叨 空空落落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积累,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注释和语境的内容进行分析,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1)千门万户:意思是形容殿宇深广或形容人户众多。
(2)翻箱倒柜:形容彻底翻检。
(3)念念叨叨:说话罗嗦,不停地说话。
(4)空空落落:形容空旷冷清的样子。
11. 。 , , 。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1)“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一句话说完加句号。“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一句话说完加句号,中间的停顿加逗号。
(2)“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一句话说完加句号,中间的停顿加逗号。
(3)“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在引语前,后面加冒号,说的话加引号,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加逗号,“对不起……”表示后面的话未说完,加引号。
12. 排比 时间飞逝 反问
无奈 留念 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树叶黄了,有再绿的时候 蹲、依偎、闭上、不再看 委屈、失望与沮丧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太阳将要落山 绝望 太阳落山 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和语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文的内容和语句进行分析即可。
(1)①本题考查的语句出自《匆匆》,仔细分析这句话的内容,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有三句及其以上的相同句式,所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燕子”“杨柳”“桃花”的描写,可以看出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②本题中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方法,通过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以及对已经逝去的日子的一种怀念之情。
③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按照题干的要求仿照第一句话即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语句进行分析即可。本句话出自课文《那个星期天》
①本句话中使用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表示动作的词语有蹲、依偎、闭上、不再看。通过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我的失望和委屈等心情。
②这句话中的环境描写有“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环境描写即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写手法,这句话中的“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暗示太阳将要落山,“我”的盼望变成逐渐变成绝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太阳落山的无奈之情。
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B项,写出了男孩闭上眼睛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的情景。A项中并不只是描写了孩子看到天黑才依偎在母亲怀里。B项中并不是衬托男孩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
13.时间、岁月、时光、光阴、日子等 1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5.作者通过“燕子、杨柳、桃花”等景物描写,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把看不见摸不着而匆匆流逝的时间形象地展现出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怅惘。 16.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逝比作大海,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无法挽回的无奈。 17.这句话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作者对时间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惋惜和留恋,这样发问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引发深思,告诉我们时间是不能停止的。
【解析】1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一自然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里的“他们”在这里代指时间、日子。
14.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第一自然段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结构、语气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5.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表面描绘的是春景,实际表明了大自然的花谢花开都是时间飞逝的痕迹。通过“燕子、杨柳、桃花”等景物描写,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把看不见摸不着而匆匆流逝的时间形象地展现出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怅惘。作者用燕子有再来,杨柳有再青,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反衬日子一去不复返,引出下文写日子匆匆过,应好好珍惜。
16.此题考查句意理解。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是一个比喻句,说明了时间的流逝是非常快的,然而作者对于时间是那么的无奈和惋惜。针尖上的一滴水是多么微小啊,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对时间无法挽回十分无奈的愁绪。
17.此题考查句意理解。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作者在开头第一段提出这个问题,引领下文,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章最后再一次出现,前后呼应;“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让读者能够引发深思,告诉我们时间是不能停止的。
18. 游荡成性,不好劳动。 馋的口水要流下来,形容十分贪吃。 19.解释说明 20. 他浪费了一天时间,什么事也没做 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 我没有完成昨天的家庭作业 21.时间一去不复返,虚度的光阴是无法弥补的,就像佩佳那样,游手好闲地度过一天,失去了栽树、读书的机会。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 22.把握好每一天,好好利用闲暇时间,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不要虚度光阴。
【解析】18.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出自:宋朝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馋涎欲滴”的意思是馋的口水要流下来,形容十分贪吃。语出唐朝柳宗元《招海贾文》。
19.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要了解不同标点符号的作用。
“空气也好”是对“这里的一切”内容的解说;“都散发着面包的芳香”也是对前面内容的解说,据此分析可知破折号在此处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2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信息提取能力,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结合文章的第四段“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可以得到答案。
(2)根据第一句,模仿句式,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2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意味着时间一去不复返,虚度的光阴是无法弥补的。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结合文章内容谈即可,答案不唯一。
2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组织、表述能力。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所呈现的现象和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与积累作答。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珍惜时间,不拖延”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如: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23.我不再粗心
粗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坏习惯。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粗心,错失了一次次机会、一个个好成绩……
当然,粗心是可以改的,但是要改掉也没那么容易。
一次数学考试,有两道数学应用题的计算比较麻烦,我在草稿纸上反复地计算,好不容易得出了答案,高兴地在试卷上写下来。
交卷后,大家习惯性地开始对答案,我都没有发现有错误,总觉得这次肯定能得一个满意的分数。
下午,老师来报分数了,“夏子荃,90分。”咦!不可能啊!我把试卷领过来一看,居然是那两道应用题,我把草稿本翻开一看,找啊找,找到了那两题的过程。不一样!答案不一样!天啊!我竟然把答案抄错了!我应该可以得满分的啊。
下课了,老师走到我跟前,一本正经地说:“夏子荃,这两道题过程都对,就是答案算错了,把你的草稿本给我看一下。”我不好意思地拿出了草稿本,“这么乱,难怪会写错啊!下次知道该怎么做了吧!”我点了点头。
自从那次以后,我粗心的毛病改了许多了,不过难免还会有粗心的时候。
五年级刚开学,数学老师朱老师就教了我们一个好办法!把草稿纸折成四格用,这样就不会看错了。
粗心,就是不认真、不仔细,若是每个人做事情都再认真一些,再细心一些,就不会再有“粗心”了!
从现在开始,不管你是否有粗心的坏习惯,做事都再认真、再细心一些的!对我们有益无害!
【详解】本次习作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作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
“不再”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不再怎么样”上。横线上补充的内容,结合提示语我们可以发现:此处应填写自我曾经的缺点、错误、失意等方面。因此,大家不妨可填:孤独、脆弱、悲观、迷茫、自私、自卑、等待、懒惰……
2.精心选材。
写作此文,大家会有很多生活体验,因此要从中选择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3.精巧构思。
在结构的安排上,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转变之后的情况。在叙写其转变过程中,适宜运用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把过去与现在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凸显文章的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