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
航路
的
开辟
课标要求: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三条“路”
丝绸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
一带一路
探索未知
进行贸易
……
15-16世纪时期人们为什么要迈向海洋?
15世纪末到17世纪,西欧人对大西洋、印度洋等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海上探索,开辟新航路。
一
迈 向
海 洋
达·伽马
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时,当地人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基督徒和香料”。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传播宗教
获取资源
1518年,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麦哲伦
王室支持
(一)“迈向海洋”的动因
一
迈 向
海 洋
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的信中讲:热那亚人、威尼斯人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凡有珍珠、宝石或其他名贵物件的人们,都走遍天涯海角去交换黄金。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张顺洪《世界历史极简本》
哥伦布
掠夺黄金
必须牢牢记住的是,整个11世纪到15世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 ——《剑桥欧洲经济史》
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一)“迈向海洋”的动因
一
迈 向
海 洋
亚洲香料输入欧洲的传统商路有两条,一是穿越中国的“丝绸之路”,但是14世纪以后这条商路基本断绝,因为随着蒙古帝国的解体和中亚地区鼠疫蔓延,无论货物还是人身都难保安全;二是从印度洋经红海、东地中海的水路,这条商路控制在穆斯林商人手中,经他们转手的香料价格昂贵,一般欧洲人消费不起。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传统商路被阻,急需开辟新航路
(一)“迈向海洋”的动因
一
迈 向
海 洋
“波特兰”海图—15-16世纪航海中广泛应用
长期航海的丰富经验积累,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尾舵(中国传入)、船帆、桅杆等先进船只装置的应用。
指南针的传入与改进使得航海家在海上能够准确测量和确定方位。
(二)“迈向海洋”的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一
迈 向
海 洋
当 堂 巩 固
一
迈 向
海 洋
小结:“迈向海洋”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
条件
根本: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
获取资源
掠夺黄金
传播宗教
商路被阻
丰富航海经验的积累
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造船基础不断提高
指南针等先进航海装置
王室支持
15-17世纪,航海家们开辟了哪些新航路呢?
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从大西洋到美洲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
提示:
任务:分组绘制不同方向的航线。
北半球高纬度
南半球
二
开 辟
航 路
第一组: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二组:从大西洋到美洲
第三组:从大西洋到太平洋
第四组:北半球高纬度
第五组:南半球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二
开 辟
航 路
微课总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本 课
小 结
文明交流之路
本 课
小 结
文明交流之路
全球联系之路
文明交流之路
全球联系之路
共建共享之路
本 课
小 结
文明交流之路
全球联系之路
共建共享之路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本 课
小 结
课 后
作 业
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请思考:当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进中遇到的诸多阻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
——习近平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