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世界地理
模 块 二
第三、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1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2
目录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知识点1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增长
(一)特点:人口数量不断①_______,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较多。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100%
(三)差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增长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四)世界人口问题及政策
二、人口分布
平原
知识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人种
(一)白色人种:皮肤偏白,发色浅且头发呈波状。
(二)黄色人种:肤色淡黄,头发黑直,体毛中等。
(三)黑色人种: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二、语言
(一)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
(二)①____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三)②____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三、宗教
(一)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多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二)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多分布在非洲北部和东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三)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汉
英
知识点3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一、聚落
(一)分类: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二)根本差异:是否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乡村聚落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二、形态: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①______状;沿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多呈②______状。
三、传统民居
团块
条带
民居 中东③_____ 东南亚高脚屋 北极④____ 黄土高原窑洞 北京⑤______
特征 墙厚、窗小、平顶(隔热、防风沙) 双层、窗大、屋顶坡度大(防潮、通风、利于排水) 墙体较厚,低矮无窗(利于保暖) 黄土挖掘(就地取材) “口”字形(保暖、防风沙)
碉楼
冰屋
四合院
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减少工业污染;禁止在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定期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修缮和维护等。
知识点4
区域发展与国际合作
一、区域发展
(一)地域发展差异
1.大洲差异: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例如,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较高,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较低。
2.国家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把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据2022秋季教材修订】
1.发达国家:北美洲的①______、加拿大;②______西部的大部分国家;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发展中国家:亚洲的中国、印度;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南非、埃及;欧洲的俄罗斯等。
(三)区域合作
1.“③__________”: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北”指的是发达国家,“南”指的是发展中国家。
2.“④__________”: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美国
欧洲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二、国际合作
(一)国际经济合作
1.重要性:全球性问题众多,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加强国际合作,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发展。
2.积极影响: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置、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与技术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欧洲联盟(EU)等。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传统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读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1~2题。
1. 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潮湿 B. 干旱
C. 寒冷 D. 温暖
B
重难点1
2. 下列关于日本民居特点和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
A. 屋顶坡度大——降水丰富
B. 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C. 房屋楼层较低——风沙较大
D. 建筑材料质地较轻——地震频发
C
要点图解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 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矿产因素
4. 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重难点2
A
规律总结
(1)地形:聚落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地形同时影响着聚落的规模和形态。
(2)水源:聚落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多沿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带状或面状分布。
(3)气候:聚落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宜的地方。
(4)交通:交通线沿线聚落呈条带状分布,交会处易形成大型聚落。
谢谢第三、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命题点 国际经济合作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1年11月4日在上海开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展出了多个领域具有最新理念的产品,其中有某品牌生产的全球首台零碳排放氢动力锅炉。据此完成1~2题。
1. 某品牌生产的全球首台零碳排放氢动力锅炉选择在此次进博会首次展出,是因为中国( )
A. 科学技术先进 B. 交通运输便利 C. 市场潜力较大 D. 基础设施完善
2. 举办进博会对中国的影响有( )
①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促进中国企业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③带来更多优质产品,促进中国消费升级 ④降低关税,利于国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23备考精练
基础题
人类密集地区被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 “人类大陆”的分布( )
A. 非洲比亚洲多 B. 东半球比西半球多
C. 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D. 高纬度比中纬度多
2. 甲地人口分布较多的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农业发展较晚,农业不发达
C. 工业发展较晚,经济不发达 D. 距离海洋远,气候干旱
小丽在德国工作的哥哥要回来,她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德国。据此完成3~4题。
3. 小丽在了解德国风土人情的过程中,看到当地居民大多是高个子,高鼻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据此推测当地居民大多属于( )
A. 黄色人种 B. 黑色人种 C. 白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4. 小丽哥哥在德国工作时经常到其他国家出差,也会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以下语言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①英语 ②法语 ③意大利语 ④西班牙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观看纪录片是学习地理、了解世界的有效途径,国内外许多优质的纪录片为我们展示了世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完成5~6题。
5. 许多国外的纪录片会采用英语配音,是因为英语( )
A.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 是联合国唯一工作语言 D. 在南北美洲都有广泛分布
6. 关于东南亚的纪录片中常常出现寺庙和僧人,表明该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情境跨语文]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7~8题。
7. 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聚落主要有乡村和城市两种形式 B. 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 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D.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
8. 据图,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交通便利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工业发达 ⑤地形平坦 ⑥自然资源丰富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⑤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读RCEP成员国分布简图,完成9~10题。
9. 关于RCEP成员国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员国均为发达国家 B. 日本、新西兰工业生产水平高
C. 澳大利亚通用葡萄牙语 D. 柬埔寨、老挝农业高度发达
10. RCEP签署与生效有利于( )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③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滋生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拔高题
某饮料国际集团(美国)现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读图完成11~13题。
11.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某饮料国际集团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 当时中国的优势是( )
A. 科技发达 B. 管理先进 C. 资金雄厚 D. 劳动力丰富
12. 中国与美国的合作中( )
A. 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 美国提供生产资源
C. 实现了互利共赢 D. 中国是最大受益者
13. 某饮料国际集团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
A. “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B. “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C. “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 D. 我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下表示意2022年不同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最高为1,指数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高)。据此,完成14~15题。
国家 美国 挪威 巴西 日本
人类发展指数 0.926 0.957 0.765 0.919
14. 上述国家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美国 B. 挪威 C. 巴西 D. 日本
15. 巴西和日本两国的经济合作被称为( )
A. “北北合作” B. “南南合作” C. “南北对话” D.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发展优势。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目前有14.12亿,人口多,消费市场潜力大,这也是该品牌生产的全球首台零碳排放氢动力锅炉选择在此次进博会首次展出的原因;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科学技术不算最先进;交通和基础设施状况不是该品牌首台零碳排放氢动力锅炉在此次进博会首次展出的原因。
2. B 【解析】本题考查举办进博会对中国的影响。举办进博会可以促进中国企业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中国带来更多优质产品,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而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是本次进博会对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影响;降低关税利于国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这是进博会对国外企业的影响。
2023备考精练
基础题
1.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人类大陆分布示意图”其实就是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图。由图可知,人口密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亚洲比非洲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中纬度比高纬度多。
2. A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读图可知甲地为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交通便利,气候温暖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业开发较早;工业发展较早是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亚洲东部距海较近,气候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3. 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位于欧洲,这里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当地居民大多高个子、高鼻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南北美洲部分地区,他们的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大洋洲,他们的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南美洲的巴西混血种人数量多。
4. B 【解析】本题考查联合国工作语言的种类。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5. B 【解析】本题考查英语的特点。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南美洲大部分居民使用的语言是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
6. 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宗教的特征。寺庙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僧人是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7. B 【解析】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况。人们集中的居住地统称为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聚落内部既可以生活也可以生产;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例如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例如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聚落大都沿海沿江分布。
8. B 【解析】本题考查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9. B 【解析】本题考查RCEP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及主要语言。在RCEP成员国中,中国、菲律宾、缅甸等均为发展中国家;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均为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水平高;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为英语;柬埔寨、老挝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水平一般。
10. B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RCEP是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通过消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该协定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有利于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
拔高题
11. D 【解析】本题考查发达国家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原因。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发达国家到中国投资设厂,可以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科技、管理和资金都不属于八十年代中国的优势。
12. C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经济合作的特点。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优势;在合作中中美两国属于互利共赢的关系。
13. C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合作。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两国的经济合作属于“南北对话”;材料没有体现出“南北对话”的复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村”的形成要求各国加强国际合作。
14. 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发展水平表的判读。结合材料及表格内容可知,人类发展指数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图中挪威人类发展指数为0.957,为上述国家中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因此其发展水平最高。
15. C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