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参考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黄山奇石参考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1: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山奇石》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著名的黄山风景区中的怪石,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丽神奇,初步学习介绍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有趣,且配插图。学生通过自读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中四种奇石名称的由来。教师可把教学重点放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创设情境练习口语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地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词句和图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古诗,质疑导入
1.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说过这样的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说说对诗句的理解,补充介绍“五岳”是我国东南西北中地区五座著名的山。
3.过渡:为什么徐霞客会对黄山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呢?我们一起去黄山游览一番!
4.板书课题,指名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指名交流自己听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3.初读指导:
(1)出示词语: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尤其、那些、巨石、仙人、升起、金光闪闪、天狗、奇形怪状。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强调“名、景、省、形”后鼻音,“著、状”翘舌音。再次认读,巩固识字。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和范读,引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全篇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4)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
4.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吧!
(2)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指名汇报,适当指导:第一自然段简介黄山风景区怪石很有趣;第二自然段介绍“仙桃石”;第三自然段介绍“猴子观海”;第四自然段写“仙人指路”;第五自然段写“金鸡叫天都”;第六自然段写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
(4)小结:通过课文题目和刚才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黄山奇石。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通过朗读你有哪些收获?
2.指名交流,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1)结合课文内容,举例理解“中外闻名”。
(2)相机出示黄山风景图片,学生欣赏,直观感受,景色秀丽神奇外。
(3)结合课文内容,换词理解“尤其”,练习用“尤其”说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在朗读中突出“尤其”一词。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成果。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生字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
3.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通过加一加、减一减、与形近字比较等方式记住生字。
4.教师范写,强调“巨”的笔顺横、横折、横、竖折;“位、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部”字右部的双耳旁比左部稍下。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过渡: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这些景观中最有趣的是“怪石”,让我们赶紧去欣赏吧!
二、精读课文,认识奇石
1.指名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交流这四段话分别介绍了哪四种石头。
2.布置学习任务:轻声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一想这些石头为什么会叫这些名字?
3.学生自主学习,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4.交流汇报,教师适当指导。
※仙桃石
(1)品读:“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这句话,从中明白“仙桃石”得名的原因。
(2)出示“仙桃石”图片,学生观察,感受石头外形与“仙桃”的相似,山顶的平台就像一个巨大的石盘。
(3)交流欣赏图片的感受
※猴子观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块石头为什么取名为“猴子观海”。
(2)出示“猴子观海”图片,观察理解“陡峭”的意思。
(3)抓第三自然段中体会猴子观海时的认真和专注。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仙人指路
(1)出示“仙人指路”一词,看到这个词会想到什么画面。
(2)出示“仙人指路”图片,观察说说想到的和看到的画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句子。
(4)图文对照,指名说说这块石头“奇”在哪里。
(5)指导朗读,读出“仙人指路”石“更有趣”的样子。
※金鸡叫天都
(1)过渡:黄山奇石的奇,不仅体现在一块石头上,有时候把几块巨石放在一起看,更会发现它的奇妙之处。瞧!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
(2)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后引导“几块巨石”放在一起看就像是一只雄鸡,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而这只“雄鸡”,正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停地啼叫。
(4)指名交流看图感受,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
(5)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
5.整体回归,练习表达。
(1)出示四幅奇石的图片,学生再次欣赏。
(2)创设情境:学生当黄山小导游,向参观奇石的游客们介绍奇石。
(3)学生选择一幅图片,自主练习。可以借助文中句子介绍,也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
(4)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引导把语言表达清楚、完整,重点介绍奇石内外形和名称。
三、课堂练笔,描写奇石
1.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出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杉”“仙女弹琴”图片),学生欣赏,引导有详有略的写法。
2.认真观察,选择其中一幅奇石图,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重点写出奇石的外形特点。
3.观察书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4.指名朗读自己所写的小片段,师生共评。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同学们,黄山奇石形态万千,生动有趣,是大自然亿万年来创造的杰出作品,相信有一天,小朋友们会真正走进黄山,亲眼目睹这些有趣的石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2.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黄山,分享诗句,课后继续搜集,与家人朋友交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