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23: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五》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锋、蜜”等九个生字,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左长右短”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6.阅读《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探索语文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勤劳的小蜜蜂,吮吸着语言文字的精华,酿出最香甜的蜜汁。今天,让我们走入《语文园地五》,到语文百花园中去探索和发现吧!(板书:语文园地五)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生词,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板书:识字加油站)
fēng mù chǎo
山( ) 锋 爱( ) 幕 吵 ( )饭
mì fēng sǎo mù chǎo
蜜( ) 峰 扫( ) 墓 抄 ( )闹
fēng mù chāo
刀( ) 蜂 开( ) 慕 炒 ( )写
锋 蜜 蜂 幕 扫 墓 慕 抄 炒
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后鼻音“fēng”;读准翘舌音“chǎo”“chāo”。
2.学习第一组词语。你能根据字形特点将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家吗?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引导: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这样选呢?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第一组词语。
预设1:“峰”的偏旁是“山”,和“山峰”有关,所以填写“山峰”。
预设2:“蜂”是昆虫的一种,因此是虫字旁,我确定“蜜蜂”中的“蜂”填在第二个词语中。
预设3:“锋”字是金字旁,说明和金属有关,“刀锋”就是刀最锋利的地方。
点拨:我们在填写时可以据形辨意,根据生字的形旁理解其意思,字和词语的意思联系起来思考,这样就能根据意思更准确地选准汉字了。(板书:据形辨意)
3.学习第二、三组词语。
(1)课件出示第二、三组词语。你能试着填一填下面两组词语吗?学生试填、汇报。
(2)教师提问:
①“开幕”的“幕”为什么选巾字底的“幕”?
预设:“幕”是垂挂在舞台前部的帷帐。
②“爱慕”的“慕”下面部件是什么意思?
预设:“?”为“心”字的变形,“慕”有敬仰、依恋的意思。
③“抄”与“炒”如何区分?
预设:“抄”与“手”有关,强调手上的动作;“炒”的偏旁为“火”,多指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弄熟。
小结:我们可以编成儿歌形式,记牢这些形声字的意思。
有虫是蜜蜂,有山是山峰,有金是刀锋。
有布可开幕,有土是扫墓,有心是慕。
有口可吵架,有手能抄写,有火能炒饭。
4.拓展交流。
引导:在学过的生字中,找出有相同部件的生字,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区分的。
预设1:我根据形旁编口诀记住了“渴”和“喝”。缺水就会“渴”,有口就能“喝”。
预设2:我根据形旁编口诀记住了“柏”和“伯”。有木是柏树,人来读伯伯。
预设3:我根据形旁编口诀记住了“折”和“听”。折断需用手,听闻也用口。
小结:同学们总结得真不错,学习中还会遇到许多有趣的形声字,同学们可以多去读思结合,感受形声字的奇妙!
设计意图:“识字加油站”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据形辨意发方法,并拓展积累其他形声字,提升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字词句运用
第一题: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1.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一题中的八个成语,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找到八个词语的共同特点。
预设:这些词语中都有汉字“言”和“语”,意思都和言语活动有关。(板书:字词句运用 词语 和言语活动有关)
点拨:“只”有两个读音“zhī”和“zhǐ”,读第一声时表示单独的,可组词“一只”;“只”读第三声时表示仅有的,可组词“只有”“只是”。
2.你能根据词语的意思,将下列词语排排队吗?
不言不语 只言片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少言寡语
预设: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少言寡语、千言万语
点拨:“只言片语”指个别的词句和片段的话语。“三言两语”中“言”和“语”都有“话语”的意思,“三言两语”表示几句话,话很少; “少言寡语”中,“寡”是少的意思,是指说话不多。“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3.你能给成语找到意思相近的好朋友吗?
三言两语→( )
预设:只言片语。
4.拓展练习。
(1)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看到久别的同学,我心中有( ),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②他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你千万不要被他的( )哄骗了。
③期末考试快到了,我( )道:“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呀!”
④这件事说来话长,并非( )可以说得清楚。
⑤他向来( ),不爱和人说话。
预设:千言万语 甜言蜜语 自言自语 三言两语 少言寡语
(2)再次朗读词语,进一步体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处的训练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相近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成语之间的微妙差异。从反复练习、运用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感受所选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题: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引导:请同学们读一读例句,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句中加点的词语前都加上了形容词,如“细长的”说明葫芦藤的形状,“雪白的”说明小花的颜色等。
提问:加点词语都是具体说明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如果和去掉加点词语后的句子对比一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小花。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凉棚。
预设:去掉加点词语后,就无法感知到句子所描述事物形状、颜色等特点,而有了加点词的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画面感,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
2.思考后面带空格的句子可以怎样填,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全班交流反馈,老师相机指导。
预设:(一望无际的)天空飘着(各式各样的)气球。
(清澈见底的)池塘开满(粉红的)荷花。
小结:我们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在形容景物时,加上表示形状、颜色、数量等不同类型的形容词,可以让描写更生动,更具体。(板书:写景物 形状 颜色 数量)
3.拓展交流。
引导:请你也用两句话,写写自己喜欢的景物吧!
预设1:碧绿的爬山虎爬满墙头,紫色的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孩子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服装,把这个公园妆点得如此美丽。
预设2:秋天,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红通通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梨子也穿上了金黄的盛装庆祝丰收的景象。
小结:这些同学写得真是太生动了,他们通过颜色、形状、数量等形容词把春天公园和秋季果园的特点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出来。
设计意图:这个版块通过对比句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在描写不同景物的特点时加上形容词修饰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方法,再通过照样子写一写生活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其他景物,强化了表达训练。
三、书写提示
过渡:结束了字词句运用,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写提示吧!
1.引导:出示“书写提示”4个要求写的字——“观、呼、忙、如”,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两组左右结构的字,将左右部件对比,你有什么发现?(板书:书写提示 观 呼 忙 如)
2.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并汇报。
预设:两组汉字结构位置不同,第一组左边短,右边长;第二组左边长,右边短。
3.第一组“观”和“呼”的写字指导。
(1)教师边指导边范写“观”,学生观察,识记书写要领:“观”属于“左边短,右边长”的字。左边“又”字,写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上靠。右部“见”字要写得宽大些,它的撇要穿插到左边“又”的点下面。
(2)学生练习书写“观”,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巡视,示范纠正。
(3)自主迁移练习书写“呼”。提示“呼”右边“乎”的横要与左边“口”的横相接近。
(4)做一做笔顺操。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一笔一画,笔笔有序。
(5)学生按书写要旨练写,再和例字进行对照。学生要先观察,再描红,最后认真练习书写。
教师提醒:写字时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背挺直,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离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4.第二组“忙”和“如”的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与上一组字进行对比,并请一名同学尝试着到黑板上示范书写。其他同学观察后给予评价。重点关注:书写竖心旁时笔顺要先左点,再右点,最后是长竖。“忙”右边“亡”的横需穿插到左边竖心旁点的下面;“如”的女字旁第二笔撇穿过撇点的点中部,不宜过长,第三笔长横收笔处不超过第二笔撇。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小结:书写展示真是太有意义了,既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加深了同学们对汉字的结构的深层次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对四个字的分析,灵活安排指导书写。“忆”字中竖心旁的书写是难点,教师需重点指导。“书写提示”在观察、示范、书写、拓展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结构、书写难点等方面,增强书写指导的实践性。
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江雪》。
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江雪》,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板书:日积月累 《江雪》)
jiāng xuě
江 雪
táng liǔ zōng yuán
[唐] 柳 宗 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2.诵读正音。
(1)提示学生要读准字音,可播放音频帮助学生正音。
点拨:注意“踪”读作“zōng”,“蓑”读作“suō”,“翁”读作“wēng”。
(2)同桌之间练读古诗,教师指名朗读。
3.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4.疏通诗意。
①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诗意。
②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A.“踪”指足迹。 “蓑笠翁”指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
B.这首诗里都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
C.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5.情境诵读。
播放情境课文《江雪》(诵读版)。
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的《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写出了天寒地冻的景象。那么同样是写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写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7.理解、熟读白居易的《夜雪》。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q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诵读正音。
①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准字音,可播放音频帮助学生正音。
点拨:“衾”读作“qīn”,“重”读作“zhòng”,“折”读作“zhé”。
(2)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疏通诗意。
①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诗意。
②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A.“讶”,是指惊讶;“衾枕”是指被子和枕头;“折竹声”是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B.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夜卧枕被如冰,不由得让我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就知道夜深的时候雪下得很大,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8.小结:下课后,同学们熟读两首关于“雪”的古诗,每天提醒自己要多读书,勤学习。
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朗读,因此,这一版块的学习离不开诵读,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
五、我爱阅读
过渡:刚刚我们诵读了两首古诗,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寓言《刻舟求剑》,说说你读后的体会。(板书:我爱阅读 《刻舟求剑》)
1.初读故事,读准字音,理解意。
提示:“求”的意思是寻找,寻求。
2.学生小组交流,分享阅读中的问题和感受。再通过讨论达成理解,领会寓意。
3.成果展示: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预设1:船在动,但是剑在江里没有动,这个人用这样的方法是找不到剑的。
预设2:这个人办事太刻板,不知道按照事物的变化而釆取恰当的方法。
预设3:凡事要学会变通,否则很难成功。
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地阅读这个寓言故事,并且从故事中获得了不能刻板、要学会变通的道理,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4.思考:生活中有类似的人或事吗?请你举例说一说。
预设1:有。比如有的人只会做讲过的题,却不懂其中的原理,不能迁移运用,无法举一反三。
预设2: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上周末爸爸带我去一家餐厅吃饭,他上一次去那家餐厅是两年前,这次去之前他也没有提前查一查,结果去了才发现餐厅已经搬走了,我们白跑了一趟。
小结:大家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变通,采取合适的办法。否则事情很难办得顺利哦。(板书:学会变通)
5.拓展阅读。
过渡:相信小朋友们读了《刻舟求剑》的故事都很有感触,下面我们再来走进另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吧!
(1)出示故事,自主阅读,遇到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他人请教。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人,想要到集市上去买鞋,他就在家中先用绳子量了自己脚的尺码,但是却忘了把量好的绳子带上,就去集市买鞋。
到了集市,他挑好自己需要的鞋子,便去找绳子,准备对比一下,却没有找到。便说:“我忘了拿量好尺码的绳子。”便回家去取量好的绳子。
等拿好绳子,他便往集市赶去,可到了集市,集市已经散了,他还是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直接用你的脚试试呢” 振振有词地答道:“我宁愿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交流感受。
小朋友们,读着郑人买履的故事,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快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1:我觉得这个故事讽刺了固执迂腐、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的人。
预设2:我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一个启示,就是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事实,做事要根据事情的发展而与时俱进,随机应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以读为主线,借助故事,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悟理解,并将学法迁移至拓展阅读中。
六、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形声字的偏旁推断其意思,积累了和言语活动有关的词语,知道了它们的意思并能准确地加以运用,掌握了通过加形容词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形象的方法,而且能把字写得工整、美观,此外还学习了两首古诗,通过读寓言故事明白了要学会变通的道理!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小!语文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多学习,多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请用表示形状、颜色、数量的形容词说一句话。
2.背诵日积月累。
3.和家人分享《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你也可以搜集更多寓言故事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板书设计】
识字加油站 据形辨意
词语 和言语活动有关
字词句运用
语文园地五 写景物 形状 颜色 数量
书写提示 观 呼 忙 如
日积月累 《江雪》
我爱阅读 《刻舟求剑》 学会变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