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结合学习提示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现在我们就随作者梁衡,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去了解老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②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③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三、师生交流,品析内容
1、完成学习任务①: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交流一: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是......山上全是......四周全是......”短短的几句话,把青山的绿色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读着这样的青山,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哪些词语?(绿色盎然、苍翠欲滴、郁郁葱葱......)
指导朗读: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去感受巍巍青山那飒爽的英姿(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交流二: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十五年”“八条”“七条”“三千七百亩”这些数字背后展现出的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交流三: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
抓住如臂如股和劲挺这两个描写树木的词(如臂如股体会树木的粗壮,劲挺体会树木的勇敢与坚强)。
读着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完成学习任务②: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交流一: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明确地点:晋西北 理解词语:肆虐 是哪些怪物盘踞于此?
理解句子“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风大的时候,能把牛、马等大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时能把它们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抛下来)
播放晋西北过去影音视频,让学生感受大环境的恶劣后,再次感情朗读体会。
交流二: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体会小环境的艰苦: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关注老人每天生活以及3件典型事例;五位老汉离世、老伴儿过世、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
3、完成学习任务③: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看今日之青山:第一自然段
想昔日之青山:第二自然段
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表面意思是不老的青山,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代代常绿的,深层意思是老人那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的传下去,永远不会老。
四、激发情感,缅怀致敬
(煽情音乐起)如今,梁衡笔下的老人早已离世?留下那不老的青山,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老人说一说吗?(生:......)全体起立,敬礼,让我们对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条件恶劣 精神
小环境:生活艰苦 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