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理想和信念
语文要素:
第四单元
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要求:
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古 诗 三 首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生字学习
络
锤
凿
焚
luò
chuí
záo
fén
《马 诗》
【唐】李贺
诗人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马 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唐】李贺
yān
luò
全诗赏析
说一说:初读诗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找一找:浏览全诗,诗中都写了哪些内容?
马 ?
全诗赏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广大的沙漠
“沙”比作“雪”
借指边塞
“月”比作兵器“钩”
边疆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
饱含思战之意。
句意:平沙覆盖着大漠犹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全诗赏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朗的秋天
句意:何时我能给它戴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期盼又显无尽无奈
马 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唐】李贺
全诗赏析
思考:这首诗写的只是关于“马”吗?
借马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石灰吟》
【宋】于谦
诗人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全诗赏析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宋】于谦
注释: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全诗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虚词。
形容很多。
形容开采石头非常艰难。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全诗赏析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也就是“粉身碎骨”。
全,全然。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在这里指高尚的节操。
人世间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宋】于谦
全诗赏析
思考:这首诗写的只是关于“石灰”吗?
借烧制石灰的过程,抒发作者崇尚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竹 石》
【清】郑燮
诗人简介
郑燮(xiè)(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乾隆十八年(1753)因岁饥为民请济,得罪显官豪门而罢官。他以书画名,擅画兰竹,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别成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晚年寄居扬州,卖画度日。其诗抒情写意,痛快淋漓,以白描胜。所作乐府诗,言近旨远,风格近似白居易、陆游。有《板桥全集》。
创作背景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郑燮的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
全诗赏析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
jìng
hái
注释:
①【任】任凭。
②【尔】你。
扎根于石缝中的竹子。
全诗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拟人。咬紧。
扎根,生根。
本来,原本。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扎根大自然中,与之抗争,顽强生存。
全诗赏析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强有力,即坚韧。
任凭,无论,不管。
对其蔑视
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都蕴含在萧萧风竹中。
全诗赏析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
竹子根基深,力量强的特点。
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全诗赏析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
思考:这首诗通过写竹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呢?
表面写竹,实则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困难宁折不弯,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同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本课小结
思考: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通过咏马,表达忠士的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诗人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
《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表达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托物言志
谢 谢 观 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