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区域被三山环绕,“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脉 ②大兴安岭 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脉 ②小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 ②小兴安岭 ③长白山脉
D.①小兴安岭 ②长白山脉 ③大兴安岭
2.图中④处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它是(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3.下列农作物中,主要种植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水稻、甘蔗 B.甜菜、大豆 C.棉花、水稻 D.小麦、甘蔗
4.下图的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5.我们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7.“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现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8.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0.读下图,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中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7°,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河流纵横,逐渐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下图表示我国东北部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约是( )
A.-4℃~8℃ B.8℃~12℃ C.10℃~14℃ D.12℃~16℃
12.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包括( )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④河流密布,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如下图,这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4.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三面临海
B.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冬季
C.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油菜、甘蔗等
D.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读右图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呼包银榆经济区”突出的资源优势是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渔业资源
16.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
A.航天工业、森林工业
B.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
C.电力工业、钢铁工业
D.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
17.“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一张家口举行。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9.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北京天空"能见蔚蓝"代表了对未来的期待。下列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 B.煤炭 C.太阳能 D.天然气
21.读北京市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邻燕山 B.北京市西邻华北平原、南邻黄土高原
C.北京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 D.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天津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地势特征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南高东北低
C.西高东低 D.北高南低
23.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黄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图,完成下列各题。
24.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是指( )
A.秦岭 B.巴颜喀拉山 C.井冈山 D.九华山
25.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26.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现象说明( )
A.黄河形成地上河 B.我国发射宇宙飞船
C.人们的美好愿望 D.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当时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 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 )
A.地广人稀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28.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在是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大 豆,华北平原——花生
C.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都位于暖温带地区
29.有关德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 B.耕地类型为旱地,属于半干旱地区
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和玉米
读黄土高原某地景观图及该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从图中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地面崎岖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面坦荡,起伏和缓 D.峰峦绵延,山势雄浑
31.从气候资料图来看,该地区属于(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32.导致该地区地表形态沟壑纵横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板块运动 D.火山喷发
33.黄土高原以下四种地貌中,人口集中且农业较发达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地区。
(2)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区过渡的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 。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坡地筑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
C.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D.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5.读“黄土高原地区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形分布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脆弱和长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其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
材料三: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0%以上,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分布范围大致北起长城,南至______,西至乌鞘岭,东到____。
(2)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______。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
(4)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其人为原因是______(答出2条即可)。
(5)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_(答出2条即可)。
36.长江、黄河是我国两大河流。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__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__向______流,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________。
(2)图中两条河流中,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____。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水利枢纽。
(4)长江下游洪涝灾害频繁,简述上中下游可以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 2.B
【分析】1.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①东北-西南走向的长白山脉;②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③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故答案选择B。
2.三江平原即图中④处,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故答案选择B。
3.B
【详解】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故选B。
4.D
【详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由省区的轮廓判定,①湖南位于南方地区,②山西位于北方地区,③甘肃位于西北地区,④山东位于北方地区。①位于南方地区,③位于西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5.A
【详解】我们的家乡—齐齐哈尔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故选A。
6.B
【详解】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为水浇形式;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但不能种植甘蔗;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选B。
7.A 8.B
【解析】7.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该词描写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二人转发源于东北地区,京东大鼓产生于河北省香河和宝坻一带的农村地区,广西盛行对山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B
【详解】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北京地区有民居四合院,故B符合题意。
10.D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该山脉是东西走向;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综上所述,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D 12.B
【解析】11.由图可知,图中区域年平均最高在8到10℃之间,最低在-6到-4℃之间,所以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约是12℃~16℃,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由于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湖密布、水源充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致引起土壤过度潮湿,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沼泽,土壤肥沃不是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故①③④正确。故选B。
13.D
【详解】北京市我国的古都,“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是文化的代表之一,但是许多胡同破旧阻碍了城市发展,所以我国既要保护遗产,又要发展,是有特色的胡同得到保护和改造。所以选D。
14.D
【详解】东北三省南部濒临渤海,并非三面临海,故A错误;东北三省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错误;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甜菜等,青稞分布在青藏地区,油菜、甘蔗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故C错误;东北三省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被称为“新中国的工业的摇篮”,故D正确。故选D。
15.C 16.C
【解析】15.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表层是色彩单调的黄色,地下色彩却是丰富的,分布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煤田,被誉为祖国的“乌金三角”,是21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故选C。
16.读图可知,本区煤、铁等资源丰富,故本区域可以发展的优势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故选C。
17.B
【详解】三江平原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故本题选B。
18.A 19.B 20.C
【分析】18.由图可知,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热带草原气候,C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是高原山地气候,北京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A对,BCD错。故选A。
19.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②③④对,北京不能大规模发展工业,①错。故选B。
20.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题中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太阳能,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故C符合题意。选C。
21.D
【详解】读图可知,北京市北依燕山,西靠太行山,A错误;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西邻黄土高原,B错误;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C错误;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天津,D正确。故选D项。
22.A 23.B
【解析】22.读图可知,北京市西部、北部为山地和丘陵,分别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因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设施完善等,③正确;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④正确,②③④正确,B正确;与大规模发展工业关系较小,且大规模发展工业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排除①,排除ACD;故选B。
24.B 25.B 26.A
【分析】24.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所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指的是巴颜喀拉山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B正确;“黄河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与黄河含沙量大无关,A错误;“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不会增加黄河含沙量,C错误;“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不会增加黄河含沙量,D错误。故选B。
26.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进入下游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形成地上河,于是出现了“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景象,A正确;“我国发射宇宙飞船”,“人们的美好愿望”,“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与“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无关,BCD错误。故选A。
27.A 28.D
27.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大,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因此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故选A。
28.北方地区除一部分山地外,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主要位于暖温带,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花生、谷子等农作物。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故选D。
29.B
【详解】德州位于山东省,山东省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耕地类型为旱地,属于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明显;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和玉米,故选B。
30.B 31.C 32.A 33.C
【解析】30.黄土高原由于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B正确;从图中不能得出黄土高原西高东低、地面平坦、峰峦绵延,山势雄浑的地形特征,ACD错误。故选B。
31.根据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C正确;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ABD错误。故选C。
32.导致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从自然原因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下,黄土高原逐渐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A正确;风力堆积、板块运动、火山喷发与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形成无关,BCD错误。故选A。
33.黄土高原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黄土塬、黄土峁、黄土川、黄土梁四种地貌,其中黄土川位于河流沿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是农业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读图可知,A是黄土塬,B是黄土梁,C是黄土川,D是黄土峁,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4.⑴黄土高原(3分)
⑵牧(畜牧)(3分)
⑶降水集中,多暴雨(仅答出一条也可,3分)
⑷D(3分)
⑸旅游业(3分)
【详解】(1)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势的基本骨架。全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镶嵌其中。据图可知:该地形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地形方面看是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从气候方面看是从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过渡;从植被方面看是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生产看是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
(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再加上降水强度大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4)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之一;在坡度较缓的地方修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扩大煤炭开采量会加剧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故本题选D。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5. 秦岭 太行山 水土流失 沟壑纵横 乱砍乱伐,植被破坏,开矿 植树造林,在缓坡地区修建梯田
【详解】(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分布范围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形区。
(2)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沟壑纵横。
(4)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开矿等,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等。
(5)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植树造林,在缓坡地区修建梯田等。
36.(1) 青藏 西 东 西高东低(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长江
(3) 黄土 水土流失 三峡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水土保持治理,修建水利工程;下游裁弯取直,退田还湖,加固堤坝。
(1)
读图可知,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因为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
(2)
长江与黄河相比,流经我国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巨大,所以长江有我国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3)
读图可知,B处是黄土高原,该地区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多暴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江上的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对防洪、发电、灌溉、养殖都有巨大作用。
(4)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下游河道弯曲、洪涝灾害严重、水污染严重,所以中游水土保持治理,修建水利工程;下游裁弯取直,退田还湖,加固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