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复习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复习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8 09: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特点
隋朝:
唐朝:
大运河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科举制、民族政策、对外政策
“天可汗” 唐人
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目录
隋唐的时间线索

隋唐的繁荣

科举制度的创建

开明的民族交往


开放的中外交流

唐朝的衰亡



4、了解隋唐社会的总体特征,认识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因素,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1、了解隋唐的繁荣景象,知道大运河开凿、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社会风气开放、唐诗繁荣、科举制度等基本史实。
2、了解唐朝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了解唐朝开放的对外态度,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史实。





隋唐时期
对外交往
民族交融
制度创新
治世局面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等
隋唐时期的主题:
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期单元主题构建

1
隋唐的时间线索
隋唐时期单元阶段特征
【总特征】
繁荣与开放
【政治】
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经济】
经济繁荣,呈现盛唐气象,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发达,如曲辕犁、筒车;唐中朝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赋税制度出现改革(如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科技文化】
科技和文学取得更大的成就,如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社会风气开放、活力,兼容并包,尚武。
【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交往频繁,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等。
【对外交往】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中华文化圈形成,如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581
589
605
618
627
641
645
649
712
741
754
755
763
907
960
隋朝建立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隋文帝
隋炀帝
唐高祖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统一全国
开始开凿大运河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隋亡唐朝建立
玄奘西行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藩镇割据的继续
鼎盛
由盛转衰
在位皇帝
主要事件
710
金城公主入藏
和同一家
823
立唐蕃会盟碑
【课堂小组合作】
请你根据本课所复习的知识点,整理一份隋唐大事时间轴
唐蕃会盟
隋唐时期的思维导图
2
隋唐的繁荣

朝代更替:

581
589
907
960
618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繁荣统一
分裂割据
隋文帝 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________)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__ 特点:
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______,统一全国;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炀帝 开通大运河 目的:
概况 三点:
四段:
影响:
灭亡
杨坚
隋文帝
长安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的暴政
考点一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余杭
江南河
涿郡
永济渠
通济渠
洛阳
邗沟
短暂繁荣、二世而亡




隋炀帝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李渊太原起兵反隋
隋炀帝江都被杀,李渊建立唐朝
618年
唐朝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618年
长安
李渊(唐高祖)
唐朝建立
考点二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______________) 唐玄宗(前期)
背景 吸取__________勤于政事,善于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心纳谏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______________)
政治 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选拔人才,扩大政治基础 ________,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__________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_______________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_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制度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表现
农业生产
整顿吏治
殿试
发展农业生产
三省六部制
中国唯一女皇帝
进士科
隋朝灭亡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姚崇、宋璟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鼎盛)
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统治上的共同点:
重用人才,
完善科举,
重视农业生产
考点三 唐朝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了解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
发明并推广新的农业工具:________________
重视兴修水利;
手工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如冠于全国的________
陶瓷业生产水平高,主要代表有越窑_____、邢窑______、_______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具规模;
商业
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大都市: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放的社会风气
概况:社会风气____,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
特点:社会风气________,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 刚健豪迈的__________盛行
曲辕犁、筒车
蜀锦
青瓷
白瓷
唐三彩
长安
开放
兼容并包
尚武风气
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
诗歌:
书法:
绘画:
考点四 通过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盛唐的繁荣
文学艺术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后人称颜、柳两人的书法为“颜筋柳骨”
杜甫的诗称为“诗史”
阎立本《步辇图》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通过考点二、三、四 要掌握归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1)国家统一安定是唐朝兴盛的前提和基础
(2)统治者勤于政事,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吏治是保证
(3)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3

科举制度的创建
0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历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分科考试
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首创殿试武举
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考点五 科举制度的创建·
1)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影响(作用)
存在1300多年,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公平竞争
4

开明的民族交往
考点六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实行______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各族首领尊称为_______________
民族交往的方式 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如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和亲
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1)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2)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3)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唐蕃交流的史实 唐太宗 ____________嫁给___________。(作用: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中宗 _____________嫁给尺带珠丹,唐蕃“______________”
唐穆宗 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昭寺前)
开明
“天可汗”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金城公主
和同为一家
“唐蕃会盟碑”
考点分析: 唐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复习时要注意西域、西藏的区别,知道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往来,说明西藏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

开放的中外交流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基础
考点七 唐朝中外交往【课标】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唐朝中外交往史实 遣唐使 概况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_,日本派遣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等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__________
影响 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风俗习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目的 到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况 __________时,鉴真___________终于到达日本
贡献
玄奘西行天竺 目的
概况 _________时,____________天竺取经,在天竺研习佛经,成为著名佛学大师
贡献 (1)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贡献;(2)写成《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与新罗的关系 概况 为了_______________,新罗派遣使节、留学生等来唐朝,还与唐朝经商(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朝鲜引入中国(制度,仿唐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交往频繁的原因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基础)
(2)唐朝海陆交通发达(条件) (3)唐朝实行__________的对外政策(保证)
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他文化精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传播唐朝的佛法和文化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次东渡
先进文化
遣唐使
唐玄宗
学习佛法
唐太宗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学习先进文化
新罗物产居唐朝首位
开放、宽容
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6

唐朝的衰亡及五代十国
唐朝衰亡
鼎盛
转折点
考点八 “安史之乱”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代。
唐朝衰亡过程
安史之乱
原因:
爆发:
影响:
(1)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2)社会好矛盾尖锐
(3)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
755-763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3)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2)唐朝由盛转衰
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907年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实质:
特点:
趋势:
统一始终是必然趋势
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朱温
隋唐时期
繁荣 开放
经济繁荣
文化发展
制度创新
民族交融
外交活跃
政治清明
大运河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文成公主
入藏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课堂小结】
【看图说史】
【经济篇】
【___________】
隋朝大运河
【___】
筒车
【________】
唐三彩
【_______】
曲辕犁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敦煌莫高窟《雨中耕作图》
【看图说史】
【民族篇】
【______________】
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碑
阎立本《步辇图
邢窑白瓷
【艺术篇】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
【看图说史】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
【对外篇】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人物篇】
【广东中考链接】
(2017广东)1、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放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018广东)2.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019·广东)3.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2016广东)4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有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22年广东】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
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C
B
B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