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红楼梦》人物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红楼梦》人物分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1: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红楼梦》人物分析
《十二金钗判词》
林黛玉/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贾惜春: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第四节《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一写实与诗化融合,既显示了生活原生态又充满诗意朦胧感,既是高度写实又充满理想光彩,既是悲凉慷慨的
挽歌又充满青春激情。
(一)批评公式化、概念化、违反现实的创作倾向。
1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渗透作者个人血泪感情,“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保持现实生活多样性、丰富性。
2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中,显示出富贵之家的荒谬、虚弱及离析、败落趋势。
3.其人物打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使古代小说人物塑造完成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
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4不同于严格的写实主义小说,而是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话,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诗的意境,
使作品婉约含蓄。
(二)作品借景抒情,移情于景,创造出诗画一体的优美意境,把作品歌颂的爱情、青春和生命诗化,唱出美
被毁灭的悲歌。“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使宝对黛的痴情,对一切事物充满怜爱之情的性格特征得到诗意的描绘,使人
物更添神采,景物更具气韵,作品叙事由于渗入抒情因素更具空灵、高雅、优美的风格。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诗的含蓄、朦胧的特点。《红》除一般观念象征,如用翠竹象征黛的孤标傲世的人
格,用花谢花飞象征少女离情伤感和红薄命外,更创造性的运用整体象征和情绪象征:
1整体象征如石头,既是石又是人的双重含义,造成小说双重层次的艺术世界,一个是以人间故事为代表的写实的
具象世界,一个是以石头阐明的意象世界,使作品美学启迪意义呈现出多义性。
2.情绪象征如36回,宝钗绣鸳鸯,表现出宝、钗、黛、相间的感情纠葛,且预示着宝、钗的婚姻悲剧。
二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