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6: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回忆录,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介绍:
李星华( 1911一1979)河北乐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她整理出版的《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
李大钊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
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的理解、敬佩,表达了对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本文共三十三个自然段,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忆”作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文章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2~7自然段交代了父亲被捕前的情况:写了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第8~18自然段叙述了父亲被捕的过程:
写了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第19~29自然段记叙了作者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第30~33自然段写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反映了父亲遇难给家人带来的沉重打击,又呼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如,被捕前,作者刻画了父亲的语言一一“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父亲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父亲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又如,被捕时,父亲临危不惧的举动一一“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的沉着镇定。被捕后的庭审,作者用饱含深情而又极其克制的语言描写了父亲的外貌一一“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的神态一一“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本文另一个表达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者形象。
一是与自己的前后对比。被捕前,一向耐心回答“我”问题的父亲,当“我”好奇地问父亲为何烧毁书籍和文件时,父亲严峻的态度与之前的慈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与亲友对比。
亲友动说父亲离开北京,而父亲却坚定地拒绝,面对越来越危急的局势,亲友与父亲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待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三是与敌人对比。
被捕时,在反动派凶恶粗暴的言行下,父亲始终保持沉稳严峻的态度;法官怒气冲冲,父亲却安定沉着,在正反面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显示了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被捕时,在反动派凶恶粗暴的言行下,父亲始终保持沉稳严峻的态度;法官怒气冲冲,父亲却安定沉着,在正反面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显示了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我会写:
稚:幼稚 童稚 稚气 稚嫩
避:避免 退避 避暑 避雷针 避而不谈
峻:严峻 峻峭 冷峻 峻拔 陡峻 险峻
啪:啪嚓 劈啪 噼啪 砰啪 啪啦
瞪:目瞪口呆 瞪眼 迷瞪 眯瞪
僻:僻静 僻陋 僻野 僻远 穷乡僻壤
瞅:瞅见 瞅空 瞅准 让我瞅瞅
靴:马靴 皮靴 隔靴搔痒 战靴 脱靴、
魔:魔鬼 恶魔 妖魔 病魔 魔王
刑:苦刑 判刑 量刑 徒刑 缓刑 刑期
哼:哼,走着瞧。
绑:绑带 绑架 绑腿 捆绑 松绑
啃:啃声 啃气 啮啃 啃啮 啃嚼
袍:旗袍 袍子 长袍 同袍 睡袍 紫袍
执:执行 执笔 执着 执迷不悟
形近字:
避(避暑)僻(偏僻) 屉(抽屉)届(届时)
绞(绞刑)饺(水饺)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 [政治、军事等]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 )的枪声 ( )的眼光 ( )的小屋
( )的吼声 ( )的态度 ( )的匪徒
严峻  严肃  严格  严厉 
(1)不管怎么说,(  )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3)形式非常(   ),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   )认真。    
剧烈  猛烈  激烈  强烈 
(5)晓庆生过病,上体育课不能(   )运动。 
(6)孩子们(   )要求周末不要上课。 
(7)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   )的炮火摧毁了。
一、标注段落。
二、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共32自然段)
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注释,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被害日”指什么?
——1927年4月28日
这一天到底发安生了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