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期末试题选编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期末试题选编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8 11: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选择题
1.(2022春·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保持中央的某些权力,对香港有利无害。”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一国两制”(  )
A.等同于港人完全自治 B.关键是保持香港原有制度
C.保障香港管理本民族 D.“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2.(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期末)香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C.香港毗邻深圳经济特区 D.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3.(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19年9月20日,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所谓“邦交国”仅剩15个。而选择与台湾“断交”的国家纷纷选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  )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案 B.国际社会推动两岸和解
C.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4.(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考期末)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22春·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利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6.(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的方针施政。下列关于“一国两制” 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来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最早在解决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世纪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7.(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期末)为促进祖国统-,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保障香港澳门的稳定与团结 B.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
C.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D.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
8.(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近20年来,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8.72亿澳门元增长至2018年的4446.66亿澳门元,增长了近8倍。同时,澳门的人均 GDP 也水涨船高,到 2018 年已经达到 67.35 万澳门元(约 合 8.34 万美元),是 20 年前的 5.5 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 2018 年世界人均 GDP排名显示,中国澳门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这说明
A.“一国两制”具有生命力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C.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发展 D.“九二共识”促进澳门发展
9.(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香港回归以来,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经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非典'侵袭以及政治纷争等多次冲击,香港经济出现很大起伏,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使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由此可知
A.“一国两制”促使香港顺利回归 B.香港回归有利于其稳定与发展
C.香港人民渴望国家获得统一 D.香港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0.(2022春·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 ……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否定“一国两制”内涵 B.设定了香港自治的底线
C.否定“港人治港”方针 D.彻底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11.(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澳门回归 C.两岸关系发展 D.香港回归
12.(2022春·安徽淮北·八年级淮北一中校联考期末)我国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港澳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13.(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期末)1982年,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据此可知,邓小平旨在(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繁荣稳定 B.落实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
C.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D.维护"九二共识"的决心不动摇
14.(2022春·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B.都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C.都从中国国情出发、有中国特色 D.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15.(2022春·安徽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邓小平指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这说明香港回归
A.见证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实现了祖国统一
C.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示范 D.洗雪了百年耻辱
16.(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于
A.“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出 B.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
C.内地大力支持香港的发展 D.香港地区保持稳定繁荣
17.(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考期末)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葡萄牙谈判,分别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
A.被英国侵占的香港 B.被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C.被英国侵占的澳门 D.被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二、改错题
18.(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期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 】(1)1951年北平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改正:
【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改正:
【 】(3)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针对澳门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改正:
【 】(4)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改正:
【 】(5)1997年7月1日,香港在被葡萄牙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改正:
三、综合题
19.(2022春·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和来自全国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及无党派人士在北京共商国是。在会上,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宋庆龄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民盟中央主席张澜说:“从今天起,中国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会议确立了我国哪项基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指的是什么?这一“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3)结合所学,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制度的异同点。
20.(2022春·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西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制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也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张岂之、杨先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具体国情,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两例。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认为香港问题能谈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国家政策的形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1.(2022春·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制度创新】
经过2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什么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中最典型的项目成就是什么?
【改革道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哪一事件?这个事件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经济建设创新】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3)材料中的“这一伟大创举”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回答“这一伟大创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统一模式创新】
(4)图一拍摄的时间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国家统一,我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其内涵是什么?香港澳门的回归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2.(2022春·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
材料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同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决定从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国家要统一,但实现统一的方式要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并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维护进行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国际和平环境。据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提了出来。
——武勇《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意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构想提出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强盛的重要因素。
23.(2022春·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保障,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
——邓小平关于西藏问题的一次谈话
(1)材料一中提到“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
材料二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反分裂国家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当怎样履行这一义务?
24.(2022春·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体现的是哪个事件的成就?该事件有何特点?
(2)图二所示的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件?该法律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本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图三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一事件是我国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这一构想还在哪个地区实现?
25.(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考期末)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 见下图
【国际新形象】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
材料三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1)根据材料一中的发展曲线,分析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并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材料二中第七件大事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 我国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92年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
【强国之路】
(4)综合上述探究,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保持中央的某些权力,对香港有利无害”可得出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地区之中,其一以中国大陆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民主集中制制度, 其二在香港、澳门皆不实行社会主义,主权移交后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可以享有除国防和外交之外的事务来高度自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称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但必须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因此“一国”是两制的前提,D项正确;“一国两制”下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而不是完全自治,排除A项;“一国两制”的关键是“一国”,在坚持“一国”的前提下,港澳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排除B项;“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两个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在香港实现了,香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故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实行民族自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香港毗邻深圳经济特区,有利于两地的经济交流,故C不符合题意;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C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宣布与台湾“断交”,主动与中国建交。与台湾邦交的国家越来越少,说明“一个中国”国际认同度增加,C正确;台湾当局并没有认可“一国两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社会推动两岸和解,排除B;材料分析的是外交,不是两岸关系的内部问题,排除D。故选C。
4.C
【详解】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学苏联学习,排除;三大改造过程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了赎买政策,这是一大创举,②符合题意;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④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可知,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D项正确;ABC项也是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但不是主要区别,排除A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这是新世纪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一国两制最早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排除ABC三项。选D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澳门稳定与团结的最佳制度,排除A项;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材料数据说明了1999~2018年澳门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澳门回归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有着密切关系,“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持续繁荣发展,说明其在澳门的实践获得了成功,也证明了“一国两制”具有生命力,A项正确,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内地的发展政策,排除C项;“九二共识”是大陆与台湾达成的共识,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经济出现很大起伏,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使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可知,香港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次次战胜困难,维护了稳定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香港回归以后的发展情况,“‘一国两制’促使香港顺利回归”、“香港人民渴望国家获得统一”和“香港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都属于香港回归的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依据题干“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 ……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明同志强调的是香港回归后可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是仍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不能做出损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由此可知这一讲话的重点是设定了香港自治的底线,B正确;邓小平同志强调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问题,A排除;依据“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可知邓小平同志并没有否定“港人治港”方针,C排除;“彻底消除香港分裂势力”这一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是邓小平讲话的重点,D排除。故选B。
11.B
【详解】通过题干“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可以分析出,这个事件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B项正确;抗日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两岸关系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香港回归于1997年,不符合“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特别行政区的含义是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特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该地区永久性居民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组成,因此,“特别”也必须在中国的前提下,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D项正确;除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根据基本法应当由中央人民政府处理的行政事务外,特别行政区有权依照基本法的规定,自行处理有关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工商业、土地、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行政事务,排除A项;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和中国政府不向港澳派驻军队不正确,排除B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强调了主权问题和“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由此可知,邓小平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繁荣稳定,A项正确;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签署于1984年,排除B项;1987年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排除C项;“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西藏自治区;对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制度,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制度,都从中国国情出发、有中国特色,C项正确;西藏通过改革迈进社会主义社会,澳门还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澳门不是自治区,排除B项;D项不符合西藏自治区,排除。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可知,材料说明香港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示范,故C项正确;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见证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但与题干材料“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不符,排除A项;祖国至今尚未完成统一,排除B项;港澳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初“港人移民出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一国两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是对香港未来社会、经济制度走向的误判。如今回流也主要是因为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D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政策,A排除;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不是港人回流的最主要原因,B排除;内地大力支持香港的发展有利于香港的发展,但不是导致港人回流的最主要原因,C排除。故选择D。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B项正确;1984年,中英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行使主权,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葡萄牙谈判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中澳门是被葡萄牙占领,香港被英国占领,排除CD项。故选B项。
18.(1)错误,将北平改为西藏。
(2)错误,应将根本政治制度改成基本政治制度。
(3)错误;应将澳门问题改为台湾问题。
(4)正确。
(5)错误;应将葡萄牙改为英国。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此题错误;应将北平改正为西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后来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故此题错误,应将根本政治制度改成基本政治制度。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此题表述错误,应将“澳门问题”改为“台湾问题”。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1月,台湾成立的“海基会”与大陆成立的“海协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故此题正确。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故此题错误,应将葡萄牙改为英国。
19.(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我国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既推进了祖国的统一,维护了国家主权,又充分考虑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现状及当地同胞的各方面意愿;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等;有利于港澳台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3)相同: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服从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地方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适用地区不同;设置的目的不同(一个是解决民族问题,一个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解析】(1)
根据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和来自全国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及无党派人士在北京共商国是。”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指的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这一“创新性发展”的提出的重大意义有为我国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既推进了祖国的统一,维护了国家主权,又充分考虑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现状及当地同胞的各方面意愿: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等;有利于港澳台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3)
根据材料三“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材料二反映的“一国两制”的相同点表现为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服从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地方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同点表现为社会制度不同;适用地区不同;设置的目的不同(一个是解决民族问题,一个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0.(1)国情: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关系;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措施: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措施,在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少数民族地区以支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原因: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信誉度高;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一国两制”根本方针的正确(任意答出两点即可)。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若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认识:国家政策的形成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恰当的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西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制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关系;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行的措施有: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措施,在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少数民族地区以支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可知,香港问题能够谈成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信誉度高;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一国两制”根本方针的正确结果(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3)从民族区域自治和香港问题的解决来看,国家政策的形成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恰当的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回答任一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4)1997年7月1日;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洗血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解析】(1)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 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典型项目:可列举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等。
(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3)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4)
图一反映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为实现国家统一,我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内涵: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血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2.(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任答两点)
(2)问题:台湾问题。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国家要统一,统一的方式要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和国内的经济建设。(任答两点)
(3)因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2)根据材料二“国家要统一,但实现统一的方式要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并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维护进行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国际和平环境。据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提了出来。”可知,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根据材料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国家要统一,但实现统一的方式要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并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维护进行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国际和平环境。”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国家要统一,统一的方式要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和国内的经济建设都是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背景。
(3)材料一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二反映的是台湾问题。因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
23.(1)元朝;1951年;
(2)“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积极宣传我国政府对台问题的方针政策;坚决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任答出2点即可)
【解析】(1)
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
伟大构想:根据材料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可得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
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积极宣传我国政府对台问题的方针政策;坚决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24.(1)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1997年7月1日;一国两制;澳门。
【解析】(1)
图一反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造了第一架飞机;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突出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2)
图二反映的是1954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图三反映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根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导下,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25.(1)稳步增长。原因:人民政权的巩固,为发展提供了保障;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3)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详解】(1)状况:根据图表可知,1953—1957年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原因:从背景上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从具体措施上说,我国在1953—195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时,1953—1956年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成就:1959—1965年期间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构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确立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成功收回港澳的原因众多,如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政策因素、人心所向、历史趋势等,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3)根据材料可知,“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指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外开放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如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等。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说明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从“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说明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