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物描写一组》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物描写一组》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6:15: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0个词语。
2.能结合《摔跤》《两茎灯草》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能结合《摔跤》《两茎灯草》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引导回忆,了解方法。
导入: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你知道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
预设: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2.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引入新课:不同的描写作用分别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相机板书:人物描写一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新课文的学习中达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思考:文章的三个片段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文中的主要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点拨:
(1)“绊”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字音。“绊”有绞丝旁,指挡住或缠住。
(2)“监”是多音字:读jiān时,可以组词“监护”“监考”“监视”;读jiàn时,表示古代官府名,可以组词“国子监”。
(3)“揪”“扳”“揩”三个字,都和动作有关,可以采用归类识字的办法,一起记一记。
(4)“腕”“疤”和人体器官或外貌有关,可以分类识记。
4.提问:文章的三个片段分别写了哪些人物?文中的主要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1:《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他的特点是“机灵”。
预设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写了祥子,他的特点是身体“结实”。
预设3:《两茎灯草》主要写了严监生,他的特点是“吝啬”。
相机板书: 《摔跤》 小嘎子 机灵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 结实
《两茎灯草》 严监生 吝啬
5.组织继续交流:每个片段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预设:《摔跤》主要用了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用了外貌描写,《两茎灯草》主要用了动作描写。
(相机板书: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6.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摔跤》和《两茎灯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随文识字、集中识字两种方式,在反复认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结合板书梳理三个片段的主要人物和人物特点,引导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摔跤》,圈画人物的动作,说出人物的特点,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2.探究过程
(1)自主研读:默读《摔跤》中具体写摔跤比赛的部分,用勾画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读重点语句,交流人物的特点,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3.探究活动
(1)默读课文,圈画动作,批注印象。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交流圈出的动词。
预设: 蹦来蹦去、使巧招、下冷绊子、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转、三抓两挠、揪、推拉拽顶、扳、钩、别、推、摔。
过渡:哪两位同学愿意来表演一下这个精彩的摔跤场面?
(3)表演摔跤:请一位同学读文章内容,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文中的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表演的同学要注意演出人物的动作。
点拨:你觉得他们的表演是否贴近文章内容?是怎么做到的?
预设:他们的表演贴近文章内容;他们表演时抓住了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词语,所以能演得贴近文章内容。
小结: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观看了一场摔跤比赛。可见,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生动地再现场景。
(4)我们在阅读后感受到了小嘎子是个机灵的孩子,文章是怎么表现出他的机灵的?再读读文章,找出相关内容说一说。
预设:
A.“要不——摔跤。”
点拨:小嘎子提出这个比赛方式,他必定是胸有成竹的。
B.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点拨:从“一向”“从不”可以看出,小嘎子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比赛方式。
C.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点拨:从“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钩他的腿”等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小嘎子利用对方的弱点展开进攻的机灵和敏捷。
(相机板书:蹦来蹦去 钩)
点拨:朗读时可以通过语速的急或缓,声音的强或弱来读出想强调的内容。
小结:从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机灵劲儿。可见,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的特点。
(5)过渡:主要人物的描写很重要,次要人物的描写也很重要。默读文章,抓住描写小胖墩儿的句子想一想:小胖墩儿为什么会赢?(相机板书:小胖墩儿)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预设:从“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可以看出面对小嘎子围着他蹦来蹦去的战术,小胖墩儿很沉着,以不变应万变。
(相机板书:塌着腰 合了裆 沉着)
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预设:从“趁势往旁侧里一推”能看岀小胖墩儿的战术是沉着防守,借机反击。(相机板书:推)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预设:“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可以看出小胖墩儿膀大腰粗力气大。(相机板书:别)
小结:原来小嘎子沉不住气,出击失败,结果弄巧成拙了。小胖墩儿沉着应对,凭着自己力气大反击成功,赢得了比赛。
(6)齐读比赛部分。
小结:通过第一个片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不仅可以生动地再现情景,还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使小嘎子机灵、敏捷的样子,小胖墩儿沉着反击的样子,都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学习与习作之间需建立密切的关联。本环节中,通过读课文、圈词语、表演、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时的所用的动词,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为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两茎灯草》,圈画人物的动作,完成学习单,说出人物的特点,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2.探究过程
(1)自主研读:默读《两茎灯草》,圈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语句,自主完成阅读学习单。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学习单,揣摩人物心情,说说人物的特点,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3.探究活动
(1)自主完成学习单。
(2)交流反馈。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预设:
A.当看到桌上点着灯时,严监生“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B.当大侄子猜测是两个亲人时,“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C.当二侄子猜测是两笔银子时,“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D.当奶妈猜测是两位舅爷时,“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E.当赵氏终于猜对了严监生的用意时,“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完成表格。
《两茎灯草》阅读学习单
追问:句子中主要写了严监生的哪些动作?(相机板书:伸着两个指头 摇头)
(4)角色朗读,揣摩心情。
引导:当人们一次又一次猜错时,严监生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
A.当大侄子猜错时,把头摇了二三摇,看得出他心里很着急。
B.当二侄子猜不出他的心思时,他是狠狠摇头的,可以看出他心里越来越焦急了。
C.奶妈猜测是两个舅爷时,严监生很气恼,他快急火攻心了,快绝望了,手只是指着不动了。
D.直至最后赵氏道出了他的心思,并把两茎灯草挑掉一茎,他这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咽了气。
(4)抓动作体会特点。
引导:你从严监生一直伸着的两个手指头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
A.我觉得他是一个吝啬的人,自己都快病死了,还惦记着两茎灯草。
B.我也觉得他特别吝啬,就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茎灯草就一直不咽气,真是节俭过头了。
C.我觉得他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一点油都不愿意浪费。
小结: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几个动作把严监生吝啬至极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设计意图:将两篇同是以动作描写为主的片段相比较,《摔跤》侧重于一组动作描写,《两茎灯草》侧重于典型动作描写。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体会典型的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你是否关注了本课的重点汉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跤 搂 仗 鞭 欺 挠 扳 腕 剃 腮 疤 监 侄 喉 咙
点拨:
(1)“跤、搂、仗、鞭、欺、挠、扳、腕、剃、腮、侄、喉、咙”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仗、鞭、欺、扳”的最后一笔“捺”写得要舒展一点。“挠”右半部分的“尧”右上角不要加点,最后一笔“乚”写得要到位。“喉”右半部分的“侯”不要多加一竖写成“候”,“口”要写得小一点,而且位置偏上一点。
(2)“疤”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巴”不要加上点。
(3)“监”是上下结构,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一点,托住上面的部分。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要在归类分组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同时发挥熟字、熟笔画在书写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了机灵的小嘎子,沉着的小胖墩儿,健壮结实的祥子和吝啬的严监生。我们还重点学习了《摔跤》和《两茎灯草》两个片段,知道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摔跤 手疾眼快 欺负 脚腕子 挺脱 肢体 格局 威严 无疑 侄子 喉咙
2.课后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2.知道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能结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摔跤》《两茎灯草》,知道作者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通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吗?
预设:动作描写可以生动地再现情景,表现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首先,字词练习导入,检测、巩固学生的重点字词掌握情况,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复习谈话,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投入新的学习活动。
二、问题探究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圈画人物的外貌,说出人物的特点,体会外貌描写的表达效果。
2.探究过程
(1)自主研读:默读《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用勾画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读重点语句,交流人物的特点,体会外貌描写的表达效果。
3.探究活动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文中运用了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可以包含哪些内容呢?
预设:外貌描写包含对人物容貌、身材、穿着、仪态等方面的描写。
(相机板书: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外貌描写)
(1)默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分别侧重描写了祥子的什么方面?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预设1:从“他已经很大很高”“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知道第1自然段写了祥子的身材。(相机板书:身材)
预设2:从“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知道第1自然段还写了祥子的穿着。(相机板书:穿着)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预设:从“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知道第2自然段写了祥子的相貌。(相机板书:相貌)
(2)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外貌描写能交代人物身份。
①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祥子的身材和穿着。
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预设:从“他已经很大很高”“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可以看出祥子长得很高大。(相机板书:高大)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预设1:“铁扇面似的胸”这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祥子的胸比成了铁扇面,写出了祥子长得很结实硬棒的样子。(相机板书:结实)
预设2:从“直硬的背”可以感受到祥子身体很健壮,他是那样的挺拔,那样的精神。
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预设:从“多么宽,多么威严”可以体会到祥子的肩很宽,身材很挺拔。
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预设1:从“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可以看出祥子有一双大脚。
点拨:“出号”就是形容特别大。
预设2:祥子用腰带把衣服系了起来,下身穿了肥腿的白裤,裤脚用很细的带儿系住。
点拨:结合注释理解“杀进腰”的意思是把腰勒得紧一点。
②学生朗读课文,体会祥子身材的特点。提示学生可以适当强调刚才提到的相关词句, 读出祥子的身材高大结实。
③引导学生思考:从祥子的穿着上,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
预设:从祥子的穿着上,我觉得他是拉车的。
追问:你见过老北京车夫的照片吗?
预设:没有见过。
出示老北京车夫的照片。
④小结: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外貌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
(3)学习第2自然段,知道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特点。
①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祥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我觉得祥子长得结实硬棒。
②再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是从哪里看出祥子长得结实的。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预设:从“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中可以看出祥子很结实。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预设:从“脸上永远红扑扑的”可以看出祥子是那么的健康,有着十足的精气神。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 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预设:从“都那么结实硬棒”可以看出祥子是结实硬棒的。
点拨:联系上下文理解“硬棒”就是结实有力的意思。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预设:他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的动作描写进一步说明了他的结实。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预设:这句话把祥子比成了一棵挺脱的树,可以看出他是那样的健壮,有活力。
③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可以适当强调刚才提到的相关词句,进一步体会祥子身材的结实硬棒。
④小结:通过外貌描写,高大结实的样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人物特点。
(相机板书: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祥子外貌的词句,品读、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外貌描写可以交代人物身份,突出人物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表达效果。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知道了作者通过对祥子身材、穿着、相貌等方面的外貌描写,突出了祥子高大结实的特点。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两种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还知道了它们的作用。如果我们平时要记录下某个人物的特点,也可以根据人物的状态合理选用这些描写方法。
四、拓展延伸
过渡:在阅读时关注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等描写,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特点,读读下面的片段,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旦旦记趣(节选)
陈忠实
外孙取名旦旦,已经长到两岁半,常有“惊人”之语出口。每每听到,先是猝不及防,随之便捧腹,或忍不住而喷饭,且不能忘。
有一天,我要上班了,照例先和旦旦说再见,然后就走到门口。旦旦却急了,从沙发上跳下来,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跑过来,边跑边喊,爷爷别走爷爷别走。①我就站住安慰他。他却盯着我喊:爷爷我送你。我也就释然,还以为他缠住我不让出门呢。我拉开门,他先蹦了出去,站在楼梯口,伸出一只小手来。我尚弄不明白他要做什么,就牵住他的手引他进门回屋。小家伙抽回手去,甩了几下,又伸到我面前。我女儿终于明白了,提示我说,他要跟你握手送别呢。我恍然醒悟,随即弯下腰伸出手去,攥住他的小手。他却当即跳着蹦着,另一只手像翅膀一样上下扇着扇着,嘴里连续丢出一串话来:再见拜拜巴尼哈!那就这。②
我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发挥毫无心理准备。旦旦表演完毕,向我摇摇手,又跑回屋里沙发上去了。我走下楼梯走过楼院走出住宅区的大门,心里还一直在想着。“再见”和再见的英语口语“拜拜”他早都会说了,自然是他爸爸妈妈教的。“巴尼哈”是维吾尔语“再见”的意思,肯定是奶奶教给他的。我和老伴今年夏天去了一趟新疆,就学会了这么一句维吾尔语的“再见”。这些当然都不足为奇,奇就奇在“那就这”从何而来,谁教给他的?
想想也不难破译。家里来了人,说完了事,送客人出门,握手告别时我常习惯说“那就这”。意思是我们说过的事就这样了。不仅如此,打完电话时,我也习惯说一句“那就这,再见”。这娃娃不知观察了多少次我的举动和说话,终于和我要来表演一回了。从这天开始,这样的握手告别仪式就成为必不可缺的铁定的程序,我一天出几次门,就有几次这样的表演仪式,地点也必须是门外的楼梯口。有一次因事急我匆匆开门出去,走到楼下,从窗户里传出旦旦的哭声,哭声不仅大而强烈,且很悲伤,我感到了一种他被轻视了的伤心,我犹豫一下,还是返身回家,补行了那个握手告别的仪式。他的脸蛋上挂着泪珠,仍然把小手递到我手里,蹦着跳着,左胳膊还是小鸟翅膀一样上下扇动着,哽咽着却一字不漏地说完“再见……拜拜……巴尼哈……那就这。”③
——《陈忠实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
预设:
①我从“旦旦却急了,从沙发上跳下来,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跑过来,边跑边喊,爷爷别走爷爷别走。”感受到旦旦是个可爱的、懂礼貌的孩子。
②从“他却当即跳着蹦着,另一只手像翅膀一样上下扇着扇着,嘴里连续丢出一串话来:再见拜拜巴尼哈!那就这。”这句话中旦旦的一系列动作可以感受到他很善于学习,特别天真有趣,讨人喜欢。
③读着“他的脸蛋上挂着泪珠,仍然把小手递到我手里,蹦着跳着,左胳膊还是小鸟翅膀一样上下扇动着,哽咽着却一字不漏地说完“再见……拜拜……巴尼哈……那就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脸上挂着眼泪,却又极有礼貌的旦旦,可爱极了。
追问: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小嘎子、旦旦这样机灵、有趣的人呢?
预设:
A.我的弟弟也是这样有趣,每天放学时他会早早地守在门口等我回家。
B.我的同桌体育特别好,踢足球、打篮球什么都行,像小嘎子一样身手敏捷、机灵。
C.上次玩抢凳子游戏时,班长反应最快,音乐一停,他一个箭步就抢到了一把空椅子,一屁股稳稳地坐下了,动作十分敏捷。
小结: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请你留心观察,去发现他们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在阅读中巩固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同时链接学生的生活,提出观察任务。
五、布置作业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看看他有哪些表现。
【板书设计】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外貌描写 身材 穿着 相貌
人物特点 高大 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