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清贫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清贫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6: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五年级语文·下
*
新课导入
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
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
现代诗人郭沫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1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
3
学习目标
4
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会认字

chóu
筹集

jīn



zhuó



dāng
矜持
战俘
手镯
恐吓
裤裆


企图



guà


彼此
马褂
山坞
xià
吓唬 惊吓
xià
词语认读
朴素 奢侈 矜持 积蓄 一点一滴
金镯 抛掷 威吓 裤裆 彼此
词语解释
A.矜持不苟 B. 奢侈 C.威吓 D.齿冷
__________用威势来吓唬。
__________耻笑。
__________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__________庄重认真而不随便。
C
D
B
A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这篇文章有哪些主要人物?
本文主要记叙了方志敏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整体感知
主要人物有:方志敏 两个国方兵士
总——分——总
整体感知
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
学习提示
第一段总结自己从事革命十余年的朴素生活。朗读第一自然段,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方志敏“十余年”“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难能可贵,值得敬仰。
他“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依然能克己奉公、甘于清贫,令人敬佩,可以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是他的一生写照。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做到的清贫,在国民党的官僚政客们看来“颇似奇迹”“认为夸张”足以说明当时国民党的军队极力追求个人利益,而共产党员是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人。
这说明了不仅是方志敏一个人这样,甘于清贫、舍己为公还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具备的美德。
讨论交流
细读第2自然段,完成以下要求:
(1)找出描写国方兵士对方志敏搜身时的句子。
(2)说出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体会这些句子对表现国方兵士起到的作用。
讨论交流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描写国方兵士对方志敏搜身时的句子:
(1)“满肚子热望”是心理活动描写。形象说明了国民党兵
认为从方志敏身上一定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
(2)“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摸到袜底”,是传神的动
作描写。把国民党士兵贪婪、丑恶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讨论交流
敌人搜查的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结果:敌人搜遍全身之后只发现了一块表和一支笔。
说明: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方志敏身上居然一个铜板都没有。这一看似有趣的事实恰恰证实方志敏清贫廉政的高尚情操。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学习提示
细读2~8段,关注描写两个兵士的相关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1)圈出描写国方兵士的典型动词。
(2)找出描写国方兵士神态的词语。
(3)画出两个国方兵士说的话。
拿、拉、抛掷、盯着、威吓、吼、说、弓着、捏、搜、低头注目搜寻、塞、转、抢夺、望、命令。
……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对方志敏的威吓,体现了国民党士兵凶狠恶毒的本性。
——弯腰弓背是没骨气的表现,可见这两个国民党士兵为了金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人格,形象地体现了他们贪婪的本性。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描写国方兵士动作的词语:
激怒、凶恶、企望、失望、怀疑而又惊异。
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唯利是图、蛮横贪婪的特点,证实了方志敏确实是身无分文,更突出了其“清贫”的形象。
描写国方兵士神态的词语:
(1)“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2)“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绝不会没有
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两个兵士又说了些什么?找出典型的句子并进行分析。
蛮横、凶恶、卑鄙
——对方志敏的威吓,体现了国民党士兵凶狠恶毒的本性。
——表现了他们贪婪和固执的本性。
学习提示
在整个搜身的过程中,方志敏有怎样的表现?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方志敏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方志敏的心理活动。
(1)“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2)“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可以体会出方志敏的从容不迫和清贫,他为了革命付出一切的高尚品质。
思考:
本文主要写方志敏的清贫,可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民党兵士,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衬托方志敏的清贫。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
为了进一步交代了自己的财产,直接说明共产党员“清贫”到了什么程度,使得“清贫”真实可信,使文章表述的观点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深化了主题。
思考:
课文第9自然段对方志敏“家底”与“传家宝”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思考:
读第10自然段,找出与它照应的段落,并体会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结尾一句与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强调舍己为公、清贫、洁白朴素是共产党的美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志敏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念,秉持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
学习提示
“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是植根于革命者心底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
课内拓展
我们古有“贫穷而守节”之说,本文用这个词作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本文赞美的是共产党员恪守清贫的崇高品质。
拓展延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
课后作业
在物质生活极为富足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清贫”精神吗?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