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毫升》(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毫升》(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8 20: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毫升》(表格式) 序号:3
教学课题 认识毫升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一 教时 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小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等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毫升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不同容器,看看他们的容量各是多少?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像计量这些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毫升的单位。毫升可以用“mL(ml)”二、自主探索1毫升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出示25毫升的量筒叙述:这里装有1毫升水,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1毫升水有几滴呢?滴管演示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三、升与毫升的进率出示500毫升的量杯指名根据要求指出刻度向容器中依次倒入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300毫升、500毫升的水500毫升的水有这么多,够不够1升呢?那么1升水有多少毫升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手找到答案你们是怎样实验的?得到什么结论?根据汇报,板书1升=1000毫升四、生活应用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出示挂图 指名说出各自的容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并进行快问快答。2、第2题老师在家里录制好视频,播放视频来展示实际情况。并请同学们回家也试一试。组织实验,适当提问3、第3题4升=( )毫升 2000毫升=( )升9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指名读出填写的内容4、练习一第4、6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五、小结延伸拓展知识今天有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收获?实践练习:倒出100毫升饮料,数一数你喝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算一算,你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六、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补充习题第2-3页,同步第3页1-52.拓展作业:同步第3页第5题 观察各自的容器互相交流观察情况(毫升单位)(比前面接触的锅、盆等的容量要小的多)读、写“毫升” “mL(ml)”观察 交流对1毫升的认识观察 数数(也可让学生分组实验)讨论 交流认识观察 对着书本互相指刻度观察根据刻度说出有多少毫升的水猜测 交流猜测情况用1升的自制量器分组实验交流实验方法和结论读题,交流每种液体的容量独立计算 交流结果请学生将容器容量记在心中,明确5毫升大约有多少,10毫升又有多少。形成对毫升的深刻认识。教具较多,携带不方便。因此不建议学生带着碗杯来学校,由老师拍摄好情况即可,避免课堂混乱,安全事故。观察水面并交流。估计 交流猜测结果实验验证独立完成交流完成情况检查订正互相交流实际操作交流喝饮料情况独立计算并交流(不唯一) 从同学们自己带来的不同容器引入新课,使得数学更直观、形象;同时说明数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体会数学的实用性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加深对毫升的理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合作,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板书:认识毫升 容量单位 升(L)毫升(ML)1升=1000毫升
教后小记:
授课日期 9月 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