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海的女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8《海的女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7: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
28* 海的女儿
、■文本解读
《海的女儿》是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安徒生经典童话《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在美丽又奇幻的海底世界,生活着快乐又幸福的海王一家。祖母告诉那些海公主——她的孙女们,等满十五岁的时候,才可以浮出海面去看人类世界。从那以后,最小的公主无比渴望这一天的到来。课文情节生动,语言优美,表现出童话想象的奇妙。华丽的海王宫殿、花园里奇异的花草树木,海公主鱼尾人身的外形等,带给读者奇妙的视觉感。课文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塑造了一位美丽、古怪、渴望人类世界的小公主形象。
本单元是童话单元,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中外经典童话。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情分析
学生曾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过童话,初步了解了童话文体的特点,感受了童话里丰富的想象。本单元,学生经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感受童话的奇妙”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生容易体会到。“感受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在本课习得。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结合图片,以作业本为辅助,正确认读“矢、蔚、抚、鲸、昵”等7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阅读方法,感受童话的奇妙。
3.通过提取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等方法,还原人鱼公主形象,感受人鱼公主的特别之处,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重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难点: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设计理念
通过“我来教”的教学新样态,通过充分的学习活动,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与同伴合作交流,阅读有期待。重视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贴、学习单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谈话: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什么意思?(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值得我学习的老师。)会观察、会倾听、会积极发言的你们,也能做我和做其他同学的小老师。
板块一:走近海底世界,识“环境场景奇妙”
1.走近丹麦,揭题。在欧洲北部有一个小国叫丹麦,三面环海,流传着许多海底传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海面上,有一座女孩铜像。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她就是——“海的女儿”。
2.走近安徒生。作者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3.走近海底生物,多形式识字。
蔚蓝 牡蛎 琥珀 蚌壳 珊瑚 鲸鱼
(1)小老师带领读。
(2)《语文作业本》P102第1题,小老师纠错。
4.走近海底世界
《海的女儿》这个美丽的故事开始于蔚蓝的大海。
小老师引读,其余跟读。出示句子:
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
海里最深的地方有一座海王的宫殿。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屋顶上铺着黑色的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开合。
宫殿外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园,里边生长着许多火红和深蓝色的树木。树上的果子亮得像黄金,花朵开得像燃烧着的火,枝干和叶子在不停地摇动。地上全是最细的沙子,蓝得像硫黄发出的光焰。在那儿,处处都闪烁着一种奇异的蓝色光彩。
当海非常沉静的时候,你可以瞥见太阳:它像一朵紫色的花,从它的花萼里射出各种颜色的光。
相信同学们已经关注到了表示颜色的词语:火红、深蓝、黄金、蓝
原来童话故事中的大海并不是像一片漆黑的,而是五颜六色的有着(齐读上述颜色)的地方,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五彩缤纷的地方。海底的奇妙来自缤纷的色彩。
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后谈感受。
安徒生用奇妙的想象和奇妙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奇妙的环境场景。(板贴:奇妙的环境场景)
【设计意图:童话教学要基于儿童视角,学生带着“童话的眼睛”走近安徒生生活的海边小国丹麦,走近故事发生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的句子学习既是对课文字词在语境中的再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初步品味了本文语言的奇妙,把学生带入童话的意境之中,产生与童话人物对话的向往之情。】
板块二:初遇小人鱼,识“人物形象奇妙”
1.在安徒生的笔下,蔚蓝的海洋如美丽的矢车菊花瓣。矢车菊的花语是遇见,我们今天将遇见一位怎样的小人鱼呢?
(1)还原人物形象
活动一:
这是一位怎样的小人鱼?
①自主备课: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最小的人鱼公主的句子。
②互教互学:小组交流,完成思维导图。
③小老师展示。
主持小老师 主持介绍。
记录小老师 记录感受,写在泡泡中。
朗读小老师 有感情朗读小人鱼印象句子。
汇报小老师 汇报解说理由。
2.小老师反馈交流。
预设一:
那位最年幼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光滑柔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过跟其他公主一样,她没有腿,她的下身是一条鱼尾。
因为童话故事无拘无束地想象,才能出现这样奇妙的形象。美人鱼的形象也成为童话形象中的经典。
(记录小老师板贴:美丽)
预设二:
她们谁也没有那位最年幼的妹妹渴望得厉害,而她恰恰要等最久,同时她是那么地沉默和富于深思。
她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想着什么。
(记录小老师板贴:沉默、富于沉思、古怪)
聚焦“古怪”,字典释义。
预设三:
她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我们人类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船只和城市、人类和动物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
(记录小老师板贴:渴望人类世界)
3.小结:我们小组各取所长,担任不同的小老师角色,一起合作,共同努力,认识人物形象更全面了,发现这是一位美丽、古怪、富于沉思、渴望人类世界的小人鱼。
4.安徒生不愧是安徒生,我们在这片奇妙的海域里,认识了一位如此与众不同的小人鱼。(板贴:奇妙的人物形象)
(2)还原人物内心
活动二:
古怪的人鱼公主到底在沉思什么呢?
结合课文,说出你的猜测。
交流预设:
在花园里,每一位公主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随意栽种。有的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鲸鱼,有的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个小人鱼。可是最年幼的那位却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圆圆的,像一轮太阳,同时她也只种像太阳一样红的花。
太阳意味着人类世界的光明。人鱼公主默默地想着人类世界。
2、地上的花能散发香气,而海底……
欢唱的花朵,鸣叫的鸟儿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幸福、美好、和谐)
3、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我们人类的世界的故事。
“……美丽的大理石像。”雕刻的是什么?向往什么?(爱情)
正如同学们寻找的那样,人类世界有真挚的爱情,有闪耀的光明,有千万的美好。难怪说:
出示句子齐读:她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
老祖母就这样静静地说着,人鱼公主就这样静静地听着,所以,出示句子:
她总是不大爱说话,总是静静地……
于是在深深的海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身影。出示齐读:不知多少个夜晚……
【设计意图:以矢车菊的花语引入人物形象,通过学生四人小组的分工合作,互教互学,学生从文本中自主提取、整合信息,再和组员交流讨论、思维碰撞,再在班内将自己的所思所得呈现表达。这一过程,既奠定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也深入体会了童话语言的奇妙。在对话人物、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比翼双飞。】
板块三:再遇小人鱼,识“故事情节奇妙”
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海的女儿》开头部分,小人鱼对人类生活如此好奇,五年后她如愿浮出海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对她又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1.补充阅读“小人鱼救王子”的选段(《语文作业本》P103-104第3题),继续丰富人物形象。
活动三:
这是一位怎样的小人鱼?
1.我来读:默读《语文作业本》P103-104语段。
2.我来想:对小人鱼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我来做:☆☆☆选一处,说感受。
☆☆☆☆☆选一处,写感受。
2.小老师反馈交流:
预设一:
小人鱼觉得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旅行。
此刻狂风暴雨,人鱼公主却觉得一切都这么新奇。她是如此天真。(板贴:天真)
预设二:
不成,决不能让他死去!所以她在那些漂着的船桨和木板之间游过去,一点也没有遇到他们可能把他砸死。她深深地沉入水里,接着又在浪涛中高高地浮起来,最后她终于到达了那位王子的身边。
为了救王子,她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勇敢地与浪涛搏斗。(板贴:勇敢、善良)
小人鱼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有赖于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故事情节的设置也真奇妙。(板贴:故奇妙的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情节留下的思维空间,联读《语文作业本》语段。从“初遇”到“再遇”,学生在阅读“小人鱼救王子”的选段中,体味小人鱼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完成与小人鱼内心的时空连线,体会人物形象的真善美之情便水到渠成了。】
板块四:三遇小人鱼,深化人物形象
1.延伸阅读: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建议完整地阅读这篇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你对小人鱼又会有更多新的了解,这还是一位怎样的小人鱼?(板贴:?)
2.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教同伴,与同伴互教互学,你教我,我教你,人人都当了小老师。在一次次遇见人鱼公主的学习旅程中,也解锁了童话故事的创作密码:遇见奇妙的场景环境、遇见奇妙的人物形象、遇见奇妙的故事情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所言不虚。学习的最高境界便是,能把自己所学的,教给别人。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主动学习,踊跃当小老师哦。
【设计意图: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由课内文本联读《语文作业本》,再联读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将课内习得的阅读策略学以致用。回顾整堂课,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