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8 16: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中国古代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水稻种植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知识结构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背景:
[1]南方战乱较少;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统治者注重农业发展;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扬场
入仓
相关史事
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相关史事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2、表现:
(1)粮食作物:
④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①引进来自越南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培育优良品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③南方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⑤出现丰饶的粮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秧马
牛转翻车
(2)经济作物:
①茶叶: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由广东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茶树
棉花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
[1]丝织业:南方超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有先进棉纺织工具;
南宋棉毯
纺织机
号为冠天下的蜀锦
2、制瓷:
①五大官窑:官窑、哥窑、均窑、汝窑、定窑;
②瓷都:景德镇;
③中心: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钧窑(青中带红)
官窑(粉青淡白)
定窑白瓷婴儿枕
汝窑(天青色)
哥窑冰裂纹瓷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想象一下景德镇的制瓷规模,说说为什么景德镇的瓷器被誉为“饶玉”?
南宋蒋祈所著《陶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书中记载南宋时期的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3、造船:
①中心:广州、泉州、明州;
②船坞:北宋东京郊外,世界现存最早;
③技术:南宋海船配备指南针。
相关史事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这些技术,
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中型远洋货船
指南鱼(北宋)
指南龟(南宋)
测风仪
隔舱
船舵
风帆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兴起:
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典型:开封和杭州)
2、商业区:
①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②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形成了草市。
北宋汴梁城
商业都市: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
市坊不分
居住
商铺
居住
商铺
居住
商铺
材料研读
想一想: 东京的夜市和早市对市民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东京夜市和早市的出现,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决人们购物需求,推动市民阶层的壮大。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刮脸
旅店(短暂歇脚)
旅店(长住)
猜猜这是啥
凉茶、饮料
领签(签到)
运钞车
猜猜这是啥
香饮子
3、海外贸易:
①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③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纸币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区;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出现“会子”。
(2)概况: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相关史事
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经济重心的南移
魏晋南北朝江南开发
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远古到西汉
北方先进
知识拓展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夯实基础
1.下图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秋时,人们跨坐其上,前后滑行自如,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这种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秧马 D.筒车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工具是秧马,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C项正确;楼车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排除A项;翻车是三国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排除B项;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新型灌溉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2.中国的瓷器名扬世界,唐朝的秘色瓷彩,宋朝的冰裂纹瓷器,元朝的青花瓷。北宋时期,有一座城市被称为瓷都,这座城市是:( )
A.长安 B.开封 C.杭州 D.景德镇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宋代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2021年7月25日,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泉州石狮海岸边的石湖码头,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渡口,曾经聚满船舶,火把彻夜长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被运上船,销往世界各地,又拉回满满的外国香料、象牙、人参。这说明( )
A.外国人喜欢收藏茶叶 B.宋元时海外贸易发达
C.宋元时铸币技术提高 D.宋元时鼓励移民海外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泉州石狮海岸边的石湖码头,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渡口,曾经聚满船舶,火把彻夜长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被运上船,销往世界各地,又拉回满满的外国香料、象牙、人参。”可知,宋元时海外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外国人喜欢收藏茶叶、宋元时铸币技术提高、宋元时鼓励移民海外,排除AC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4.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材料叙述了北宋四川地区“交子” ( )
A.产生的原因 B.发行的过程 C.产生的影响 D.最终的结局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此材料叙述了北宋四川地区“交子”产生的原因。A项正确;发行的过程、产生的影响、最终的结局,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