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7: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品味文中描写诸葛亮言行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描写诸葛亮言行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
一、课程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吗?
2.你对《三国演义》有什么了解?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呢?
预设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著作。全书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预设2:《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有“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大意失荆州”等。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一些了解。教学时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教师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文中主要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随文识字
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含有拼音的词语。
周瑜(yú) 妒忌(jì) 都督(dū) 幔(màn)子 翎(líng)毛
水寨(zhài) 擂(léi)鼓 呐(nà)喊 弓弩(nǔ)手 丞(chéng)相
3.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yú jì dū màn líng zhài léi nà nǔ chéng
瑜 忌 督 幔 翎 寨 擂 呐 弩 丞
预设:
(1)“瑜”和“督”可以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还可以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姓名、身份加强记忆。
(2)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幔”是“悬挂起来用作遮挡的布、绸子等。”比如:布幔、窗幔。
(3)“寨”可与“赛”“塞”对比识记。文中的“水寨”指的是“水边用于防卫的栅栏、营垒。”
(4)“丞”可与“蒸”对比识记。“丞相”是中国古代的官名。
4.认读词语
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军令状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呐喊 神机妙算
5.梳理内容
(1)学生自由交流文中的主要人物。
预设: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2)引导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说清楚主要人物和事情。
预设:
①起因(第1—2自然段):周瑜很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②经过(第3—9自然段):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物品,等第三天夜里大雾漫天时,命船只开向曹军水寨。曹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射箭,二十条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③结果(第10自然段):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板书:起因(第1—2自然段) 经过(第3—9自然段) 结果(第10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周瑜很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后来,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物品,等到第三天夜里大雾漫天时,命船只开向曹军水寨。曹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射箭,二十条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最后,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设计意图:本文属于叙事类文本,因此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时,先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人物,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在自主交流、全班交流和教师指导中锻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问题探究
过渡:同学们,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四人,你觉得文中哪位人物的描写最多?(板书: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找一找描写诸葛亮言行的语句,去感受他的人物形象吧!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品味文中描写诸葛亮言行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2.探究过程
(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语句,仔细地读一读,并批注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试着借助关键语句,抓住言行体会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3)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3.探究活动
(1)全班交流阅读体会。教师相机点拨。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预设:诸葛亮不害怕周瑜的诡计,他胸有成竹,早有计划,且敢立下军令状,真是太厉害了……
教师点拨:
①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军令状”是什么意思?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当时诸葛亮心里又想了些什么?
预设:“军令状”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立下军令状意味着必须完成任务,不然就要受罚。当时诸葛亮可能在心中暗想对策,也可能在暗笑周瑜上钩了……
②追问:诸葛亮这么机智,为什么不推掉这个任务呢?明知周瑜要害他,还要借十万支箭?
预设1:诸葛亮足智多谋,有把握应对,不怕周瑜的诡计。(板书:足智多谋)
预设2:诸葛亮胆略过人,心中早有对策,所以干脆将计就计……(板书:胆略过人)
出示资料:当时孙刘联盟,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为了顾全大局,达到联合东吴抗击曹军的目的。
点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诸葛亮的认识。(板书:顾全大局)
指导朗读,感悟人物品质。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教师引导:诸葛亮请鲁肃帮什么忙?
预设: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教师引导: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难道他不怕鲁肃告密吗?
预设1:鲁肃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 因此诸葛亮才放心向他借船。
预设2:诸葛亮能够洞察人心,他对鲁肃的为人了如指掌。(板书:洞察人心)
指导朗读,感悟人物品质。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预设1:诸葛亮居然算到了第三天晚上会有大雾,真是神机妙算。
预设2:诸葛亮料定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说明诸葛亮通晓天文,也对曹操了如指掌……(板书:通天文)
①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预设: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②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是否可以改成下面这种写法,为什么?
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预设:不可以,这样就不能体现诸葛亮早就有计划有安排,料事如神。(板书:神机妙算)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提问:为什么诸葛亮要下令把船掉过来?
预设: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好让船的两边都能受箭,真是思虑周全。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提问:为什么曹操想追也来不及?
预设:诸葛亮通天文晓地理,他早就想好了,即使雾散后被曹兵发现,自己这边船轻水急,顺风顺水,曹兵也追不上。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当时正值冬季,曹操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周瑜则驻守长江南岸防御,冬天江面上刮西北风,且船上只有草把子和箭,因此诸葛亮借箭后驾船返回南岸是“船轻水急”的。(板书:晓地理)
(2)引导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呢?
预设: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人,他足智多谋、胆略过人、顾全大局,而且能思虑周全、洞察人心,还通天文、晓地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从诸葛亮的言行中感悟人物形象,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补充资料,消除学生阅读名著的畏难情绪。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这些汉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妒 忌 曹 督 委 鲁 遮 寨 擂 呐 插
点拨:
(1)“忌、曹、督、委、鲁、寨”是上下结构的字。“忌”字的上半部分是“己”,书写时竖弯钩不要出头。“督”字上半部分的左下方是竖,书写时不要写作竖钩。
(2)“妒、擂、呐、插”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插”字共十二画,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
(3)“遮”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庶”不要写得太大,尤其是四点底不要写得太宽,既要被“广字旁”盖住,也要能被“走之”托住。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作品供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结构复杂、易写错的字较多,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的指导。
五、课堂小结
阅读故事时,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人物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军令状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呐喊 神机妙算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方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通过文中关键语句,结合相关资料,感受故事中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特点。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初步感受原著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文中关键语句,结合相关资料,感受故事中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初步感受原著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字词检测。
dù jì wěi tuō
(1)周瑜对诸葛亮心怀( ),他( )诸葛亮造十万只箭。诸葛
zhào bàn jūn lìng zhuàng
亮顾全大局,只好( ),并立下( ),三天之内造好。
sī zì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他( )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
bù zhì
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 )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
diào dù
亮( )。
shén jī miào suàn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 ),我真比不上他。”
预设:(1)妒忌 委托 照办 军令状 (2)私自 布置 调度 (3)神机妙算
2.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诸葛亮的人物特点,用周瑜所说的一个词就是——神机妙算。这节课我们继续揣摩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周瑜、鲁肃、曹操三位主要人物的特点。(板书:诸葛亮 神机妙算 周瑜 鲁肃 曹操)
设计意图:首先,字词练习导入,检测、巩固学生的重点字词掌握情况,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谈话导入,自然过渡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去。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找出文中描写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特点。
2.探究过程
(1)小组合作:研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关键语句,并批注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读重点语句,小组代表汇报小组研读成果。
3.探究活动
(1)全班交流,抓重点句学习。
交流文中能体现周瑜人物特点的句子: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只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事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①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周瑜的话,女生读诸葛亮的话,说说周瑜是怎样一步一步设计陷害诸葛亮的?
预设:第一步,明知故问,设下圈套;第二步,假借公事,逼诸葛亮造箭;第三步,以军情紧急为由,诱立军令状。
②小结:周瑜设下圈套,步步紧逼,可见他妒才忌能、阴险狡诈。(板书:妒才忌能 阴险狡诈)
③引导:除了语言描写,还有什么地方体现周瑜的阴险狡诈?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预设:从周瑜的神情和动作中也可以体现出他的阴险狡诈。
提问:此时周瑜心里在想些什么?
预设:周瑜暗自窃喜,太好了,诸葛亮自以为聪明,掉进了我的圈套,看我三天后怎么治他的罪!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①提问:周瑜还怎么刁难诸葛亮?
预设:吩咐军匠故意迟延,减少造箭材料,并派人监督诸葛亮。
②小结:周瑜不仅设下圈套,还背后使坏,真的是阴险狡诈。
③过渡:周瑜如此陷害诸葛亮,仅仅是妒忌他的才干吗?
教师补充资料:
当时迫于形势,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一致对抗曹操。但是周瑜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他千方百计想除掉诸葛亮。
交流文中能体现鲁肃人物特点的句子: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预设:鲁肃果然是一个信守承诺、忠厚老实的人,答应的事都做到了。
① 引导:鲁肃是东吴的大臣,为什么要帮诸葛亮呢?
预设:因为当时“刘孙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所以鲁肃才会尽力帮助诸葛亮,不破坏孙刘联盟,让曹军有机可乘。
②小结:鲁肃不仅信守承诺、忠厚老实,更顾全大局。(板书:忠义守信 顾全大局)
交流文中能体现曹操人物特点的句子: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预设:曹操疑心很重,大雾天气里怕诸葛亮有埋伏,所以不敢轻易出兵。(板书:生性多疑)
教师补充资料:
曹操和陈宫逃亡时,住到父亲朋友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外出买酒,不久曹操听到院子里磨刀的声音,便走进探听,听到有人说:“把它绑起来杀了,怎么样?”曹操以为这一家人要杀害他们,于是把他们全杀了。一直杀到厨房,才发现一口猪被绑着正要待宰,这才知道错杀好人了。
小结:《三国演义》中的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值得在阅读中细细体会。同学们还可以联系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加深认识。
设计意图:《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它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在整本书中也是前有起因、后有延续的。在阅读时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就能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属于白话文,那原著《三国演义》又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呢?我们来阅读其中的一个片段。
1.探究任务
默读“阅读链接”中的原文片段,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概意思。
2.探究过程
(1)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说说原文片段的大概意思。
(2)教师相机点拨难懂词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谈谈读后的发现或感受。
3.探究活动
(1)交流原文片段对应课文中的段落,说说原文片段的大意。
预设:原文片段主要讲的是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对应课文中的第8、9自然段。
(2)学生交流原文片段中不理解的词句。教师提示学生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辅助理解。
预设:
①操传令曰——曹操下令说。
②重雾迷江,彼军忽至——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③追之不及——要追也来不及了。
(3)请你将原著与课文比较阅读,谈谈自己读后的发现或感受。
预设1:人物变化。原文中还出现了“毛玠”“于禁”二人,他们是曹操手下的军士,课文里没有岀现。
预设2:称呼不同。原文中把诸葛亮称为“孔明”,“孔明”是诸葛亮的字。
(4)小结:除了“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还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 同学们课后可以找到原著中的片段,试着读一读。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等方式来尝试理解。
设计意图:将原著片段与课文片段进行比对,消除学生阅读原著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延伸
通过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相当佩服了吧。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还有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片段。
1.出示课外阅读,学生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周瑜得知曹操中了庞统的连环计,非常高兴。可是要火攻,这大冬天哪里有东南风呢?望着强劲的西北风,周瑜急得吐了一口鲜血,昏倒在地。
鲁肃见事情紧急,急忙把诸葛亮请来了。诸葛亮胸有成竹,给周瑜送上一张“药方”:“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出了诸葛亮知道了他的心事,不得不请教诸葛亮,请他想想办法。诸葛亮预测出冬至后会刮一场东南风,就对周瑜说他能借来东风。周瑜的“病”立刻好了。他命令部下赶紧去南屏山建筑七星坛供诸葛亮借东风用。
诸葛亮披头散发,登坛作法,口念咒语,装模作样地借起东风来。与此同时,周瑜已经做好了进攻曹操的一切准备。公元二零八年冬至那天的半夜,果然刮起了东南风,风势越来越猛。
预设1:诸葛亮送周瑜的“药方”可以看出他算准了周瑜借东风的计策。
预设2:诸葛亮算准冬至后会有东南风,可见他神机妙算、通晓天文。
预设3:诸葛亮还假装开坛作法借东风,实际上早已算好时机。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两个故事,我们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除了诸葛亮、周瑜,还有张飞、关羽等。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三国演义》,尽情地领略这本古典名著的风釆。
五、布置作业
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三国演义》中其他精彩的故事。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 周瑜
(神机妙算) (妒才忌能、阴险狡诈)
鲁肃(忠义守信、顾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