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7: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重点】
能猜出课文中难懂词句的大致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难点】
能猜出课文中难懂词句的大致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播放电视剧中“猴王出世”的片段,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出自哪里。
预设:《西游记》。
2.作者及名著简介。
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文学家、小说家。
名著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本书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后,遇见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著中的这个故事。(板书:猴王出世)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西游记》中“猴王出世”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石猴出身神奇,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①指名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②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由默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大致猜懂后,就继续往下读。
2.随文识字
芝(zhī)兰 遂(suì) 迸(bènɡ)裂 涧(jiàn)泉 獐(zhānɡ)鹿
猕(mí)猿(yuán) 禽(qín) 耶(yé) 拖男挈(qiè)女
瞑(mínɡ)目蹲身 石窍(qiào) 石碣(jié) 楷(kǎi)书 镌(juān)着
抓耳挠(náo)腮 顽劣(liè) 呵(ɑ)
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集中识字
zhī suì bènɡ jiàn zhānɡ mí yuán yé qiè mínɡ qiào
芝 遂 迸 涧 獐 猕 猿 耶 挈 瞑 窍
kǎi juān náo liè ɑ
楷 镌 挠 劣 呵
教师点拨:
(1)“遂”读suì,课文中意为“就,于是”。
(2)“迸”读bènɡ,组词“迸发、迸溅”。
(3)“挈”读qiè,组词“提纲挈领、挈带”,在“拖男挈女”中意为“带,领”。
(4)“瞑”读mínɡ,目字旁,说明它与眼睛有关,在“瞑目蹲身”中意为“闭眼”。
(5)“窍”读qiào,穴宝盖,说明它与洞穴有关,意为“窟窿”,也比喻解决问题的关键。
(6)“楷”读kǎi,课文中“楷书”是汉字形体的一种,也叫“正楷、真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7)“镌”读juān,意为“雕刻”,组词“镌刻、镌石”。
(8)“芝、涧、獐、猕、猿、挠”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读音。
(9)“劣”是会意字,由少和力两部分组成,力少则弱。因此“劣”本义是缺乏力量、弱小,引申表示“坏,不好”,跟“优”相对。
(10)“耶”与“呵”在文中是语气词。多音字“呵”在“笑呵呵”一词中读hē。本课中的“呵”与《景阳冈》中“呵呀”的“呵”读音不同,这里的“呵”读轻声“ɑ”。
4.概括内容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猴王出世”,说说课文中有哪些人物,写了什么事,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有一天,他与群猴发现一处瀑布,他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于是,被群猴拜为猴王。
(2)提问:课文哪几段是写石猴出世的?哪几段是写石猴成为猴王的?
预设: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石猴出世。第2—4自然段写石猴称王。(板书:石猴出世 石猴称王)
(3)小结: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识字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得更扎实、更深入。有了上课伊始播放的视频片段做铺垫,加上学生对《西游记》中的故事和人物比较熟悉,学生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运用多种方法猜读不懂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探究过程
(1)运用圈画批注法,圈画出难理解的词句,批注自己的猜想和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运用的猜读方法。
(2)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方法猜读。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了“抓耳挠腮”写的是猴子们的动作。(板书:理解词语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
预设2:我抓住关键字理解了整个词语的意思。从“喜不自胜”的“喜”可以知道这个词语指的就是非常高兴;“瞑目”是闭眼的意思,“瞑目蹲身”就是闭上眼睛,蹲下身子。(板书:抓关键字理解)
预设3:我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大造化”指的是大福气、大喜事。(板书:联系上下文)
预设4:通过查字典,我知道“石碣”是指石碑。(板书:查字典)
(2)交流出示文中较长的、难理解的句子,指导学生大致猜读句子的意思。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点拨:
①可以抓住句子中“迸裂”“石卵”“石猴”等词语,结合影视剧片段或阅读经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这句话说的是石头裂开,石猴出世。
②点拨:“内育仙胞”一词如果读不懂,可以先往下看,读到“产一石卵”“化作一个石猴”,就能大致明白这里是说石猴从石头里孕育出来。
③你从“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灵通之意”等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预设:这块石头很有灵性。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点拨:
①请你联系句子中的“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这句话大概说的是众猴在拜石猴为王。
②补充影视作品中群臣叩拜皇帝的场面。
引导:请你结合影视作品猜猜“拱伏无违”“序齿排班”的意思。(板书:结合影视作品)
预设: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众猴列队站好、拱手跪拜。
(3)小结: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时,经常会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我们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结合影视作品等方法来进行猜读。有的词句如果实在读不懂,可以先跳过去,读完整句或整段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以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2.探究过程
(1)默读第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讨论和交流石猴称王的过程。
(3)练习复述故事,全班交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石猴是怎么出世的。
①布置阅读任务:默读第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
预设:海外有一个叫傲来国的地方,附近的大海上有一座花果山。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因为吸收了天地精华,有了灵气,一日迸裂,产出石卵,见风后化作了一只石猴。(随机板书:仙石 迸裂 石卵 见风 石猴)
②引导聚焦句子,感受石猴形象。
提问: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相机出示: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a.预设:我觉得这只石猴特别神奇,有灵性。
b.追问:读着这句话,结合你看过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仿佛看到石猴出生在如仙境一般美丽又有灵性的花果山,而仙石迸裂,火花四溅,石猴就像神仙降临一般地出世了,让我们又惊喜又好奇。
c.小结:石猴来历非凡,出生奇异,与众不同,让我们觉得他很神奇又有灵性。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预设:这只石猴很顽皮很可爱。
b.点拨:这句话是对石猴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动作描写。我仿佛看到石猴在山中会行走跳跃,呼朋结友,过得自由自在、逍遥快活。
c.指导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d.小结:这句话写的是活泼的石猴,用的语言也很有节奏,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只顽皮可爱、自由逍遥的石猴。(板书:顽皮可爱 自由逍遥)
(2)学习第2—4自然段,了解石猴称王的过程。
①默读第2自然段,用简单的语句梳理出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预设: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到山涧中洗澡,闲来无事,前去寻找水源。在源流之处找到一股瀑布,石猴率先跳进去,发现水帘洞。
②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
教师相机点拨:
a.出示句子: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让学生读句子,并圈出描写石猴动作的词语。
预设:瞑、蹲、纵、跳、睁、抬、观看。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几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石猴的什么特点?
预设:石猴敢作敢为、有胆有识。(板书:敢作敢为 有胆有识)
b.请你联系下文说说水帘洞里的环境、陈设。
预设:我从石猴对众猴说的话里知道了水帘洞内有一座铁板桥,桥边有花有树,还有一座石房,环境十分优美。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设施也很齐全。里面也很宽阔,能容得下成百上千的猴子。这里可以为猴子们遮风挡雨,非常安全。
③布置学习任务:默读第3—4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群猴跟随石猴进入水帘洞和拜石猴为王的情景。
④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a.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说说群猴在洞中欢天喜地的样子。(板书:展开想象)
预设:我仿佛看到群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都在戏耍玩闹。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在大喊大叫,还有的架起腿躺在了石床上。
b.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拱伏无违”“序齿排班”,结合图片,想象当时的石猴威风、气派地端坐在石凳上,众猴子一个个俯首称臣的情景。
⑤请你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
预设:天气炎热,群猴到山涧中洗澡,他们闲来无事,前去寻找涧水的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众猴说,谁能钻进瀑布找到源头,大家就拜他为王。石猴瞑目蹲身,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石猴向众猴介绍水帘洞内的情况后,众猴都跟随石猴进入了水帘洞,并拜他为王。(随机板书:顺涧爬山,发现瀑布 进瀑布,发现水帘洞 出瀑布,带众猴进洞 水帘洞内,石猴称王)
(3)练习复述故事,全班交流展示。
①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经过,鼓励学生尝试用 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②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互评。学生评价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是否合理、连贯,不要遗漏关键情节;还要提示学生注意表达习惯,如声音洪亮、态度自然大方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学生自读为主,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读文中难理解的词句。同时提示学生,有些难理解的句子,只要能大致猜懂意思即可。阅读小说时,梳理情节线索与分析人物形象缺一不可。教学中,学生通过抓重点语句,运用朗读、批注、想象、交流等方法了解石猴的鲜明形象,同时品味名著语言的精妙之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运用了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从石猴出世到称王的过程中,不仅看出石猴顽皮可爱、自由逍遥的天性,还能感受到他敢作敢为、有胆有识的猴王风范。跟随师傅踏上取经之路后,我们又会读到一个怎样的孙悟空呢?课后接着去读一读《西游记》原著吧。
五、拓展延伸
过渡:当有胆有识的猴王遇上威武骁勇的二郎神,他们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精彩的斗法呢?我们一起阅读《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节选)
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①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哪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嗖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②二郎见了,急抖翎(líng)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xián)。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条鱼儿,淬(cu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yào),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guàn),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蹿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蹿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只花鸨(bǎo),木木樗(chū)樗的,立在蓼(liǎo)汀(tīng)之上。③二郎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lóng)踵(zhǒng)。④
(选自《西游记》,有删改)
批注: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圣很慌张,把金箍棒变到像绣花针那么小,藏在耳朵里,然后自己变成一只麻雀,飞在树梢上站着。
②根据上下文和“鹚”的鸟字边,可以猜测“大鹚老”是一种鸟。
③联系上下文,能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大圣由水蛇又变成了一种叫“花鸨”的鸟,站在某个地方。
④我猜测他们二人斗法,结果可能是二郎神赢,因为他很厉害,每当大圣变化时,他都能变成大圣的克星,制服他。
点拨:选文围绕“斗法”写了大圣不断变化想要逃跑与二郎神不断变化及时追捕的过程,两人大战五个回合足见他们都是千变万化、神通广大的,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大圣(变): 麻雀儿 大鹚老 鱼儿 水蛇 花鸨

二郎神(变): 饿鹰儿 大海鹤 鱼鹰儿 灰鹤 原身
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时遇到难理解的语句,要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抓关键字、想象画面等方法猜测意思,使阅读更顺畅。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之后,借助这篇节选文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本课中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使阅读更顺畅,也更有收获。
六、布置作业
自主阅读《西游记》原著中的部分章节。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