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日本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日本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8 17: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 日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第一章《亚洲》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的学习基础,以后还会学到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在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有很大发展,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记住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学习预防地震的知识和做法。 2、运用地图的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环境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图、分析各种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培养合作学习和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材料,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和成因。
教学难点 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和措施。 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
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预习 预习书本P14~21日本的知识内容 圈画出重点知识内容 预习新课
完成同步训练上相应的课前预习内容 利用知识清单和课本完成练习册的课前预习内容 为新课教授做准备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评述 评书讲解 导学 观看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展示的内容是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吗? 观看图片,并回答老师问题。 问题: 展示的内容是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 1.通过图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 2.通过问题,推进课堂内容。
板书:7.1 日本 环节一: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邻近的这个国家--日本。 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我们首先要确定它的位置。回忆旧知,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着手。 1.请同学们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日本,首先描述出日本的半球位置。(此处复习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2.接下来,我们阅读日本地图,找出日本最北端和最南端的重要纬线,找出它的纬度位置。 3.依据大洲大洋的知识,说出日本的海陆位置。(在图中找出太平洋、亚洲、日本海的位置) 4.通过刚刚的读图,同学们可以发现,日本与我们中国仅仅隔海相望。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还有哪些呢? (PPT展示日本轮廓图) 提问:1.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由哪些岛屿组成?在地图中找出濑户内海,日本的首都是东京 (PPT展示日本轮廓图和非洲轮廓图) 对比,两者的海岸线有何差异 (日本海岸线曲折,非洲海岸线平直) 思考:海岸线曲折有什么影响呢?主要突出多优良港湾。 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环节三:日本的火山与地震 过渡:刚刚我们欣赏到的美丽的富士山其实是一座活火山。日本的火山非常多,也经常发生地震灾害。 1.探究原因:提问,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图示火山地震的影响(利弊) 3.图片展示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 4.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环节五: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过渡: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一些特色文化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日本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有非常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 1.展示图片,读图,感知日本文化的特点:东西方兼容。 和服--西装;和食--快餐;传统建筑--西式住宅 2.举例:中日文化交流 3.日本京都照片,日文和汉字,艺伎和唐妆: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得出问题答案,并回答相应问题。 问题: 1、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由哪些岛屿组成? 2、海岸线曲折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学生欣赏日本文化对比的相关图片,感受东西方兼容的日本文化。 通过看图,锻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
评论 合作探究 环节二: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1.展示日本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据图描述日本地形、地貌特点。 补充:日本最高峰--富士山 日本最大平原--关东平原 分别展示图片。 2.气候:樱花的生长于盛开都与气候息息相关,(1)请同学们在亚洲气候类型图中找出日本的气候类型。 (2)比较:给出日本东京和中国北京的气候资料图,比较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比较北京和东京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是东京夏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温暖,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更丰富,分配更均匀,具有明显海洋性特征,得出结论:日本的气候是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 (3)樱花开放时间:①读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 ②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3.河流:在地图中找出日本的河流。 描述河流的特点,并尝试说明原因。 (岛国,面积狭小,导致河流短小) 补充:多山地丘陵,导致河流水流湍急,加之降水丰富,水流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阅读课本得出问题答案,并举手回答相应问题。 问题: 1、给出日本东京和中国北京的气候资料图,比较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2、描述河流的特点,并尝试说明原因。 通过看图,锻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
评议 汇报展示 环节四:日本经济发展特点 1.与世界联系紧密--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活动一:读图:下列两份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资料1:P17 图7.11日本主要工业的来源,图7.12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 资料2: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百分比 说明问题:说明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探究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有利: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读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阅读课本得出问题答案,并举手回答相应问题。 问题: 探究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上台讲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当堂练习 1.下列关于日本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B. 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C. 是个群岛国家 D. 四面环海 2.日本的温泉多分布于(  ) A. 城市内部 B. 火山分布地区 C. 山地、丘陵地区 D. 气候炎热地区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布置,问题整理。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训练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的知识内容
小组表现班级情况
教后反思 改进策略 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存在问题:
后期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