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17: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方案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提示,确定探险的地点和目的,组建探险团队,选择随行装备。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过程编写成提纲。
【教学重点】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过程编写成提纲。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看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2.板书课题——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习作要求
1.引导: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知道本次的写作内容是什么吗?
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预设: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2.引导:请你读一读这些内容,并说一说:写探险故事需要注意的要素有哪些?
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组成一支探险小队。
人物
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见多识广的向导 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 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心细而胆小的同学
你想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下面的提示供你参考:



场景 装备 险情
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遭遇猛兽、暴雨来袭、突发疾病、断水断粮、落石雪崩……
预设1:要找合适的同伴组成探险小队。
预设2:要想好去什么地方探险。
预设3:要想好带上哪些装备。
预设4:还要想好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
点拨:没错,写探险故事,要选择合适的同伴,确定探险的地点,还要想好带上哪些装备,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险情。教材中的这两张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这些问题,在编写故事前做好整体规划和布局。
3.继续出示教材内容,引导:请你再读一读这些内容,勾画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写完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预设1: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预设2: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预设3: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预设4:写完后认真修改。
点拨:第一段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要注意写出心情的变化。第二段话是习作后的要求与建议,提示我们写完后认真修改。(板书:明确习作要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初步明确习作内容及习作要求,为下面的习作指导活动作铺垫。
三、习作指导
合作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如何用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板书:梳理习作思路)
1.探究任务
先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全班交流分享。
(1)完成一次探险任务,你愿意选择提示中的哪两个人一起去?
(2)去什么地方探险?为什么去探险?出发前你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3)要去这样的地方探险,你们可能会遇到怎样的险情?遇到危险时准备怎么解决?
(4)如何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2.探究活动
完成一次探险任务,你会选择提示中的哪两个人一起去?
(1)引导:孩子们,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探险家,要想完成这次探险,离不开团队合作,首先来看看哪些人会成为你的探险团队伙伴。
人物
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见多识广的向导 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 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心细而胆小的同学
(2)观察比较两组人物。
引导:对比两列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第一列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第二列是身边不同性格的同龄人。
(3)自由选择自己的队员,说说理由。
引导:请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组成一支探险小队。你想选择谁,为什么?
预设1:我会选择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和好奇心强的妹妹,因为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会在探险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专业的引领,而好奇心强的人,会给这场探险带来更多的快乐。
预设2:我会选择见多识广的向导和心细而胆小的同学,因为向导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心细而胆小的同学会比较谨慎。
预设3:我想和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胆子大的表哥一起去热带雨林探险。因为热带雨林里的奇花异草繁多,生物学家可以带我们去认识它们。如果遇见有毒的植物,他还能提醒我们注意。我比较胆小,有胆子大的表哥在一起,能让我勇敢起来。
(3)教师小结:选择队员时,要考虑到探险的地点和人员的能力,还可以选择和自己在性格方面互补或兴趣方面相投的同伴。(板书:注意事项 选择同伴)
你打算去什么地方探险?为什么去探险?带上哪些装备比较合适呢?
(1)引导:组建好了团队,那你想去哪儿探险呢?又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呢?看看表格中给出的提示,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1:我和生物学家老麦还有妹妹叮当打算去热带雨林寻找一些稀有的植物。除了书上所列举的这些装备以外,我们还准备了打火机、手电筒等。
预设2:我和探险爱好者李叔叔还有同学张星打算去沙漠旅行。我们准备了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遮阳帽、防风面罩、手电筒等。
点拨:大家探险的目的很明确,也能根据所要去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装备。(板书:明确目的 确定地点 准备装备)
去这样的地方探险,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又有什么脱险、逃生的方法呢?
(1)引导:选择了探险地点,想象一下,你们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呢?又该如何脱险呢?再看表格中的提示,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1:在寻找稀有植物的过程中我们迷路了,妹妹又发起了高烧,生物学家找到丛林中有降温作用的中草药,给妹妹进行了物理降温,又通过植物的稀疏辨别了方向,最后才走出了丛林。
预设2:我们在沙漠中探险时遇到了沙尘暴,眼看沙尘暴朝我们这个方向快速地移动,我和小伙伴都急得手足无措,还好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李叔叔及时把我们拉到了一个下坡处,互相紧靠在一起,这才有惊无险。
点拨:同学们,选择的场景、人物、装备不同,遇到的困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不同,刚刚几位同学的想象就十分合理。(板书:合理想象)
如何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1)引导:有了基本的构思,那么如何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呢?我们来看看刚刚学过的课文《跳水》的写法。请读下面的内容,思考《跳水》是如何将孩子遇到的危险以及摆脱困境的方法写具体的?(板书:写具体)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预设1:作者通过孩子的动作描写,把他遇到的困境写得生动具体。
预设2:父亲的语言描写和语言里的感叹号让我感觉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父亲面对危险时的冷静镇定、处事果断、解决危机的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预设3:对水手们的侧面描写也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紧张的氛围。
点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以及人物心情的变化,就能将困境的紧张刺激以及解决困境的方法写得具体、生动。(板书:遇到的困境 求生的方法 多种描写 心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同行队友和探险地点,并根据所选探险地点的环境特点选择和补充合适的装备,并初步推想可能遇到的险境、解决的方法,通过回顾《跳水》的片段,建立读写的关联,为接下来的想象创编作铺垫。
3.探究示范
(1)引导: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列提纲了。今天在正式写作之前,我们就来列一个提纲吧,并且根据提纲说一说你遇到的困境以及求生的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编写提纲。
(3)出示学生范例:
引导:有一位同学列的提纲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提纲列得怎么样?
题目:神奇的探险之旅
探险的目的:寻找一种具有神奇生命力的千年古树——胡杨。
探险的地点:广袤的沙漠。
同行的人物:探险爱好者李叔叔、胆大的表哥。
所选的装备: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刀具、手电筒、打火机。
遇到的困境:在沙漠中走了半天,饥渴难耐,但是打火机坏了,无法生火做饭。
解决的方法:胆大的表哥提议用最原始的方法——钻木取火来生火,可是他钻了很久也不见火星,还是探险爱好者李叔叔厉害,凭着他野外探险的丰富经验,终于生着了火,我们也终于吃上了热乎的饭。
预设1:他的提纲分条罗列,写得很清楚。
预设2:他把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跟同伴的特点、探险地点的环境结合起来了,想象比较合理。
引导:请你读一读自己的提纲,对照一下有没有像这位同学那样,把所有的注意事项罗列清楚了,有没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想象合理的故事情节?
(4)学生参看范例,修改自己的习作提纲。
4.交流分享
学生完成自己的习作提纲后,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整体构思。
交流提示:
(1)是否将每个需要的探险注意事项罗列出来了?
(2)想象是否合理?是否把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跟同伴的特点、探险地点的环境结合起来了?
(3)结合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么把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写具体。
5.方法小结
写作前,引导学生再次明确习作要求,梳理习作思路,简单总结本次习作的方法。
点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梳理了要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所需要的几个必备元素,把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跟同伴的特点、探险地点的环境结合起来,合理想象,习作中,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过程写得更具体,如果能将心情的变化也表达出来就更好了。接下来,快根据你的习作提纲,把你的探险故事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范例引领、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场“头脑风暴”,从而打开习作的思路,使选材更加丰富多样,精准到位。其中,在习作中把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跟同伴的特点、探险地点的环境结合起来,合理想象以及把遇到的困境、解决的方法写具体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
四、习作演练
1.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这篇习作吧。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布置习作任务。
(1)根据提纲,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完成习作。
(2)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3)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2.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
3.教师关注到写得比较精彩的习作,为下节课的讲评、修改做准备。
4.结束语:请课上习作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可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明确习作要求→梳理习作思路
注意事项: 选择同伴 明确目的 确定地点 准备装备


(合理想象 多种描写 心情的变化)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方案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评价同学的习作。
2.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借助教材的提示,确定了探险的地点和目的,组建了探险团队,选择了随行装备,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编写成了提纲。课后,大家也根据自己的提纲完成了习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修改、完善这次的习作吧!(板书——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评改指导)
2.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预设:
《神奇的探险之旅》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遇到的困境 ①困境的想象是否合理? ☆☆☆ ☆☆☆
②是否能体现处境的危险? ☆☆☆ ☆☆☆
求生的方法 ①是否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 ☆☆☆
②脱险的经过是否写得具体? ☆☆☆ ☆☆☆
心情的变化 是否写出了心情的变化? ☆☆☆ ☆☆☆
注:每项分值3颗星,最少得1颗星,最多得3颗星,共计15颗星。
3.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评改作文吧!看看哪位同学的探险之旅最神奇。
设计意图:回顾导入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可为后面的习作评价和修改作铺垫。
二、评改指导
1.探究任务
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按照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
①读:默读自己的习作。
②答:结合习作,逐条解答评价内容中的几个问题。
③评:你会给自己几颗☆?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习作,师生合作,集体修改。
引导:老师这儿有一篇例文,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对你的习作会有哪些启发?(板书:掌握修改方法)
佳作欣赏:出示部分片段。
遇到的困境:
今天,我和探险爱好者陆叔叔、胆大的表哥一起去海中荒岛体验野外生活。我们带着食物、饮用水、打火机等装备,乘着船来到了一座无人岛。
小岛四面环海、荒无人烟,岸边堆积了一些垃圾,我们小心翼翼地跟在陆叔叔的身后,生怕踩着碎玻璃。但表哥却不小心绊倒了,肩上的背包也掉进水里漂远了,里面可装我们的饮用水啊!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陆叔叔却笑了,说:“别急,跟我来!”
解决的方法:
陆叔叔让我们去捡干树叶和枯树枝,自己砍来了四根树干,又在岸边的垃圾堆里找来一大块塑料板和一个铝制烧锅。我们疑惑不解:“要这些垃圾干什么?”陆叔叔神秘地说:“这些都是宝贝哩!”他让表哥拿着烧锅去灌海水,又让我把塑料板洗干净。
陆叔叔用石块垒成简易的火炉,用打火机引燃干树叶,生起一堆篝火,把盛满水的烧锅放置火上,接着将四根粗树枝安放在篝火的四周,把塑料板抚平,固定在四根树枝上,然后他在塑料板的边缘挖了一个小洞,在小洞边放上石块,把杯子放在小洞的下方。这样能喝到淡水?我们可不相信。火焰越来越旺,烧锅中海水沸腾了,蒸汽不断往上冒,塑料板上聚集了晶莹剔透的小水珠,顺着板的坡面滑向小洞,滴入杯中。我们喝了一口:“天哪!真的是淡水,太神奇了!”陆叔叔告诉我们这就是用海水制淡水的方法,我们真是长见识了。
引导: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部分,思考: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提出你的建议。
预设1:“遇到的困境”部分。
优点:能根据海中荒岛这一情境想象遇到缺少饮用水的困境,比较合理。(板书:想象合理)
不足与建议:文章并没有把当时处境的危险写岀来。建议写出失去饮用水以后,炎热的天气下,“我们”可能面临中暑、脱水这样的困境。(板书:体现处境的危险)
预设2:“求生的方法”部分。
优点:脱险的过程写得很具体,突出了探险爱好者陆叔叔的特点,即运用丰富的探险经验,解决缺水问题,摆脱困境。(板书:脱险过程写具体)
不足与建议:脱险过程中,没有写出“我”和表哥两个人物各自不同的特点。建议写作时,结合表哥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特点写出他的表现,以及“我”的表现。突出主要人物陆叔叔特点的同时,次要人物的特点可以略写。(板书:突出人物特点)
预设3:“心情的变化”部分。
不足与建议:整个探险的过程中,没有写出“我”和表哥的心情变化。一开始写去探险时可以描述一下愉快、兴奋的心情,再写来到小岛以后看到荒芜人烟的环境后心中的担忧,然后写发现淡水不够以后内心的着急,最后写看到陆叔叔利用工具成功用海水制成淡水的惊喜,如果能写出来这样的变化能就更好了。(板书:写出心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例文点评、师生共同修改作文,帮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习作分享
1.互评互改,分享习作。
提示:同桌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板书:评改、分享习作)
(1)同桌之间互评交流,并给出修改建议,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①读:阅读同桌的习作。
②核: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表中的内容。
③评:评一评同桌的习作,你给几颗☆?
④写: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同桌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2.小结: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在互评互改、分享习作的活动中,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一篇成功的作文,要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让大家有所触动。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评改,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在交流中反复修改,巩固学到的评改方法。而习作分享活动,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获得一些习作的灵感。
四、佳作赏析
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神奇的探险之旅”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沙漠之旅
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见过高耸入云的山峰,见过变化多端的云海,却从未见过真正的沙漠。①那次去敦煌旅游,我就和沙漠来了个亲密接触。
抵达敦煌后的第二天,我们便出发前往鸣沙山月牙泉。环顾四周,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我终于来到了沙漠!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②
工作人员牵来了几只高大的骆驼。我毫不犹豫地跨上了一只骆驼。骑在骆驼背上扭头看着其他的队伍,瞧着不远处的登山者,不由地发出感叹:“沙漠之路虽然充满了崎岖、坎坷,但是依然有千千万万的挑战者想要征服它,我也不例外。③”在茫茫的沙漠之中骑着“沙漠之舟”有一种难以说出的自豪感。听着清脆的铃声,看着满地的黄沙,我恍若成了古时的旅行者,伴着夕阳缓缓而行……④
要滑沙就要先上一座沙山。我带头走上了这座几乎垂直的沙山,山上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一架梯子,但是我却不想走寻常路,我也要体会一下在沙地中行走的艰难。⑤刚开始,我两三下就冲上了一大截,渐渐地我有些体力不支,脚步放慢了一些,前脚深后脚浅,还时不时滑下好几步,我赶忙一脚插进沙坑中才勉强保持平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只好步子迈得更大些。最后我不得不坐在梯子上歇一会,再抬头一看,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我顿时头晕目眩。⑥
连滚带爬地到了山顶,终于可以滑沙了,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皮艇。⑦皮艇先是缓慢地移动,然后飞驰下去,皮艇飞速下坡,几乎是在垂直地向下掉,周围的事物在我的眼中已经扭曲得不成形。风把黄沙吹进我的眼中,于是我尽量地压低身子,强大的气流使我喘不过气来,胸口仿佛被压了件重物,异常烦闷,心脏仿佛要蹦出来一般。我不由自主地拉住扶手。热浪拂过脸庞,不知过了多久,皮艇终于停了下来。一千米长的艰难路程一会儿就过去了, 我直呼过瘾。⑧再看看其他人,不是吓白了脸就是坐在地上吓破了胆,不过大家都是意犹未尽的样子。⑨
这次的沙漠之旅既惊险又刺激,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探险不能只凭一时的冲动,还要做好十足的准备,更需要勇气和坚持!
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
批注:
①文章开头以大海、山峰、云海作比,表达作者对沙漠的向往之情。
②写出了初次见到沙漠的兴奋、激动。
③写出了小作者充满自信。
④表达了作者初入沙漠时内心的悠然自得。
⑤这段描写中“垂直”“唯一”准确地描述了攀登沙山的困难。
⑥这段话通过对作者爬沙山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作者体验到的困难,准确地表现了爬沙山艰难、曲折的过程。
⑦写出了内心的兴奋。
⑧对滑沙的描写,可谓细致到位,准确生动。通过对“我”滑沙的动作、感受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周围事物的扭曲,失重袭遍全身,强大气流压迫,热浪拂过脸庞,这一切刺激之极,乐趣无穷。准确地表现了滑沙艰难而曲折的过程。
⑨借助对周围其他人的描写表现了滑沙的惊险、刺激。
总评:小作者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其他人物衬托等,把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得生动具体。同时,文章从头至尾也将作者自己心情的变化起伏描绘得真实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习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