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
A.开辟了新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B.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C.最终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D.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望
2.冷战时,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3.有中国学者指出,在达到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条件成熟之前,人类命运共回体的建构一定是基于主权独立和平等、不干涉内政的民族国家体系而展开的。尽管各国内部都不能在短期内建成真正的国内命运共同体,但是这并不妨碍国际社会打造一个国家之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该学者意在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A.利于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B.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智慧”
C.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和复杂性 D.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4.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中国
2002年 江泽民 全球环境基金第2届成员国大会 《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2012年 胡锦涛 G20峰会 《稳重求进共促发展》
2021年 习近平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团结合作抗议,引领经济复苏》
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5.1896~2021年,奥运会已经举办了32届。在1896~1956年的前16届奥运会中,欧洲国家和美国就举办了其中的15届,占比93.75%,另外一届由澳大利亚举办。在1960年之后的16届奥运会中,欧洲国家(不包括苏联和1991年后的俄罗斯)和美国举办了其中的7届,占比43.75%。上述变化折射出( )
A.国际体育运动走向分散化 B.大国国际责任意识的缺失
C.欧洲和美国城市功能弱化 D.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6.出于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尤其是金融治理体系改革进展缓慢的不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应急储备机制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行为反映出( )
A.传统金融治理体系走向崩溃 B.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提高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建立 D.新兴市场国家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
7.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8.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
A.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 B.人口问题影响全球化发展
C.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 D.难民问题威胁世界和平
9.1996—2009年,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平均38次,进入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高峰期。这说明( )
A.战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D.发展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
10.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36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表明
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B.“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各方实现互利共赢
C.“一带一路”使参与国增加了合作,减少了竞争
D.中国地位提升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国际秩序
11.有学者指出:西方古代几百年间,罗马一统天下,没有能与它抗衡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罗马的和平”。18 世纪时又出现了“英国的和平”,现在美国则竭力想打造出一个“美国的和平”,即用“美国的和平”控制世界。据此可知西方文明( )
A.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潜藏着霸权主义的色彩
C.打造了近代国际关系体系 D.始终主导人类文明进程
12.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已处于国际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加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主导国际秩序变革
13.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战争是“以原则和价值名义,而不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进行的战争,这在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以原则和价值名义”的实质是( )
A.宣扬联合国精神 B.彰显人道主义 C.体现两极对立 D.推行强权政治
14.美联储在2022年连续3次加息,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欧元、英镑、日元等经济体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这主要反映了( )
A.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差距 B.世界性经济危机周而复始
C.国际旧秩序依然影响世界 D.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
15.有外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政治、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适应着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APEC以其特有的组成方式问世。这种“组成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加强合作、平衡收支 ③安全先行、相互依存 ④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图出自《环球时报》英文版。漫画显示,乌克兰陷入熊熊之火当中,而一身美国国旗样式装扮的“山姆大叔”一边“用汽油灭火”,一边还喊叫着,“为什么中国不能做更多来帮助灭火?”该漫画( )
A.讽刺美国对俄乌局势干涉失败 B.说明国际形势受中美关系影响
C.表明美国致力于重建国际格局 D.揭露美国是世界动荡幕后黑手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9月《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程思富、朱炳元
材料四 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又是和平的重要保障。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间关系日益紧密,合作是共赢的必然途径,共赢是合作的共同目标。在合作中创共赢,在共赢中促合作,同时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国家间关系健康发展的理性抉择,也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理论中心组《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为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提出了哪些外交政策、原则与方针?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政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
1.D
【详解】依据材料“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习总书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望,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新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B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材料强调了冷战之后“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也就反映了发展经济、追求和平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差距加大的信息,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制度也未涉及可持续发展,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C
【详解】依据材料“尽管各国内部都不能在短期内建成真正的国内命运共同体,但是这并不妨碍国际社会打造一个国家之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长期性、渐进性和复杂性的,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其对我国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其建立的渐进和复杂性,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其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考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全球政治经济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环境问题上,贡献了中国智慧,积极推进全球治理的建设,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排除A项;材料凸显了应对全球问题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且中国也不能“主导”国际政治秩序,排除B项;传统国际组织改革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的奥运会多由欧洲国家和美国举办,1960年之后,西方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减少,奥运会主办国的多元化折射出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际体育运动走向分散化,排除A项;大国国际责任意识的缺失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欧洲和美国城市功能弱化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 根据材料“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应急储备机制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提高,B项正确;传统金融治理体系仅是“改革进展缓慢”,不是走向崩溃,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美国等西方国家才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故AB项排除;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故C项排除。
8.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欧洲严重的难民问题使欧盟不得不重启边境的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结合所学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民族国家拥有独立主权。欧洲国家传统治理是以独立主权为原则,严重的移民问题冲击了主权国家的治理模式, 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全球化问题,只是欧洲地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难民问题威胁世界和平,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平均38次”可知题干材料说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仍然存在,严重威胁了当今世界的和平,C项正确;当今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而非战争,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战争的威胁,并不能说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B项;D项的说法和题意主旨无关,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项。
10.B
【详解】依据当今的经济发展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和沿线国家合作共建,有利于沿线各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因此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不能反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A错误;“一带一路”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但减少了竞争的说法不符合实际,C错误;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说法过于绝对,D错误。故选B。
11.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西方古代几百年间,罗马一统天下,没有能与它抗衡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罗马的和平’。18 世纪时又出现了‘英国的和平’,现在美国则竭力想打造出一个‘美国的和平’,即用‘美国的和平’控制世界。”可见西方在不同时期都拥有着该时期的绝对力量,绝对力量都渴望其势力的不断扩张,可见西方文明潜藏着霸权主义的色彩,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西方对世界文明的维护,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西方文明打造了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排除C项;“始终主导”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得出面对全球性的问题,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中国已处于国际舞台的中央,排除A项;材料不仅针对发展中国家,还有其他发达国家,排除B项;中国并没有主导国际秩序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约轰炸南联盟,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击一个主权国家,其实质是推行强权政治,故D项正确,A项错误;这次轰炸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故B项错误;北约轰炸南联盟发生于1999年,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
14.C
【详解】根据题干美联储依靠美元的国际地位通过加息的办法使其他货币贬值压力加大,加深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可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旧存在着不合理的特殊地位,反映了国际旧秩序依然影响世界,C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全球化和国家之间的差距,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具有开放性、自愿性、松散性的特点,故①④正确,选择B项;加强合作、平衡收支、安全先行、相互依存与APEC的原则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16.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在俄乌冲突中,代表“山姆大叔”的美国一边“用汽油灭火”,一边喊叫着“为什么中国不能做更多来帮助灭火?”。由此可以看出在俄乌冲突中,美国煽风点火,等俄乌加剧冲突后却指责中国,这说明美国是推动世界动荡的幕后黑手,D项正确;该漫画揭露美国煽风点火加剧俄乌冲突,而非讽刺美国对俄乌局势干涉失败,排除A项;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对外政策加剧世界动荡,不是国际形势受中美关系影响,排除B项;美国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维护本国的利益,而非致力于重建国际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原因∶国家目标不同;“四大警察”理念的驱使;美苏之间安全感缺失;两极力量不均衡;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差别。
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外交思维;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美中联合抗苏等。
(2)问题∶强权政治;资本失衡;贫富分化;民主失真;生态失衡。
中国方案∶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制度改革;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可推出美苏国家目标不同;根据材料一“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可推出“四大警察”理念的驱使;根据材料信息“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可推出美苏之间安全感缺失;根据材料一“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可推出两极力量不均衡;结合所学可知还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差别。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的外交政策,即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外交思维;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美中联合抗苏等。
(2)问题:根据材料二“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可推出强权政治和资本失衡,存在贫富分化;根据材料二“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可推出生态失衡。中国方案: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会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制度改革;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则: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方针:1955年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中国方案: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3)努力: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5年12月,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这些具体措施表明,表明了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详解】(1)政策:依据材料一中“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则:依据材料二中“1953年12月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方针:依据材料二中“1955年4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2)中国方案:依据材料三中“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及材料四中“在合作中创共赢,在共赢中促合作,同时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信息结合所学进行概括说明。
(3)努力:结合所学从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设立丝路基金、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方面说明中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