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苏联曾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方向性错误,苏联走向分崩离析。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文件,宣告苏联完全解体,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这个文件是
A.《欧洲联盟条约》 B.《阿拉木图宣言》
C.《友好互助条约》 D.《巴黎条约》
2.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海报,它反映了
A.斯大林模式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如图漫画题为《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下列对于该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出赫鲁晓夫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欧洲国家效仿苏联“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弊端
D.其背景是欧共体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快速发展
4.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各国陷入经济危机时,苏联与西方国家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以及在西方国家开办合股公司。1976~1977年,苏联从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价值高达115亿美元,集中于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行业。苏联的这些行为( )
A.继承并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引发了意识形态混乱
C.推动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5.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他还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但很多地区却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材料表明苏联( )
A.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 B.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
C.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 D.注重引进国外技术
6.下表是1951年-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情况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国民收入增长率 10.25% 6.45% 4.95%
A.国民经济的持续衰退 B.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7.1947年,苏联不少地区缩小集体农庄基本劳动组织的规模,成立劳动组,并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负责全国农业领导工作的安德烈也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集体农庄劳动基本形式越个体化……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这些探索( )
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B.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的束缚
C.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 D.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
8.《全球通史》中说:“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西方人对苏联的态度主要是因为
A.西方国家的经济远比苏联发达
B.长期对立造成对苏联的不了解
C.坚守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
D.苏联社会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
9.1970年,苏联集体农庄生产一吨羊肉的成本为1166卢布,1980年上升到2117卢布,10年间成本上升近一倍,羊肉销售价格却没有提高,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存在类似情况。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B.政治体制的极端僵化
C.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D.美苏“冷战”的影响
10.下表反映了1953年、1965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苏联
时间 1953年 1965年
集体农庄数(个) 93300 36300
平均农户数(户) 211 426
平均农业用地(公顷) 4170 6100
A.经济模式进一步僵化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改革推动农业的发展 D.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11.1913年,沙皇俄国的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而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只有7870万吨,比1913年下降了8.5%。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540公斤,1953年只有433公斤,下降了20%。这说明( )
A.苏联粮食产量的持续下降 B.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C.战争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 D.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
12.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13.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一极自行坍塌”指的是
A.华约解散 B.苏联解体 C.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东欧剧变
14.导致以下《1971-1985年苏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示意图》中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滞胀”的影响 B.高精尖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C.固守旧有经济发展模式 D.社会市场调节作用的失败
15.从1991年初开始,南斯拉夫各地爆发日益激烈的民族和地区冲突,直至酿成大规模内战并导致国家解体。造成这一悲剧的历史隐患主要在于
A.推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存在严重偏差和失误
B.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放任西方“和平演变”导致思想上出现混乱
D.民族问题上长期推行强制政策导致矛盾尖锐
16.从1954到1958年,苏联政府投资67亿卢布,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共开尽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B.克服了农业集体化弊端
C.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农业领域成为改革重点
二、材料分析题
1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许多经验与教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基于当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状况,肯定了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基本完成之后,斯大林肯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斯大林在谈到这时候的商业特征时说:“苏维埃商业是没有大小资本家参加的商业,是没有大小投机分子参加的商业。这是特种商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只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制度发展条件下才实行的商业。”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最高也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谈不上对外开放。在70年代初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虽然在70年代至80年代的前几年,它的一些重工业部门产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电子工业等高科技部门则非常落后。由于其传统的产业部门得不到高技术的支持,1976年苏联每亿度电所消耗标准燃料比日本高46.4%,每吨钢所消耗标准燃料高140.3%,每吨铁高164.6%。
——摘编自伏广存《冷战与苏联解体关系论析》
材料三 1986年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要求以新技术装备的机械设备全面更新生产性能低下的老朽设备,然后用这些新的机械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为此,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生产资料的机械制造部门,而把消费资料的生产放在一边。这实际上仍在苏联传统经济模式里原地打转。
——摘编自赵文飞等《大国角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联商业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商业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20世纪70—80年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新的经济政策”仍在苏联传统经济模式里“原地打转”。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二 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派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生涯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2)据材料二,概括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由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苏联完全解体,B项正确;《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标志着欧盟建立,排除A项;《友好互助条约》的内容通常是两国进行友好往来,与苏联解体无关,排除C项;1763年的《巴黎条约》结束了英法七年战争,1814年的《巴黎条约》是法国与第六次反法同盟签订的,1951年的《巴黎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20世纪50年代”和海报内容可知与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有关,故选B项;20世纪50年代当政者分别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但根据海报的“玉米”可判断和斯大林无关,排除A;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D。故选B。
3.A
【详解】漫画反映赫鲁晓夫试图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设中借鉴有益的地方来服务苏联的经济改革,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A;漫画并非反映欧洲国家效仿苏联,排除B;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排除C;1967年欧共体成立,赫鲁晓夫改革从1956-1964年,排除D。
4.C
【详解】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国家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以及在西方国家开办合股公司,大量引入西方先进技术,这一行为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有益尝试,C项正确;斯大林执政时期,新经济政策就已经结束,排除A项;苏联的做法是经济领域的举措,并未引发意识形态混乱,排除B项;苏联的上述做法是政府行为,并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盲目提出赶超美国的口号,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严重忽略了苏联的国情和经济规律,导致改革失败,表明其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C项正确;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与玉米运动的失败不符,排除A项;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苏联注重引进国外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国民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结合所学这主要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收入下降,D项正确;持续的说法错误,排除A;B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少地区尝试缩小集体农庄的规模,实行包产到组,领导人承认集体农庄的个体化有利于农牧业发展等,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D项正确;包产到组等做法并未改变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20世纪四十年代,苏联出现的包产到组等尝试,并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B项;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才拉开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可知,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社会存在缺陷和不足,结合所学,苏联在通过五年计划形式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故D正确;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社会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指权力高度集中,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并非西方国家的经济远比苏联发达和对苏联的不了解,排除AB;结合所学,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错误。
9.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70年到1980年,苏联集体农庄里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了,但销售价格却没有提高,说明国家牺牲农业的利益,在工农业分配上不合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排除A项;政治体制与材料现象有一定的关联,但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僵化的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与美苏“冷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尽管集体农庄数大量减少,但平均农户数和平均农业用地却反而有所增加,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经济模式进一步僵化,故选A;材料描述的并不是垄断组织,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单单是农户数和农业用地的增长并不能说明农业就取得了发展,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C;既然无法说明农业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那么也就无法说明农业集体化取得显著成效,排除D。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农业1953年比1913年还下降了,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所导致的,苏联模式在苏联长期存在日益僵化,所以出现了材料的现象,D项正确;苏联粮食产量不是持续下降,而是波动性变化,排除A项;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争破坏了经济,1950年恢复到战前水平了,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瓦解,B项正确;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排除A项;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土崩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阅读数据图可知,1971-1985年苏联的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都在降低,且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始终低于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这反映出斯大林模式下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后果,C正确;滞胀是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A项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历史,排除;题干未提及苏联高精尖技术发展情况,排除B;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下,否定市场的调节作用,排除D。
15.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导致了严重偏差和失误,直至酿成大规模内战并导致国家解体,A项正确;B项只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一个方面的体现,排除B;C项是外部原因,排除C;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6.D
【详解】1954到1958年即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说明当时苏联农业领域是改革重点,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当时苏联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苏联克服了农业集体化弊端,B项错误;苏联并未实行过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
17.(1)特点:排除私人经营。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业的思考;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及苏维埃制度的确立。
(2)问题: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传统产业物耗高浪费严重。
原因:冷战的影响;没有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苏联改革问题重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对外交往少,不利于吸收先进成果。
(3)说明: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即消费资料的生产,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投资重点是机械制造业,仍旧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是没有大小资本家参加的商业,是没有大小投机分子参加的商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排除私人经营。历史原因:根据材料“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基本完成之后”,联系所学可得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根据材料“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基于当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斯大林在谈到这时商业的特征时说”等,可得出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业的思考;根据材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只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制度发展条件下才实行的商业”,可得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及苏维埃制度的确立,联系所学,这一历史原因还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有关。
(2)问题:紧扣产业发展回答,根据材料“电子工业等高科技部门则非常落后”,可得出高新技术产业落后;根据材料“1976年苏联每亿度电所消耗标准燃料比日本高46.4%,每吨钢所消耗标准燃料高140.3%,每吨铁高164.6%”,可得出传统产业物耗高浪费严重。原因:根据材料“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可得出没有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根据材料“勃列日涅夫时期”联系苏联改革的历史,可知苏联改革问题重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根据材料“苏联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最高也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谈不上对外开放”,可得出对外交往少,不利于吸收先进成果;联系所学,可得出冷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生产资料的机械制造部门,而把消费资料的生产放在一边”,可知,戈尔巴乔夫没摆脱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为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是消费资料。
18.(1)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
(2)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详解】(1)如何:根据“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得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和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根据“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得出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
(2)态度:根据“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可以看出是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根据所学可得出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