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讲义第37讲:细菌、真菌、病毒【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讲义第37讲:细菌、真菌、病毒【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8 22: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细菌和真菌
1. 菌落
(1)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对比:
2. 细菌和真菌的对比
【特别提醒】
(1)列文 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也是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2)异养的细菌和所有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原核生物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是它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
(4)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其作用是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环境,芽孢不属于生殖细胞。真菌、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5)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
3. 巴斯德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1)某些细菌可引起人患病,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
(2)某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3)某些真菌可引起植物患病,如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等。
3. 与动植物共生
(1)共生:是指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
(2)举例
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生物固氮)
②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③细菌与食草动物共生,帮助分解纤维素
④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与人体共生,产生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知识补充】生物防治
(1)概念: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2)以菌治虫:利用细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保护作物,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优点:不污染环境;治虫效率高,并能达到持续控制;成本较低。
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制作食品所使用的微生物对比
2. 食品的保存
(1)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食物中真菌、细菌的生长繁殖。
(2)食品保存原理:把食品中的细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3)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3. 疾病防治
(1)抗生素:指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素等。
(2)转基因药品: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物,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4. 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1)无氧条件下,甲烷菌可以利用有机物合成甲烷,这是一种清洁能源。
(2)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四、病毒
2. 结构特点: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3. 生活与繁殖
(1)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又会继续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繁殖: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病毒用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
4.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例1、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叫(  )
A. 植物病毒 B. 动物病毒
C. 人体病毒 D. 大肠杆菌噬菌体
例2、下图所示各种生物都很微小,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B. ②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③没有细胞结构
D. ①②③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例3、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对伤口感染的患者注射青霉素——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病毒
B. 生牛奶加热后饮用——高温灭菌
C. 夏季冰箱冷藏饭菜——低温抑制菌类生长繁殖
D. 泡菜坛口用水密封——防止杂菌污染
例4、课后,同学们在一起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
A. 有些细菌可致病,也有些可用来生产药品
B. 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
C. 细菌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要彻底消灭
D. 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败,也有些可制作食品
例5、小华家制作的水煮花生味道好,深受顾客喜爱。但水煮花生的保质期仅一天,小华的父母想购买一台真空包装机,以延长水煮花生的保质期,拓展网络销售。小华就此进行了探究:
①取沥干冷却的水煮花生,分装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为两组:甲组进行真空包装,乙组装入普通包装袋。
②将两组花生放入橱柜,常温保存。
③每隔24小时,从甲、乙两组中各取出3袋花生,邀请顾客进行评价,其结果如下:
甲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48小时后有轻微异味。
乙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48小时后异味明显。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真空包装能否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每次取出3袋花生而不是1袋进行评价,目的是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真空包装水煮花生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除解决水煮花生变质问题外,小华还应考虑水煮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2)C组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需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某校生物学社团在活动中观察到以下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
5. (2016岳阳)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都是共生的
B. 病毒都能引起动植物患病
C. 病毒有细胞结构,但没有细胞核
D.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
2.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超级细菌”。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下列有关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也有遗传物质
B.“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超级细菌”不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根据HIV病毒与大肠杆菌噬菌体间的“对话”,回答问题:
(1)HIV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_____系统。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IV病毒属于_________。
(2)“衣食父母”不同是指_________不同,据此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图中没有涉及到的一类是_________。
4.如图所示,保存不当的面包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操作 恒温培养(1周) 实验结果
甲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面包片分别放入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经过高温处理后待用。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发霉
乙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霉
丙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不发微
丁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得
(1)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对比   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
(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   有利于食品的长时间储存。
5.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   。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类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C.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2.关于细菌、真菌的描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来繁殖
B. 球菌、杆菌、螺旋菌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
C. 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酵母菌可用来酿酒
D. 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3.下列细菌或真菌中,可以用于制作酸奶的是(  )
A. 醋酸菌 B. 乳酸菌
C. 青霉 D. 曲霉
4.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分别利用了下列哪组微生物(  )
A. 细菌和酵母菌 B. 酵母菌和乳酸菌
C. 醋酸菌和乳酸菌 D. 乳酸菌和霉菌
5.下列有关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C.靠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酵母菌属于真菌
5.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且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 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将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实验中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人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人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例1、D
例2、A
例3、A
例4、C
例5、(1)延长水煮花生的保质期 (2)有无空气 避免偶然性 (3)水煮花生包装前未灭菌(意思相近即可) 品质(味道、安全性、成本等)
例6、(1)细胞核;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对照
(3)是(或需要)
(4)无菌落
(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1.A
5. D
2.C
3.(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免疫 病原体 (2)寄生对象 植物病毒
4.(1)霉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温度
(3)甲、丙
(4)低温、干燥
5.(1)A;微生物(细菌)
(2)B
(3)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4)A
1.B
2.A
3.B
4.B
5.B
5.(1)高温杀灭肉汤内原有的细菌等微生物
(2)B
(3)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温度
(5)温度较低 ,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第37讲
细菌、真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