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 (30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共10 分。答对一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
(1) ,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的句子是:,。
(4)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句子是:,。
(5) 将许浑的《咸阳城东楼》补充完整。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zhèng zhòng qí shì( )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3)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í ná jiǔ wěn( )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4)他站在船上,向后tiào wàng( ),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3. [2023·原创]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谁也无法形容她那股鄙夷万分的表情,和她答话时的口气。
B. 他出手相当阔绰,常常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
C.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夏明翰早已将生死置之不理。
D. 在舞台上,她饰演了一个歇斯底里的女病人,令人可怜。
4. [2023·汕头龙湖区期中改编]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大湾区首家港澳子弟学校,在推动粤港澳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在“示范”后加“作用”)
B. 台山市四九镇地理环境卓越,紧靠北峰山脉,山高林密,植被良好,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水资源丰富。(把“卓越”改成“优越”)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 月23 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把“旨在”去掉)
D. 随着2022 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使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红利将持续释放。(把“签署”改成“签订”)
5. [2023·原创] [跨学科学习] 爱华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举行“水浒人物风云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0 分)
(1) [任务一] 请将右图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宋江远大抱负的诗句抄写在横线上。(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任务二] 关于上图书法作品的鉴赏,艾中华同学认为,这幅书法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 [任务三] 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后,梁山众好汉大闹江州劫法场,下列情节与英雄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大闹野猪林——鲁智深 B. 大闹飞云浦——武松
C. 大闹清风寨——花荣 D. 大闹青州道——杨志
(4) [任务四] 艾中华同学阅读《水浒传》时发现,众位好汉上梁山的原因不一样,请举出一位好汉,并说说他上梁山的原因及经过。(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40 分)
(一) [2023·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 题。(15 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________
(2)沙鸥翔集 _______________
(3)把酒临风 _______________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①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②,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选自《范仲淹圣心解法意》)
【注释】①醵(jù):泛指聚敛(钱财)。②手滑:办事随意,不慎重。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未尝轻杀臣下______________ (2)未测朝廷意______________
9.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弼 愠 曰 方 欲 举 法 而 多 方 阻 挠 何 以 整 众
10. 结合乙文内容,说说富弼为什么感叹“范六丈圣人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3·湛江霞山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 题。(10 分)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永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④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 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这种种观念培养出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厌恶劳动,轻视劳动,更有甚者成年后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和“啃老族”。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变化的只是劳动的内容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不可少,劳动教育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一则日本幼儿园里儿童们有条不紊地自己打饭、吃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视频刷爆网络,看到那些孩子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再看看我们的不少孩子,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更别说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这些一味溺爱孩子,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难道不感觉羞愧并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吗?
⑤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例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正赶上某位明星结婚,前者的新闻关注度远远不及后者。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青少年一味崇拜娱乐明星,很多学生的理想也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某企业家曾说,年轻人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对此任正非痛心疾首道:这个国家不能像互联网一样,一天牢骚怪话,不干活然后动不动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还得奋斗!任正非所痛批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忽视和漠视。
⑥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后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在面对重大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我们看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
B. 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C. 对于成功的定义,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多、曝光率高,在这种导向之下,很多学生的理想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
D.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劳动本身都不可少,劳动教育都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12. 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加强劳动教育,刻不容缓。请你谈谈新时代下该如何加强劳动教育。(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22·恩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 题。(15 分)
八千里的暖
马海霞
①他和她是中学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祖国的最北端,她则在家乡当了一名民办学校的教师。那时,南方的冬天还不像现在这么冷,她从小没见过雪花,他来信说,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她问他,冷不冷,是不是冬天得穿棉衣棉裤,外面还要罩个皮袍子,戴三大扇的狗皮帽子,然后狗拉雪橇,他们坐在雪橇上巡逻……
②他回信说,不是的,没那么冷,感觉这里的冬天比南方还好过些,屋子里暖和,白天太阳好时,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冷。
③她才不信呢,第二年的冬天,学校放假后,她打算去东北看他。临走时,奶奶给她做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母亲给她买了件加长及踝的羽绒服,口罩、围巾、皮手套都准备妥当后,她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④刚下车,她就看到了他。“怎么穿这么少?”她心疼地问他。“你是不是把家里的衣服都穿上了?包裹得像个粽子。”听他这样说完,她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下车的旅客,还真没人比自己穿得多。
⑤ “真该相信你的话,东北冬天里的冷只是个传说罢了。”
⑥ “也不是,是爱的温度太高了,我们感觉不到严寒。”他拉着她的手,幸福地说。
⑦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暖。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分居。她怀孕那年的寒假,她没有去他那里过年,他打电话说,等她生孩子时,他一定回来。可就在孩子出生前一个月,他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不幸牺牲了。家人对她隐瞒了真相,骗她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出国维和的任务,一年后任务结束再回来探亲。
⑧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⑨以前他在世时,他们也是一年见一次,每年冬天都是他俩最期盼的日子,现在他不在了,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
⑩她告诉他,等儿子长大了,让他考军校,毕业了还来老爸的连队参军。等她退休后,她也会来这里,到那时他们一家人就团聚了。
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连公婆都劝她再找一个人嫁了,她说,她觉得他从未离开过,她和他以前靠信件交流,后来用电话、网络联系,现在他们的交流方式只是退回到写信的年代,她每天晚上忙完了家务都习惯铺开信纸,写几句心里话,说说儿子,谈谈工作,絮叨一下家庭琐事……一周寄出一封信。她也会经常收到连队战士寄来的贺卡、照片和信件,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
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 (有改动)
14. 文章标题的中心语是“暖”,请你分析修饰语“八千里”的好处。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下面的提示,以“她”为陈述对象,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怀孕生子(丈夫牺牲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50 分)
18. [2023·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贫困中的相濡以沫,患难时的一个拥抱,回家时父亲等待的身影,离家时母亲细心的叮嘱……这些都是幸福啊!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当它到来时,心里就会暖洋洋、亮堂堂。那么就让我们来表达一下自己心中那份幸福的感受吧。
要求:(1)自拟一个包含“幸福”的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运用
1. (1)山舞银蛇 (2)高处不胜寒
(3)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5)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2. (1)萧索 (2)郑重其事 (3)十拿九稳 (4)眺望
3. C 【点拨】“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应改为“置之度外”。
4. D 【点拨】D 项删掉“随着”或“使”。
5. (1)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2)结构疏密得宜,点画顾盼呼应,轻灵随度
(3)D 【点拨】大闹青州道的是镇三山黄信。
(4)林冲。林冲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走投无路,只能在柴进的推荐下,上了梁山落草为寇。
二、阅读
(一)6. (1)全 (2)停息 (3)持,执
7. (1)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8. (1)曾经 (2)心意
9. 弼愠曰/ 方欲举法/ 而多方阻挠/ 何以整众
10. 范仲淹忧国忧民,能结合实情,替知军晁仲约讲情,使其免于一死,富弼却不以为然;范仲淹能预见将来之事,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由乙文可知,范仲淹做了以下两件事让富弼称他为“范六丈圣人”:①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能结合实情,替知军晁仲约讲情,使晁仲约免于一死。②范仲淹深谋远虑,他私下告诉富弼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指皇帝轻易杀臣子),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
乙文参考译文:
强盗张海率领大批人马快要到高邮了,知军晁仲约预料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要他们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事情传开以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是现在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心想,只要捐出金钱食物,就可以避免杀戮抢劫,一定很高兴。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就放过了知军。富弼生气地说:“我们正要宣扬法令,你却多方阻挠,这样如何治理百姓?”范仲淹私下告诉他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富弼颇不以为然。后来两人出巡边塞,富弼从黄河以北回来,到国都的城门下,却不让进入,又无法知道朝廷的心意,整夜彷徨于床边,感叹地说:“范六丈真是圣人啊!”
(二)11. B 【点拨】由第③段相关语句可知,B 项因果颠倒。故选B。
12. 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却不如明星结婚有关注度的例子,论证了“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加真实具体,增强了说服力。
【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由画线句子列举了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却不如明星结婚有关注度的例子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结合举例论证的作用作答即可。
13. ①学校可以开设劳动教育课程;②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参与到劳动当中;③媒体要不断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新闻宣传力度,营造重视劳动教育的舆论氛围。
【点拨】结合文章内容。从学校、家长、媒体等方面谈即可。
(三)14. “八千里”是二者相隔的空间距离,修饰“暖”字,意在告诉人们,如果有爱,即使时空遥远,相爱的人之间也很温暖。
【点拨】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结合第①段“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祖国的最北端……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分析,“八千里”是他和她之间相隔的空间距离。结合第段“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分析,“八千里”代表着时空距离,用来修饰“暖”字,表现了如果有爱,即使时空遥远,相爱的人之间也一定很温暖。
15. 她每年寒假都会去东北看他(他到东北参军) 她来到他牺牲的地方看他(丈夫牺牲一年后) 她用书信寄托思念
【点拨】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梳理。注意以“她”为陈述对象。
第一空:根据第⑦段“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暖。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分居”概括得出:她每年寒假都会去东北看他(他到东北参军)。第二空:根据第⑧段概括得出:她来到他牺牲的地方看他(丈夫牺牲一年后)。第三空:根据第段“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概括得出:她用书信寄托思念。
16. 内容上:承接上文她说北方冷,引起下文她每年寒假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写的信。结构上:承上启下。
【点拨】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内容上:根据第①段分析,“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承接上文她说北方特别冷。根据第⑨、段分析,“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引起下文她每年寒假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写的信。据此分析,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7. 小说通过他和她之间相隔八千里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爱不会因时空的距离而减少,只要爱在心里,就会感到温暖的主题。
三、作文
18. 思路点拨:
依据提示语,可从学习、家庭、生活等层面选材立意。拟题时,可选取与中心、素材有关的词语。
范文:
心田深处有幸福
时光翩跹,岁月流年,几许幸福之意留藏心田。
一本相册
“搞什么,大中午的,还让我到这巷子!”我撇撇嘴,埋怨好友。
“生日快乐!”好友冲我喊,递给我一个浅绛色的相册。“当初,我们就是在这条巷子里相识的。我想在这里庆祝你的生日。看,这可是我精选的相片,每一张都是我们珍贵的回忆。”
霎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眼眶有些湿润。两人相拥,流下了幸福的泪。
天际的白光下,我们手牵着手,带着暖心的礼物,带着永藏心田深处的幸福,走向回家的路。
一次谈话
“没关系,排名后退很正常。这次考差了,就把原因找出来,查缺补漏,争取下次考出你应有的水平。”
“不哭了,先把眼泪擦干。”班主任右手摩挲着我的后背,左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张纸巾。那纤细的大拇指与食指隔着纸巾触碰到我的脸庞,拭去我眼角的泪。
泪,干了;心,暖了。
“把卷子拿出来,老师和你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儿。”
班主任耐心地将我各科卷子分析了一遍,白色的卷子满是通红,冰冷的试卷有了温度,我心里有了幸福的感觉。
抬起头,夜已深。走廊里,暖黄的灯光亮着,冷而略带暖意的晚风吹过班主任的发梢,吹过我的脸庞。那夜,她给予我向前的动力,亦给我的心田带去了一丝幸福,让我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
一杯豆浆
凛冽的寒风无情地拍打窗户,天,一片昏暗。五点半的闹钟发出烦人的响声,我不情愿地掀开暖暖的被窝,起床。
与往日不同,今日厨房竟亮着昏暗的灯光。凑近,母亲煮豆浆的身影映入眼帘。
只见母亲把浸泡过的黄豆装进砂锅,小心翼翼地加入清水,放在炉上煮沸。接着,母亲旋开水龙头,接一碗冷水,再将煮好的黄豆盛出,放进冷水里——我隐约看见一张张黄豆皮散在水中。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微微侧身,眯眼,盯着薄薄的豆皮,一张一张地挑出来。随后,母亲将手抵在碗口,碗中的水顺着母亲的手流入水槽。接着,母亲把豆子和水倒入豆浆机,盖上盖子,按下开关,一阵低吟声随之响起。
不知多久,母亲把磨好的豆浆用滤网过滤,轻轻倒入锅中,放到电磁炉上,用勺子在锅中来回翻动,嘴里还念叨着:“女儿最近念着喝豆浆,外面买的不放心,自己做才知根知底。女儿天天早起晚睡,努力学习,这点小小的心愿定要满足她。”
一语落,心头暖。我默默走回房间,一滴滴幸福的泪滑过脸颊……
时光悄无声息地溜走,耳畔忽然响起母亲的呼唤,我跑过去餐桌边,发现母亲准备的豆浆正氤氲着幸福的雾……
一杯暖暖的豆浆,把凌冬温暖,给心灵送去一份永藏深处的幸福。
一本相册,虽薄,但饱含甜甜友谊;一张试卷,虽轻,却蕴含满满鼓励;一杯豆浆,虽少,却弥漫暖暖母爱;一份幸福,虽小,但永留心间,永驻心田深处!
点评:本文选材紧贴生活,富有真情实感;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抽象的幸福寄寓在形象的具体的小事中;结构上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让文章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