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9 09: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课程标椎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与过程,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正确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时空观念]:观察《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并结合教材文字,学生能自主梳理出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运用文字材料和图片,总结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辩证、客观认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历史的壮举;辨析新航路与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
[家国情怀]: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积极开拓的精神;领会中国古代科技对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激发奋发图强,再创辉煌的爱国情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内容,也是第三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有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而其影响单独放在第2课的学习中。
本课是下一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前提,也是本单元主题世界走向整体的开始。因为各条新航路的开辟,不仅为东西方的交往开辟了新的途径,更是使人类认识到了全新的世界,也为全球各地联系的建立和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条件。因而本课在世界史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过度作用。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难点:正确辨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年龄普遍处在15岁左右,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探索欲望较高,思维也较为活跃。经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自主阅读分析和归纳史料的能力,同时对本课新航路的开辟相关史实也有了基本了解,并不完全陌生。教学中,需要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围绕教学主线,多营造情景增加课堂代入感,多运用史料和图片,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化。
教学方法
1.按照“新航路开辟情况——动因和条件——其他航路”结构顺序授课。
2.情景代入法、历史地图法、史料分析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情境:1492年8月2日,一个航海家和他的87名船员,做完祷告,用罢圣餐,带着国王颁发的给印度和中国君主的国书,于清晨驶离。可是在茫茫大海航行了两个月,仍然迟迟见不到陆地,船员感到恐惧绝望,差点产生哗变,逼迫返航。最后,航海家答应船员,船只再坚持行驶五天,如果还没有找到大陆,就全部返航。就这样航海家性格坚毅,灵活果敢,以欺骗利诱等手段化解了矛盾。终于在接下来的一个早晨,一个水手突然惊叫了起来:“陆地!陆地!”,一开始水手们都不以为然,认为只不过又碰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而已,并没有多惊喜。可是,随着越来越靠近陆地,他们发现海岸线越变越长了,这才确认,这确实是块大陆。1492年10月12日,这位航海家带领着他的水手踏上了这边大陆,他给这片土地取名为圣·萨尔瓦多。当他看见当地土著的皮肤像非洲人一样时兴奋得手舞足蹈。欧洲人一直坚信,有黑人处,一定有黄金。10月28日,航海家与众人登陆古巴。他曾经在游说时,信誓旦旦地说,他航行的主要目的之一乃传播基督教。实际上,他只有一个目的,那是寻找黄金和香料,因为他连一个传教士都没带。
设问:这位航海家是谁?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他这次远航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设计意图】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经历,通过故事性语言,营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后续学习进行铺垫,使学生能较快的进入本课相关的历史情境中,并由此激发探究新航路开辟动因的积极性。
过程一:讲授“旧航路和新航路”概念
过程二: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讲授大航海时代开启前的西欧情况,简介葡萄牙亨利王子对于航海事业的贡献。
西欧局势动荡,各国争斗激烈。葡萄牙和西
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设计意图】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后续知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时间 人物 国籍 航线 成就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1493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介绍哥伦布航海大发现过程;设问:假如你是哥伦布你将如何说服西班牙女王支持你的航海冒险活动?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培养时空观念;给学生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后面理解“动因”做准备。
动因
材料1:必须牢牢记住的是,整个11世纪到15世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不管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短期来看,中世纪社会都一直收到货币短缺的威胁。
材料2: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3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两不相容。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必定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伸入并占有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4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需要大量金银财富,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根本原因)
材料5:马克·波罗这样描述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译《马可·波罗行纪》
社会动因:《马可 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黄金和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材料6: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材料7 教材P38历史纵横
思想动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鼓励冒险进取的精神。
材料8: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宗教动因:传播基督教
材料9: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数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
——周一良、吴于崖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政治动因: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材料10
直接动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对传统商路征收重税,需要寻找新的商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增加对历史材料的总结能力;着重讲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其他主要原因,进一步能理解新航路开辟所具有的的必然性。
条件
讲授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条件:1.积累了航海经验(结合亨利王子航海事业),地理知识日益丰富(地圆学说、季风和洋流知识)
2.航海仪器的进步:星盘和罗盘
3.造船技术的提高(三角帆多桅船),火炮的配备等。
4.王室的资助
(地圆学说) (季风与洋流知识)
(星盘) (星盘)
(三角帆多桅船) (王室资助)
【设计意图】通过部分示意图和实物图,加强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的内容记忆,理解新航路开辟具备的可能性。
过程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对其他航路开辟的情况做标记;教师随机点名提问学生“其他航路开辟的情况”,检查学生自主阅读情况。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英国 1497年 卡伯特 发现纽芬兰岛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荷兰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18上半叶 维塔斯·白令等人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英国 1578年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影 响 1.开辟了高纬度通往亚洲的路线和探寻了南半球新世界,进一步丰富人类的地理知识。 2.众多航线的开辟。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联系。世界联系加强,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行整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体现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
过程四:小组合作探究“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异同”,完成相应的表格填写,随机小组成员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比较项 郑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不同点 目的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 海外寻金;打破商路封锁;传播宗教
性质 政治行为 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影响 经济 七次远航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中止,后续航海业发展衰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也初现雏形;航海业后续发展蒸蒸日上
政治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增高了明朝的影响力 掀起了殖民热潮,对亚非美地区人民造成严重伤害
相同点 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间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热情,调节学习状态。
过程五:完成本课学案习题;结语: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国务院将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中国人将来必定会在海洋上有更辉煌的成就!
【设计意图】及时检测,当堂反馈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本课基础知识点。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