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示范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示范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8 22:37:48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六》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六》有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在认识几个处所名称的同时引导学生认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准确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能猜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写话”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展示台”延续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展示了班级图书的管理及借阅情况,引导学生爱惜图书。 “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悯农(其一)》,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爱阅读”通过学习《最大的“书”》这篇短文,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5.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教学难点
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明和妹妹去参观,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2.出示8种单位处所的名称及相应图片。
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
研究所 派出所 哨 所 诊 所
3.请学生认一认。
4.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单位处所具体的职能。
5.出示生字:博、馆、览、技、育、研、究、哨、诊。
6.同桌互认生字。
7.游戏识字,玩看图说名称的游戏。
【设计意图】这是对生字的识记和书写设计的环节。通过读词语、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等方法识记生字和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二、字词句运用
(一)下面这些字你能写对吗?
1.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含、迎、留、荡、满、敬”。
2.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3.请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写字时注意了什么。
4.教师点评、总结。
同学们在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字的结构,不同结构的字每部分的大小和位置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
(二)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出示书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
2.和同桌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先说句子的意思,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点拨。
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如“泄露”,句子的前半部分是说“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从“不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件事情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泄露”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还可以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如“喧闹”可用“热闹”代替,所以“喧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热闹”。当然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可以直接查词典。
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泄露: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喧闹:喧哗吵闹。
【设计意图】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诲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有多种方法,设计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指导理解词语意思的途径有很多种,让学生在学习中总结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三、展示台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说说大家是怎样爱惜图书的。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展示的内容承接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班级图书管理和借阅情况。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加油站,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还练习了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并能结合语境,利用反义词猜猜词语的意思。经过上个单元建立《图书借阅公约》,我们再次展示如何遵守公约,管理班级图书角。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多积累和运用,并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借助课上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和积累。
五、课后巩固
读一读、连一连。
【设计意图】当堂巩固字词认读。
六、布置作业
选择今天学过的词语做成词语卡。
【设计意图】巩固课时目标。
2《语文园地六》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2.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2.自主阅读《最大的“书”》。
教学难点
感悟《悯农(其一)》所蕴含的感情,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悯农(其二)》这首古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有关农民的诗,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板书课题:悯农(其一),老师教读,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
1.投影列出学习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检查读。(同桌交流)
2.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
悯:同情。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犹:还。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四)品析体会。
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粮食的生长规律)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农民辛勤地种着田,期待丰收)
(4)可农夫等到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一议:这真是触目惊心的结局!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
(五)读读背背。
1.齐读古诗。
2.学生自由背诵。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和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诗意思的初步了解,从而达到对诗歌含义的理解。积累古诗,从古诗画面入手,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之风光不仅仅是美好,还有苦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二、我爱阅读
(一)导入。
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你能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学生自由交流)
那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和书有关的短文。(板书: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通过读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指名说)
(二)细读品味。
1.读书品味:最大的 “书”指的是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
(2)从哪些句段中你知道“书”指的是岩石呢?请生读相关段落。
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
(3)看插图,比较思考:岩石和普通的书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点: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不同点:岩石是石头,普通的书是纸质的。
2.品读感悟:为什么把岩石称为最大的“书”?
(1)生自由读书,分组讨论。
(2)提问交流,师相机指导。
(3)拓展延伸,介绍化石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问题的引导,在汇报交流中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课件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李绅所写的《悯农(其二)》,了解了大自然之风光不仅仅是美好,还有苦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同时,我们学习了《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希望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孩子。
【设计意图】借助课上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和阅读。
四、课外拓展
1.了解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2.了解地层和化石。
与人类发展历史相比,地球的历史漫长而复杂得多。达 芬奇曾经指出:地球是一本书,这本书早于文字记载,科学的任务是辨读地球自身的历史痕迹。辨读地球历史的依据是地层和化石。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天然地质史书,地层好比书的每一页,化石则是每页中清楚的文字。地层就是按时代先后沉积下来的岩层,化石就是在沉积地层中保存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的化石相对应。研究地层和化石,可推知地球发展的年代、地壳运动情况、古地理古生物环境等实况,对人类认识地球的发展史有重要意义。比如,在珠穆朗玛峰顶发现了鱼类化石,便可推知这里曾是大海;在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达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五、布置作业
背诵《悯农(其一)》。
【设计意图】巩固课时目标。
2《语文园地六》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2.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教学重点
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教学难点
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自然传奇》片段,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2.同学们,大自然如此神秘又美丽,你对它有什么好奇之处?今天就写写你的疑问。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谈谈自己眼中的自然
1.结合本单元课文谈谈。
2.结合自己了解到的课外知识和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触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拓展,实现多维思考。
三、质疑大自然
1.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
2.指名说。
3.齐读书本上的一段话。
4.请学生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学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由老师解答。
5.除了这些,你对大自然还有什么疑问呢?(指名说)
6.你能将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吗?
①鸟儿为什么会飞?
②青蛙为什么冬眠?
③乌龟的寿命为什么那么长?
④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黄?
⑤鱼睡觉时眼睛为什么睁着?
⑥哪些植物会发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写话,目的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独立写话
1.出示写话要求:
(1)每句话写完后用问号。
(2)一行只写一个问题。
(3)注意书写规范。
2.学生独立写。
3.展示一两篇优秀写话作品。
4.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自己的问题,并请小伙伴解答问题,要是无法解答,回家后请爸爸妈妈解答。
【设计意图】明确写话要求,鼓励学生多写几句,写完之后,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可真神奇。可是,只要我们敢于探究,细心观察,大自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被我们解决。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保持一颗好奇心,多问“为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课上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好奇心。
六、课外拓展
推荐阅读《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拓展,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七、布置作业
你对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有疑问?写下来,做成卡片,和同学们互相问一问。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提问,拓宽学生的思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