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垂老别》
杜甫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思考:这两首诗分别反映了唐朝的哪个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材料一: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统治阶级内部,文臣武将之间矛盾尖锐
材料二: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把朝政教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三: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材料四: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节度使势力膨胀,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
节度使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外重内轻,威胁中央政权
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长官称节度使,兼管营田、民政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最高长官
节度使?
唐玄宗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的重要地区设置军镇,这样造成唐朝兵力上的外重内轻,由于天宝年间唐玄宗不理朝政,又重用奸相,节度使拥兵自重权力越来越大,总揽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2、安史之乱
755年-763年
材料一:东至郑卞,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根据材料,说说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影响
1、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归降和增设的节度使独霸一方,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杨贵妃应对安史之乱负责任吗?
这显然是后人为唐政府推御责任的托辞,与自古以来的美女亡国论同出一辄。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多方面结合的结果。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藩镇割据日趋严重
高力士
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宦官专权 第一阶段 批阅奏折
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
宦官专权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大家都内里坐,外事全凭老奴处置
皇帝老儿,咱俩
到底谁听谁的,
嗯?!
唐末宦官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宪宗以后到唐亡的9个皇帝,除敬宗以太子身份即位外,其余的都是由宦官废立。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经济
政治
755—763年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安史之乱
原因
时间
经过
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影响
二、黄巢起义
背景:
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黄巢起义
875—884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带来致命打击。
流动作战
相关史事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黄巢像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顽强不懈的斗争精神与必胜的信念。
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朱温
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2.南方地区又出现哪些政权?
五
代
十
国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政权 朝代 时间
吴 902-937
南方:十国 同时并存 前蜀 907-925
楚 907-951
吴越 907-978
闽 909-945
南汉 917-971
南平 924-963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北方) 951-979
政权 朝代 时间
北方:五代 前后更迭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7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907——960年)
(902——979年)
凉糖浸寒粥
梁唐晋汉周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乱中原乱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五代十国的根源: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01
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容易混淆的事件: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温建立后梁。
误区
历史事件 时间 影响
安史之乱 755—763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唐朝后期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唐朝统治开始瓦解
朱温建后梁 907年 标志着唐朝灭亡
以史为鉴: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戒奢从简。
第二,作为君王应当励精图治,勤于政事。
第三,亲贤臣,远小人。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本单元学习了唐朝的兴衰,你认为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迪?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
3.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时监督他们的工作并考核其业绩。
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
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朱温夺权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测试评价
A
2.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起义军攻入了长安
B.起义军建立了政权
C.黄巢起义彻底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腐朽统治
C
3.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
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形成了自己
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
控制,他们拥兵自重,互相兼并。藩镇
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