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4 15:23: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22·梧州) 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正在形成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属于“南北对话”的环流过程是(  )
A.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 B.美国向中国出口技术
C.非洲从中国进口汽车 D.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
2.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是(  )
A.能源供应紧张,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B.技术落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技术
C.主要出口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低廉
D.人口老龄化,需从国外输入劳动力
3.(2022八下·永年期末)下列不属于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D.是负责任的大国
4.(2022八下·防城期中)进入21世纪我国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就(  )
①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季和夏季奥运会②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⑤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5.(2022·电白模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先后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展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下列对中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是发达国家,地大物博
B.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C.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疫情
D.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1九上·揭东期中) 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叶已经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读某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产量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在主要产茶国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中国 D.日本
7.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  )
A.积极鼓励发达国家种植茶树,增加出口创汇
B.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
C.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改变茶树生长习性,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
(2021·石家庄)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
9.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调整能源结构
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③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
④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
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2021·绵竹模拟)2021年4月29日,伴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相比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作为空间站建设的后起之秀主要的弱项是(  )
A. 资金不足 B.技术经验缺乏
C.人才资源缺失 D.工业基础薄弱
11.(2021七下·汝南期中)据俄媒报道:2019年俄罗斯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汉语被纳入俄罗斯国家统考试,可能的原因是(  )
①中俄关系日益密切 ②俄罗斯和中国陆上相邻
③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④中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21八下·安阳期末)我国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先污染,后治理
B.边污染,边治理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2021八下·连州期中)自2019年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地区就成为全球重疫区,口罩、医用手套、防护衣、呼吸机等个人防护设备和公用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成为全球性极缺资源,跨区域的医疗物资资源调配就成为疫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图示意近期我国医疗物资资源调配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2019年年底以来,欧美地区防疫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增大
B.因疫限电,医疗物资生产量减少
C.人口外迁,医疗企业劳动力短缺
D.暴雪频发,医疗物资运输量降低
14.我国防疫物资资源大量调拨到世界各地,有利于我国(  )
A.保障物资输出,降低贸易顺差 B.增加科技投人,提高科技水平
C.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人 D.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合作
15.(2021·立山模拟)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
A.港珠澳大桥的建成
B.“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
C.建成世界最高的高原铁路
D.中国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援助
二、综合题
16.读某年3月15至18日雾霾天气分布图和PM2.5主要污染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的破坏,图示为   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有    等。
(2)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    发展战略。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①积极参与环保活动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环境教育④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的商品
17.(2016·玉林)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利用海运,其具有运量   、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所航行海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的   带,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
(2)从图上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亚洲出发,经过①   海峡,穿过②   洋,到达③   洲.
(3)沿线城市加尔各答所在的国家是   ,加尔各答位于该国“母亲河”   河下游,是该国最大的   (棉或麻)纺织工业中心.
(4)内罗毕所在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该地区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请简述其原因.   .
18.(2018八上·龙岩期末)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   面积广大。
(2)我国森林资源丰富,A是   山脉,为我国   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B为   林区。C为   省,受   气候(类型)的影响,森林覆盖率高。
(3)水能是天然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图示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第二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交界处。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口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5)“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请提一个与此主题有关的生活中的“金点子”: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点评】(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本题考查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巴西和中国都为发展中国家,A错误;美国为发达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B正确;非洲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错误;泰国位于东南亚,也属于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答案为:B。
2.由题可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显着增加,能源供应紧张,例如石油资源需大量向国外进口,A正确;我国主要向发展中经济体出口技术,B错误;我国主要向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再向发达经济体出口中间产品,C错误;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现阶段也没有从国外输入劳动力,D错误。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要做负责任的大国,由于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人口多,国际环境复杂等原因,我国海面临着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区域发展不平衡 、海洋权益面临挑战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不属于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进入21世纪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题意①③④正确,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202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但长期的快速发展,积累和遗留的各种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②贫富差距过大,地区之间严重不平衡。
③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增大。
④市场和资源环境有待改善。
5.【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A.中国地大物博,但还是发展中国家,A符合题意;
B.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B不符合题意;
C.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疫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国情,理解解答即可。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6.C
7.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解析】【点评】(1)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2)本题考查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的目的,根据题意理解解答即可。
6.读图分析可知,在主要产茶国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根据题意可知, 茶叶已经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8.B
9.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点评】(1)中国最近做出的碳排放承诺引发全世界关注,“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是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显示,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和工业系统的零碳排放。
(2)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出行是一种降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在出行中,主动采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如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
8.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说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9.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始终对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量采取严肃负责态度,通过“碳中和”的推行为降低碳排放做出了世界性贡献。具体措施包括:①调整能源结构、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③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④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0.【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 相比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作为空间站建设的后起之秀主要的弱项是:由于起步晚,技术经验缺乏。而在资金、人才、工业基础方面我国都不逊色。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相比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作为空间站建设的后起之秀主要的弱项,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近年来,俄罗斯将汉语科目的考试作为国家统一考试,是由于俄罗斯与中国陆地相邻,相互间的贸易往来密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加上中俄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需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与俄罗斯属于邻国,经济往来密切,同时我国随着不断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12.【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会破坏环境;“边污染,边治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答案】13.A
14.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点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探讨研究国际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技术,实现技术解决问题。
13.主要原因是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大,短时供给不足,A正确。限电对于医疗物资的生产影响微弱,欧美国家能源供给基础好,不会出现大规模长时间限电的情况,B错误。疫情期间,岀入境要求严 格,人口外迁数量少。C错误。暴雪频发的情况下,会导致运输量短时间有所下降,但不会造成长期严重短缺。D错误。故答案为:A。
14.产品出口增加会扩大贸易顺差,A错误。防疫物资一般科技水平较低,物资的调拔与科技投入和科技水平关系不大,B错误。物资的生产并未形成新的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不会吸引国际人口迁入,C错误。通过防疫物资的大批输出,可以发挥我国自身制造能力强的优势,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D正确。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注意设问强调“负责任大国”,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建成世界最高的高原铁路体现了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冠病毒疫情防控援助能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大国”。故答案为:D。
【点评】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我国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16.【答案】(1)大气;工业、汽车尾气
(2)可持续
(3)①②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雾霾为大气污染,PM2.5是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污染源是燃煤、汽车尾气等。(2)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3)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中学生应该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点评】(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
(2)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17.【答案】(1)大;热
(2)马六甲;印度;欧
(3)印度;恒;麻
(4)资源丰富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1)“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利用海运,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所航行海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的热带,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2)读图可得,①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②是印度洋,③是欧洲.(3)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母亲河”恒河下游;(4)内罗毕所在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该地区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其原因是资源丰富.故答案为:(1)大;热;(2)马六甲;印度;欧;(3)印度;恒;麻;(4)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熟记教材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构想.“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了亚洲、非洲、欧洲.
18.【答案】(1)山区
(2)长白;东北;西南;福建;亚热带季风
(3)一;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众多或稠密
(5)不用或少用一次筷子、纸质贺卡;回收利用废旧纸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课本,循环使用等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在世界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是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众多的山脉,大小相连,绵延不断,呈网格状分布于全国。雄踞于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3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2)我国森林资源丰富,A是长白山脉,为我国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B为西南林区。C为福建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森林覆盖率高。
(3)图示中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建水电站。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5)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保护森林的有效途径,不用或少用一次筷子、纸质贺卡,回收利用废旧纸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课本,循环使用等。
故答案为:(1)山区;(2)长白;东北;西南;福建;亚热带季风;(3)一;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4)众多或稠密;(5)不用或少用一次筷子、纸质贺卡;回收利用废旧纸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课本,循环使用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土地类型的分布状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22·梧州) 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正在形成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属于“南北对话”的环流过程是(  )
A.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 B.美国向中国出口技术
C.非洲从中国进口汽车 D.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
2.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是(  )
A.能源供应紧张,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B.技术落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技术
C.主要出口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低廉
D.人口老龄化,需从国外输入劳动力
【答案】1.B
2.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点评】(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本题考查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巴西和中国都为发展中国家,A错误;美国为发达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B正确;非洲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错误;泰国位于东南亚,也属于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答案为:B。
2.由题可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显着增加,能源供应紧张,例如石油资源需大量向国外进口,A正确;我国主要向发展中经济体出口技术,B错误;我国主要向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再向发达经济体出口中间产品,C错误;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现阶段也没有从国外输入劳动力,D错误。故答案为:A。
3.(2022八下·永年期末)下列不属于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D.是负责任的大国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要做负责任的大国,由于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人口多,国际环境复杂等原因,我国海面临着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区域发展不平衡 、海洋权益面临挑战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不属于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2022八下·防城期中)进入21世纪我国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就(  )
①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季和夏季奥运会②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⑤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进入21世纪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题意①③④正确,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202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但长期的快速发展,积累和遗留的各种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②贫富差距过大,地区之间严重不平衡。
③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增大。
④市场和资源环境有待改善。
5.(2022·电白模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先后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展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下列对中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是发达国家,地大物博
B.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C.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疫情
D.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A.中国地大物博,但还是发展中国家,A符合题意;
B.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B不符合题意;
C.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疫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国情,理解解答即可。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1九上·揭东期中) 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叶已经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读某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产量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在主要产茶国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中国 D.日本
7.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  )
A.积极鼓励发达国家种植茶树,增加出口创汇
B.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
C.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改变茶树生长习性,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
【答案】6.C
7.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解析】【点评】(1)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2)本题考查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的目的,根据题意理解解答即可。
6.读图分析可知,在主要产茶国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根据题意可知, 茶叶已经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石家庄)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
9.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调整能源结构
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③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
④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
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8.B
9.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点评】(1)中国最近做出的碳排放承诺引发全世界关注,“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是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显示,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和工业系统的零碳排放。
(2)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出行是一种降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在出行中,主动采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如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
8.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说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9.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始终对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量采取严肃负责态度,通过“碳中和”的推行为降低碳排放做出了世界性贡献。具体措施包括:①调整能源结构、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③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④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0.(2021·绵竹模拟)2021年4月29日,伴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相比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作为空间站建设的后起之秀主要的弱项是(  )
A. 资金不足 B.技术经验缺乏
C.人才资源缺失 D.工业基础薄弱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 相比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作为空间站建设的后起之秀主要的弱项是:由于起步晚,技术经验缺乏。而在资金、人才、工业基础方面我国都不逊色。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相比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作为空间站建设的后起之秀主要的弱项,理解解答即可。
11.(2021七下·汝南期中)据俄媒报道:2019年俄罗斯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汉语被纳入俄罗斯国家统考试,可能的原因是(  )
①中俄关系日益密切 ②俄罗斯和中国陆上相邻
③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④中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近年来,俄罗斯将汉语科目的考试作为国家统一考试,是由于俄罗斯与中国陆地相邻,相互间的贸易往来密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加上中俄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需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与俄罗斯属于邻国,经济往来密切,同时我国随着不断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12.(2021八下·安阳期末)我国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先污染,后治理
B.边污染,边治理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会破坏环境;“边污染,边治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021八下·连州期中)自2019年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地区就成为全球重疫区,口罩、医用手套、防护衣、呼吸机等个人防护设备和公用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成为全球性极缺资源,跨区域的医疗物资资源调配就成为疫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图示意近期我国医疗物资资源调配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2019年年底以来,欧美地区防疫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增大
B.因疫限电,医疗物资生产量减少
C.人口外迁,医疗企业劳动力短缺
D.暴雪频发,医疗物资运输量降低
14.我国防疫物资资源大量调拨到世界各地,有利于我国(  )
A.保障物资输出,降低贸易顺差 B.增加科技投人,提高科技水平
C.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人 D.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合作
【答案】13.A
14.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点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探讨研究国际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技术,实现技术解决问题。
13.主要原因是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大,短时供给不足,A正确。限电对于医疗物资的生产影响微弱,欧美国家能源供给基础好,不会出现大规模长时间限电的情况,B错误。疫情期间,岀入境要求严 格,人口外迁数量少。C错误。暴雪频发的情况下,会导致运输量短时间有所下降,但不会造成长期严重短缺。D错误。故答案为:A。
14.产品出口增加会扩大贸易顺差,A错误。防疫物资一般科技水平较低,物资的调拔与科技投入和科技水平关系不大,B错误。物资的生产并未形成新的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不会吸引国际人口迁入,C错误。通过防疫物资的大批输出,可以发挥我国自身制造能力强的优势,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D正确。故答案为:D
15.(2021·立山模拟)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
A.港珠澳大桥的建成
B.“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
C.建成世界最高的高原铁路
D.中国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援助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注意设问强调“负责任大国”,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建成世界最高的高原铁路体现了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冠病毒疫情防控援助能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大国”。故答案为:D。
【点评】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我国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二、综合题
16.读某年3月15至18日雾霾天气分布图和PM2.5主要污染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的破坏,图示为   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有    等。
(2)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    发展战略。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①积极参与环保活动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环境教育④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的商品
【答案】(1)大气;工业、汽车尾气
(2)可持续
(3)①②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雾霾为大气污染,PM2.5是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污染源是燃煤、汽车尾气等。(2)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3)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中学生应该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点评】(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
(2)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17.(2016·玉林)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利用海运,其具有运量   、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所航行海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的   带,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
(2)从图上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亚洲出发,经过①   海峡,穿过②   洋,到达③   洲.
(3)沿线城市加尔各答所在的国家是   ,加尔各答位于该国“母亲河”   河下游,是该国最大的   (棉或麻)纺织工业中心.
(4)内罗毕所在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该地区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请简述其原因.   .
【答案】(1)大;热
(2)马六甲;印度;欧
(3)印度;恒;麻
(4)资源丰富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1)“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利用海运,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所航行海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的热带,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2)读图可得,①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②是印度洋,③是欧洲.(3)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母亲河”恒河下游;(4)内罗毕所在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该地区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其原因是资源丰富.故答案为:(1)大;热;(2)马六甲;印度;欧;(3)印度;恒;麻;(4)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熟记教材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构想.“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了亚洲、非洲、欧洲.
18.(2018八上·龙岩期末)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   面积广大。
(2)我国森林资源丰富,A是   山脉,为我国   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B为   林区。C为   省,受   气候(类型)的影响,森林覆盖率高。
(3)水能是天然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图示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第二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交界处。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口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5)“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请提一个与此主题有关的生活中的“金点子”:   。
【答案】(1)山区
(2)长白;东北;西南;福建;亚热带季风
(3)一;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众多或稠密
(5)不用或少用一次筷子、纸质贺卡;回收利用废旧纸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课本,循环使用等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在世界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是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众多的山脉,大小相连,绵延不断,呈网格状分布于全国。雄踞于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3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2)我国森林资源丰富,A是长白山脉,为我国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B为西南林区。C为福建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森林覆盖率高。
(3)图示中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建水电站。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5)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保护森林的有效途径,不用或少用一次筷子、纸质贺卡,回收利用废旧纸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课本,循环使用等。
故答案为:(1)山区;(2)长白;东北;西南;福建;亚热带季风;(3)一;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4)众多或稠密;(5)不用或少用一次筷子、纸质贺卡;回收利用废旧纸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课本,循环使用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土地类型的分布状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