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印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到了破坏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西南季风的影响 D.地势低平的影响
2.印度每年旱涝灾害严重,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B.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原
C.西南季风强弱不同,降水季节不稳定 D.全年高温多雨
3.日本平均每年火山、地震次数多达1500多次,比吃饭的次数还多,这是因为
A.日本多山地 B.日本是岛国
C.日本国土狭长 D.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
4.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A.石油 B.煤炭 C.铁矿石 D.水能
5.日本的传统服饰是( )
A.旗袍 B.西服 C.和服 D.牛仔服
读“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图甲)、“印度的地形图”(图乙)和“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图”(图丙),完成下面小题。
6.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图甲中,印度6~9月盛行风向为(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7.印度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地区 B.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区
C.气温较高的平原地区 D.年降水量多于1000毫米的地区
印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是人口众多。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实行 “绿色革命”,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印度教教徒视牛为神,所以印度的牛不计其数。为了提高牛的经济价值,增加牛奶产量,从1977年起,印度开展了“白色革命”。印度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又推行“蓝色革命”的构想。完成下面小题。
8.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区域(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9.水稻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平原 B.北部地区
C.德干高原西北部 D.恒河下游地区
10.印度半岛周围的海域分别是( )
A.阿拉伯海、南海和大西洋 B.阿拉伯海、红海和印度洋
C.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 D.阿拉伯海、红海和大西洋
1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 )
A.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B.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C.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D.鄂毕河、伏尔加河、叶尼塞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有望在五年内超过印度,成为服务外包第一大国。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空间变化特点是( )
A.由软件中心扩展到内陆 B.由首都扩散到首都周边
C.由软件中心扩展到西部沿海中小城镇 D.由软件中心扩展到矿产资源地
13.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要赶超印度,必须做到( )
①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劳动力数量 ②吸引人才,注重创新 ③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 ④降低工资,使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一艘从中东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15.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D.地形的影响
16.印度德干高原是世界重要的小麦产区,但产量不稳定。其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土壤贫瘠 C.热量条件不足 D.平原面积狭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3月24日宣布“封城”,但农业生产活动却在4月20日后全面放开,包括农民田间作业、农业机械收割、农业机构采购农产品及所有渔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和饲料供应等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印度农业活动不顾“封城”防疫4月20日后全面放开,说明农业生产活动( )
A.受疫情影响小 B.不受政策影响 C.有一定季节性 D.受工业影响大
18.由图可看出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此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A.自然条件 B.工业分布 C.种植习惯 D.交通条件
19.根据图示农作物分布特征,可推断加尔各答是印度的( )
A.棉纺织中心 B.麻纺织中心
C.面粉加工中心 D.肉牛加工中心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和“乙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20.据图分析,乙城市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1.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西北部和东北部 B.西北部和半岛沿海
C.西北部和东南部 D.东北部和半岛沿海
22.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恒河三角洲生产棉花
B.印度麻纺织工业主要在孟买
C.印度煤、铁、锰资源不丰富
D.印度的电子工业在班加罗尔
二、解答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其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水平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
材料二印度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但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材料三下图为“南亚季风图”。
(1)印度与美国的经济商谈可称为“____”(选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印度承接美国软件外包业务的优势条件之一是劳动力成本____。
(2)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印度粮食生产与气候关系图,请在横线上填出适当的内容。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印度属于南亚地区,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故选:C。
2.C
【详解】引起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里受到西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当西南季风强时,会造成洪涝灾害,当西南季风弱时,会造成干旱灾害。故选C。
3.D
【详解】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因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根据题意。故选D。
4.D
【详解】试题分析: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水能,落差大,降水丰富,矿产资源缺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知识。
5.C
【详解】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和服,故C正确;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西服是欧系服装,牛仔服原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淘金热时期所穿着的一种用滞销帆布制作的上衣,故ABD错误。故选C。
6.C 7.B
【分析】6.印度是一个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图中所示每年的6-9月印度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故选C。
7.由图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图可以看出,印度的小麦主要种植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区,这些地区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故选B。
8.C 9.A 10.C
【分析】8.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各地区差异大,人们将亚洲划分六个分区,图中的印度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南亚,故选C。
9.印度是一个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全年高温、夏季多雨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水稻是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地势平坦的东北部平原及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平原,故选A。
10.印度半岛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西部是阿拉伯海,东部是孟加拉湾,南部是印度洋,故选C。
11.C
【详解】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都是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自西向东依次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其中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故选C。
12.C 13.B
【解析】12.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中心,到了90年代向软件产业中心的周围小城镇扩张,到了21世纪初扩展至西南沿海的中小城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要赶超印度,必须做到吸引人才,注重创新;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②③正确,B正确;服务外包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排除①,排除AD;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是主要因素,排除④,排除C;故选B。
14.C
【详解】从中东往我国运送的石油经过的路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我国,所以一艘从中东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需要经过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C对,ABD错。故选C。
15.A
【详解】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主要来自饱含印度洋暖湿水汽的西南季风;旱季受来自陆地干燥的东北季风影响。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频繁,A正确,B不符合题意。森林遭到破坏和地形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但不是影响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6.A
【详解】印度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来自夏季的西南季风,但西南季风不稳定,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易出现水旱灾害,使小麦产量不稳定,A正确;土壤贫瘠会导致产量低,但不会使产量不稳定,B错;德干高原纬度低,为热带地区,热量充足,C错;平原面积狭小可造成种植面积小,产量低,不会导致产量不稳定,D错。故选A。
17.C 18.A 19.B
【分析】17.农业生产活动受疫情影响大,A错误。农业活动会受到政策影响,B错误。印度农业活动不顾“封城”防疫4月20日后全面放开,说明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季节性,受气候影响大,不能说明其受工业影响大,C正确,D错误。故C符合题意。选C。
18.农业的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图中可知,印度的水稻分布在水热资源丰富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种植在山区等,这充分说明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受自然条件影响。故A符合题意。选A。
19.图中可知,加尔各答附近种植黄麻,可推断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中心(靠近黄麻原料地)。故B符合题意。选B。
20.B 21.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印度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种植的空间分布。读右图看分布,读左图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20.读左图看气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在16℃以上,可判读为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季风显著,可判读为降水分旱雨两季,所以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故B正确。
21.读右图看小麦和水稻种植的空间分布,可知水稻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印度半岛的沿海,故D正确。
22.D
【详解】根据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可知,印度恒河三角洲生产黄麻,印度麻纺织工业主要在加尔各答,印度煤、铁、锰资源丰富,印度的电子工业在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产业的发源地。故正确的是D。
23.(1) 南北对话 低
(2) 西南 少 雨 水旱(旱涝)
【分析】本题以印度的资料和“南亚季风图”为材料,共设置二个小题,涉及南北对话、劳动力成本、印度粮食生产与气候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
(2)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旱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形成雨季。但是由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粮食生产很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