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液体压强》练习 实验专题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对比 _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 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实验中。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课上,小芳和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在小芳设计的甲、乙、丙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_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用于以下 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滑块从斜面上滑下,通过其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比较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_______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在甲、乙两实验基础上,继续 _______;
(4)小华将放有钩码的小桌正放在硬木板上,如图丁所示。观察到木板没有明显的形变。与图丙比较压强p丁_______p丙(选填“<”、“=”或“>”)。
3.物理兴趣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倒立和正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增大压强的有_______(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4)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和_______。
(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该控制________相同,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小亮应该_______改变压力的大小。
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5)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5.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5)若甲图中A物体对泡沫的压强为p1,把甲图A下面的泡沫换成平木板时,A对木板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p2(大于/小于/等于)。
6.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下列实例中与这一原理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铁路下铺枕木 B.将菜刀磨得锋利 C.书包背带做得宽大
(3)画出丙图中桌子的受力示意图。______
7.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为了检查___________;将探头放进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在液体的压力作用下会___________(选填“内凹”或“外凸”),若液体的压力越大,橡皮膜的形变程度会越___________;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_变化而判断的;
(2)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在图乙所示烧杯的a、b位置处,可以观察到探头在___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较大;将探头继续放入水中越深,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就越___________,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图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另一烧杯的液体中,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与探头在图乙中的b位置相同,观察两烧杯中的液面可知,烧杯丙中的液体密度ρ液___________ρ水(选填“>”“<”或“=”);若U形玻璃管足够长,U形玻璃管内选用密度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液体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可知;同种液体,______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U形管左右两液面______;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______(选填“c”或“d”)位置处。
9.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8
2 水 5 朝上 4.8
3 水 5 朝侧面 4.8
4 水 10 朝侧面 9.5
5 水 15 朝侧面 14.2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4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比较序号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10.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边液面的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两图进行比较,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是:_____;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将桌面上两杯没有标签的清水和盐水区分开。于是他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a、b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b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要说明理由:_____。
1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选填“好”或“差”);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______;
(5)某同学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戊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______。
A.锥形瓶 B.烧杯
C.量杯 D.量筒
12.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5号管装入盐水,其它管装入水。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 ______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 ______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而两管薄膜鼓起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 ______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由此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___________是否有关,并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
13.小王对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提出两种猜想:
(1)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高度有关;
(2)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
于是他对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研究,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侧壁开口处包有相同的橡皮膜,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容器侧壁开口处与水面的距离从左往右分别为h1、h2、h3、h4、h5且h1< h2< h3=h4=h 5,橡皮膜的鼓起情况及相关现象如图所示(图c、d、e橡皮膜鼓起程度相同)。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小王观察图(a)、(b)、(c)的实验现象认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随着液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小王的结论正确与否,并阐述理由(写出一个理由即可)。
小王的结论是___________的,理由:___________。
14.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_相等。
答案:
1.压力 受力面积 甲、丙 大 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凹陷程度 C
2. 海绵的凹陷程度 B 受力面积 增加桌面上砝码的质量,并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
3.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D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受力面积 改变其中一瓶水的质量
4.凹陷 见解析 乙和丁 见解析 控制变量法
5. 泡沫的凹陷程度 转换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等于
6.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乙、丙 明显 B
7.压强计是否漏气(气密性) 内凹 大 高度差 b 大 深度 < 较小
8.深度 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越深 高度差越大 c
9.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或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0. 高度差 深度 乙丙 同一深度,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变大 不可靠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11.差 深度 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无关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C
12.压强 深度 无关 密度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产生压强越大
13. 橡皮膜的鼓起程度 不正确 见解析
14.压强 深度 无关 密度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