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做一回宋朝的改革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做一回宋朝的改革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16 22:1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5课做一回宋朝的改革者——活动与探究之二活动目标
一、对宋朝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了解两宋发生过的战与和关系,以及辽、西夏、金和蒙古4个民族政权的民族特点。
二、做宋朝的改革者,首先要对宋朝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课,了解宋朝冗官、冗兵、冗费的情况,加深对宋朝软弱挨打现象的理解。
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其经济、文化、科技之强,人才之盛较之汉唐有过之而无不及。宋朝虽在内治方面十分有效,但外患深重,积贫积弱。通过围绕宋朝的问题及改革展开活动,激发学习宋朝历史的兴趣,培养自主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准备 一、复习第8、9、12课的内容并进一步查找资料,了解辽、西夏、金和蒙古族政权元朝这几个民族政权建立的历史,以及与两宋和战的情况。
在搜集契丹、西夏、女真和蒙古族的历史资料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民族的民族特点。澶渊之盟二、围绕下列问题进一步了解宋朝贫弱问题的所在
1.宋朝的统治者为了分散大臣权力和笼络贵族而大量增加官吏,人数由宋初的几千人增加到了后来的几万人,这些官吏待遇十分优厚,耗费了巨额经费。
2. 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百姓的反抗,招募了大量的士兵,人数由宋初的22万激增到后来的120多万,耗费了巨额的军费;虽然士兵数量增多了,但是军队战斗力极为低下,等到战争开始时才任命统军大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经常以多敌少,却惨败而归。反映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景象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纸币交子宋朝白瓷剔花纹梅瓶繁华的北宋京城 3. 虽然宋朝经济非常繁荣,但是统治者经常进行各种奢侈浪费的活动,加上庞大的官俸和兵饷,宋朝经济经常入不敷出。
4.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中,宋朝虽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是也曾在军事上取得过重大胜利,如宋军在澶州城的优势以及岳飞抗金的胜利。可惜的是,这些胜利却被宋朝统治者强行压制下去,成了统治者求得议和的筹码。宋朝的文官和武将雕塑 宋朝建立之后,鉴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武将擅权的教训,采取了“守内需外”的政策,把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布置在京城周围,边境上只驻扎少数的军队,经常调动武将和士兵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结果,这样就避免了武将拥兵割据地方与中央对抗,巩固了皇权。
同时宋朝统治者还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宋统治者指派文官到地方以及军队管理军政要务,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结果在同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宋太祖开宝(968—976)年间,禁军人数大约是19万人(当时全国军队约37万);宋太宗至道(995—997)年间,禁军人数大约是35万人(当时全国军队约66万),而禁军人数最多时达80万人。读一读女真猎人、契丹武士和西夏官吏契丹武士契丹生活图 契丹族、女真族和西夏党项族都是民风彪悍、善于骑射的少数民族,他们都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在同宋朝的交往中逐渐接受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加速了自身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入主中原的野心。与宋朝的国策相反,他们都积极地使用武力进行扩张战争,加剧了与宋朝边境的冲突。宋金议和 面对宋朝积弱的严重现象,公元1069年,励精图治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开始实行变法。宋神宗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集》。1067年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知江宁府,翰林学士。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1070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南京半山园王安石故居 青苗法: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同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其目的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方田均税法:由“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组成。“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这个法令可以防止豪强隐漏田税,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 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此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 保甲法:主要内容是乡村住户,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互相监察。农闲时集中训练武艺,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及节省军费。 将兵法: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议一议 假如你是宋朝的掌权者或者是宋朝统治者特别信任的重臣,你将如何改变宋朝软弱的对外政策? 首先,加强宋朝军队的日常训练,增强士兵的实战技能,逐步淘汰军队中的落后者,兵在精而不在多。同时积极培养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才,并委以统兵大权,积极谋划边境的防御以及进攻策略。改革措施 其次,要加强政府的工作效能,减少冗官的现象。逐步改变社会上重文轻武的风气,“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对那些文武兼备,德才兼备的人才予以奖励和提拔,对那些持有投降怕战心理的官吏予以降职和免职的处分。 第三,逐步减轻百姓的赋税,积极鼓励商业贸易发展,逐步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四,在选官制度上要加强监督,坚持任人唯贤的政策,同时加大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惩治力度,促成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