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件(6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件(6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9 10: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谷爱凌苏翊鸣夺冠之地,从废弃工厂到首钢滑雪大跳台
位于首钢工业园区里的自由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在北京冬奥会后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从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炼钢厂,到造冰制冷、寒气四溢的冬季训练中心,一度沉寂的“十里钢城”变身充满活力的首钢园,奏响了动人的“冰与火之歌”。你知道首钢为何布局在此?又为何搬迁呢?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三章 第二节
分类标准 类型
生产对象 采掘工业
加工工业
产品性质 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
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
形成时间 传统工业
新兴工业
工业的分类
采掘工业
新兴工业
加工工业
目 录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探究


1965 年墨西哥政府制定了《边界地区工业化议程》,在北部边境设立出口加工区。鼓励企业从美国免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墨西哥境内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制成品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都建有出口加工区,这些城市与美国南部边境地区的圣迭戈、加利西哥、埃尔帕索、布朗斯维尔等城市相邻。
美墨边境两侧景观
探究
1. 美国为何要在海外建生产基地并首选墨西哥?
2. 墨西哥政府为何要在北部边境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
3. 推测美国海外生产基地的产业类型?将来会不会有变化?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墨西哥毗邻美国,原料、产品运输成本低;
墨西哥地价较低;
墨西哥廉价劳动力丰富;
墨西哥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墨西哥北部毗邻美国,原料、产品运输成本更低;
可带动北部经济发展,推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
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如电子装配、服装、玩具等;
变化: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产业布局增加
全面的眼光
抓主要矛盾
发展的眼光
01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生产过程
投入
产出
生产
工业区位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
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工业区位因素
水源
政策
动力
原料
土地
市场
资金
01
02
03
自然条件
科学技术
社会经济
(含自然资源)
一、工业区位因素
全面的眼光
一、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含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如风能)
水力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海洋资源
潮汐资源
自然条件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等的基本状况。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一、工业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总体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
劳动力供给
投资环境
政策 市场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
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
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一、工业区位因素
科技研发能力
从业人员素质
生产设备与工艺
信息化水平
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科学技术因素
随堂练习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位于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小;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案例剖析
互动探究
软件开发
服装制造
铝矿冶炼
酒类饮料
制糖工业
假如你是企业家,想投资下列工业,工厂应建在什么地方?请说明理由。
主导区位因素决定工业的区位指向
抓主要矛盾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原料指向型 
特点 部门举例 布局原则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市场指向型 
特点 部门举例 布局原则
面包厂、印刷厂、啤酒厂、家具厂等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接近消费市场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特点 部门举例 布局原则
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鞋厂、玩具厂等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但技术要求不高
接近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处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动力指向型 
特点 部门举例 布局原则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接近能源供应地
(火电、水电、核电等)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动力指向型 
特点 部门举例 布局原则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飞机制造、卫星等
对技术要求较高
接近高校、科研机构等人才密集的地方
Academic training
1.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的是
A.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B.芯片厂、服装厂、炼铝厂、家具制造厂C.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D.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C
Academic training
2.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
(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D
C
随堂练习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的主要原因。
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城市化发展,郊区变为市区,污染环境;“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案例剖析
环境质量成为影响工业生产的新因素
发展的眼光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新因素)
1.环境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P67)
影响工业布局和生产(治污)成本
发达国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环境质量标准高
工业投入成本高
环境质量标准低
工业投入成本低
污染工业
环境质量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自来水厂、啤酒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典例
区位选择要求

环境质量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城市远郊
机械厂、仓库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典例
区位选择要求

环境质量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污染
空气
污染
水源
垃圾
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厂设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下风向,或与季风垂直的郊外
水泥厂 酿造厂
排污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火电厂
钢铁厂
化工厂
炼油厂
风玫瑰图(风频图)的判读
0
20
40
60
80
东风: 25
东南风:65
南风: 30
西南风:15
西风: 20
西北风:75
北风: 40
东北风:30
某地多年平均风频统计表
E
SE
S
SW
W
NW
N
NE
风频、风向与工业布局
N
N
N
盛行风或主导风:
下风向/垂直郊外
如:欧洲西部
季风:
与风向垂直郊外
如:中国东部
多风向:
最小风频上风向
BEST
另外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把工业区和居住区用绿化带等隔离带隔开。
(2016.10浙江卷)下图为城市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图。完成第3题。
3.图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3题图
活动
(1)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出这些变化是由哪些区位因素引起的。
钢铁工业是法国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化。早期的钢铁工业分布在内地,主要在中央高原周围的圣艾蒂安、维埃纳、蒙吕松一带,利用当地的煤和水力,建起了第一批高炉。随着洛林铁矿的大规模开发,钢铁工业转移至洛林,中心在隆维和蒂永维尔。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法国钢铁工业布局重心趋向沿海。1962 年法国最大的钢铁公司齐诺尔在北部的敦刻尔克港口建立了新的钢铁基地,现在该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在地中海沿岸的福斯港又建立了第二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这两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钢产量现已占到法国钢铁总产量的 60% 以上。
移铁就煤
(近煤型)
移煤就铁
(近铁型)
靠近港口
(临海型)
靠近市场
交通、市场、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某新型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示意图
Production and sales flow chart of a new clothing company
这是一家依托互联网的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图。这家服装公司位于上海的一栋写字楼内,既没有自己的制衣工厂,也没有自己的销售门店。
面 料 厂
制 衣 厂
仓储中心
设计
采购
市场销售
库存管理
网站
呼叫中心
总 部
消费者
配送仓库
服装公司
服装公司供应商
供应商完成的物流
实时信息流
物流公司完成的物流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新因素)
2.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的作用得以凸显。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企业可以在多个国家提供订单生产、及时送货和综合服务。
上海特斯拉汽车工厂:亚洲生产总部在上海,设计在美国,产品组件全球采购
探究
深圳产业园区是深圳经济腾飞的翅膀,其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如图)。
1.为什么要建产业园?
经济效益(共享基础设施、共用劳动力资源)
社会效益(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集中治污)
产业集聚
制鞋厂
制伞厂
电子装配厂
学校
制袜厂
医院
居住区
1.空间联系
(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共用劳动力等资源)
2.产品联系
(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
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形成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
3. 信息联系(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
随堂练习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改造成北京奥运的比赛训练场馆。改造成公园、工业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
案例剖析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工业
区位因素
工业布局
社会经济
自然条件
科学技术
环境质量
产业集聚
信息化水平
传统因素
新因素
02
工业布局
宏观
01
微观
02
三、工业布局
1.概念: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
2.分类:
(大尺度)
(小尺度)
原则: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1.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5′)
(2)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2′)
有利条件:
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燃料丰富;
接近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地势起伏大,平地少。
铜矿资源丰富;
接近煤矿和水电站,能源充足;
宏观
全面的眼光
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计划在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面工厂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铁路
市区
小河
主导风向

铁路
市区
小河
主导风向
铁路
小河
市区
主导风向

铁路
小河
市区
主导风向

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
微观
风、水、宝、地
三、工业布局
3.表现形式:工业区
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
①欧洲西部工业区
②俄罗斯工业区
③北美工业区
④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⑤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
三、工业布局
工业区的分类
专业性工业区
综合性工业区
也分为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三、工业布局
工业区的分类
传统工业
新兴工业
工业区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活动
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
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活动
1. 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的原因。
①矿产资源丰富:阿巴拉契亚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西部有铁矿分布;
②市场广阔: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捷: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便利的水运。
活动
2. 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哪些?这样的工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汽车制造工业、化学工业
问题: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活动
3. 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①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
②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崛起,……
③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停滞不前。
内部问题
国内竞争
国际压力
活动
4. 简要评价美国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
①矿产资源较丰富(如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
②土地资源丰富且地价相对较低;
③环境优美;
④交通便利;
⑤有高等院校分布、人才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新兴的技术指向型工业。
课堂探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印刷技术进步,平面设计的新视觉感观领域。
该公司飞机零部件产地示意 该公司欧洲生产网络示意
1. 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分散)
活动
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全球分布,这样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集聚)
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华为在欧洲设立子公司,目的又是什么呢?
开拓海外市场,学习先进技术。
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新布局类型
根据地域条件,以优势工业部门为主导,许多地方建成了现代化综合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工业布局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如北半球中纬度形成了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地带。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的改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使得一些新型工业的布局相对分散。
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工业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新兴的加工制造业中心。
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工业布局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Academic training
1.下列果汁饮料企业适宜在此建厂的是
A.芒果汁 B.柠檬汁
C.苹果汁 D.鲜橙汁
2.该水果在该区域的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成本低39.1%,比新西兰、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分别低85.5%、68.7%和64.2%。造成该地水果价格低廉的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低 B.生产技术较强
C.生产规模大 D.对外交通便利
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某水果的重要产区。读图回答1~2题。
Academic training
3.该公司选择在平坝建厂,主要考虑的是(  )
A.原料因素 B.地租因素 C.国防需要 D.市场需要
4.该公司在2015年底整体搬迁至贵阳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是因为贵阳(  )
①技术人才多;②基础设施完善;③有政策支持;④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贵州某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主要工厂车间均诞生于
这一时期,1970年首批涡喷发动机在安顺平坝偏僻山区试装成功。2009年3月,该公司与贵阳市签订了共建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的《投资合作协议》。据此完成3~4题。
Academic training
5.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A.原料充足 B.劳动力廉价 C.市场需求大 D.加工水平高
6.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信息网络 B.环境舒适度 C.交通通达度 D.生产地距离
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流程。读图完成5~6题。
Academic training
7.中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经验丰富 B.市场需求量大
C.工业基础雄厚 D.原材料丰富
8.为提高小家电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应(  )
A.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B.提高劳动力素质
C.完善交通运输网 D.拓展国际市场
目前,世界上以电压力锅、吹风机等为代表的小家电产品60%以上产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据此回答7~8题。
Academic training
9.影响我国PX产业供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科技 D.政策
10.如果图示趋势持续发展,对中国化工产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产业萎缩 B.污染加重 C.布局变化 D.成本升高
对二甲苯(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图示意2000—2013年我国PX供需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加试题】(16.10浙江选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5分)
原料和能源地位下降,技术和人才地位上升。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构成优化,技术工艺改进,污染物排放减少。
Thank You